產業標準化經濟貢獻率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通過對標準化作用于重點產業的因素、機制定性研究,提出標準化作用于重點產業的機理和模型以及標準化對產業發展貢獻率的計算方法,更加清楚地掌握標準化在產業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更加有利于把握標準化工作的著力方向,更加有效地發揮標準化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
關鍵詞:標準化;效益;貢獻率
標準化活動的目的是規范性、統一性,從而提升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最終獲取經濟效益。標準化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夠保證公開、公平和公正,改善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競爭力,從而對產業發展做出貢獻。隨著標準化工作基礎性、戰略性和技術支撐作用的充分發揮,全世界乃至中國國內對標準化對產業經濟的貢獻定量計算變得急迫起來,因此,對標準化經濟貢獻率基礎理論、數學模型、指標體系和計算流程進行研究,就變得很有意義。
一、研究概況
標準化的經濟貢獻率研究內容可分為幾塊。一是基礎理論研究,包括:標準化對產業作用機制機理研究,以及相關數學模型的建立。二是數據收集、積累和驗證。通過有意識的收集相關行業、相關區域的不同類別數據,并積累到一定程度。然后通過模糊數學和相關分析,對數據進行分析整理,建立計算指標體系,并用建立的數學模型進行驗證。三是標準規范的建立。為便于應用,應將相關研究成果簡化固化,轉化成簡單簡潔的計算流程規范,在理論研究和大規模應用之間搭建橋梁。
目前,國外關于相關研究,德國和英國走在前列。以理清了作用機制機理,建立了相關指標體系,收集了數十年數據,梳理了計算流程,并在實踐中進行了應用。但還是有許多基礎性工作不夠扎實可信。特別是將標準作用從其他技術和管理作用中單獨提出的理論還不能說得很清楚,關于標準化工作的時間遞減性機制研究還不夠充分,只能用假設和簡化處理。國內關于標準化貢獻率的研究,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上海標準化研究和深圳標準化研究院走在前列,翻譯了許多國外著作,對標準化對產業的經濟效益和作用進行了詳細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國家標準和規范。但關于標準化貢獻機制機理的全面系統的研究還未展開,沒有成熟簡潔的計算流程和方法。
所以,本文擬建立一套簡潔實用的標準化評價指標體系和計算流程,做出一些初步研究。此套評價指標是針對單個標準所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進行評價,是一種定量的評價方法。然而,將企業的標準體系看作一個整體,作為評價對象,對其產生的直接效益和經濟效益進行評價的方法,在我國還剛剛起步,我們在這里只能借鑒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的《標準化若干重大理論問題研究》部分內容作為參考,嘗試建立一套面向高新企業以經濟發展貢獻率為主要內容的標準化評價體系和考核辦法。
二、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
另外,于欣麗同志在《標準化與經濟增長》一書中,基于我國1979-2007年的相關數據,通過對標準化作用于重點產業的因素、機制定性研究,提出產業發展水平評價指標和模型、標準化水平定量評價指標體系、標準化與產業科技水平及經濟水平的關聯模型。在此基礎上,運用模糊數學、多元相關分析和矩陣運算,計算出標準化經濟貢獻的定量數據。其中,通過標準化對產業基本作用機理的研究,更加清楚地掌握標準化在產業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更加有利于把握標準化工作的著力方向,更加有效地發揮標準化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
研究內容包括:重點產業標準化現狀;標準化對產業發展的作用因素及機制研究,產業發展水平評價指標和模型;標準化水平定量評價指標體系與產業發展水平評價指標之間的關聯模型;標準化作用于重點產業的機理和模型以及標準化對產業發展貢獻率的計算方法;模型和計算方法可靠性驗證。
技術路線包括:為解決標準化效益評價的特殊性問題,本課題基于層次分析的理念,先運用模糊數學方法對收集的定性結果進行定量處理,然后通過相關性分析構建定量的指標體系,最后通過二維矩陣運算計算出一維的標準化經濟效益貢獻率。建立了對于效益評價和標準化效益評價同時適用的統一指標體系,用此標準體系評價標準化工作,量化標準化對經濟發展貢獻率即企業效益的貢獻率,從而完成標準化貢獻率的評價。
三、貢獻率評價指標體系
?。ㄒ唬┺r業
農業貢獻率評價指標體系見圖1。
?。ǘ┕I
工業貢獻率評價指標體系見圖2。
四、貢獻率評價方法
評價方法中的重點和難點是數據的定量化處理,以及標準化貢獻與技術進步、管理科學等之間的相關性分析。本文分析時,未考慮標準化作用的時間遞減效應。具體流程見圖3。
五、結論
綜上所述,關于標準化貢獻率的研究目前還處于理論探索時期,還有以下難點和重點需要解決:
1) 產業發展水平評價指標和模型研究;
2) 標準化水平定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3) 兩個指標體系之間的關聯機制、機理研究;
4) 貢獻率模型及計算方法研究。
參考文獻:
[1] 于欣麗. 標準化若干重大理論問題研究.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岳 立(1974-),男,漢族,四川南江,研究生,四川省標準化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標準化研究、結構工程抗震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529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