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數字經濟產業比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數字經濟逐漸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引擎,本文通過比較中美兩國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現狀,找出中國數字經濟產業與美國之間的差距,分析其主要原因,并且提出相關政策建議,促進中國數字經濟產業的快速發展。研究發現,與美國相比,中國數字經濟產業方面的優勢主要在數字消費者龐大,市場空間廣闊,主要不足表現在產業規模、科技創新、人才支撐、政府管理等方面。
關鍵詞:數字經濟;發展現狀;政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0-0399-0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數字經濟產業逐漸成為新的增長引擎,不僅產業規模逐漸擴大、產業結構逐漸優化,而且它與其他產業之間的融合度也不斷提高。在推動創新創業、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產業升級、提升社會治理方面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意義
數字經濟具有顯著的包容性、高效性、創新性,在經濟發展中具有極強的輻射帶動作用。2016年G20杭州峰會后,數字經濟也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重要發展目標。對標國際先進水平,促進我國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而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達國家,其數字經濟規模大,產業布局也更加全面,因此,本文以美國為參照系,研究中美兩國之間的差距,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提供相關政策建議。
二、中美數字經濟現狀
?。ㄒ唬┟绹l展現狀
美國數字經濟發展較早,數字經濟規模處于世界領先水平。2017年,美國地區生產總值19.3萬億美元,數字經濟產業規模約11.50萬億美元,約為地區生產總值的60%,其中,產業數字化規模達到10.11萬億美元,占數字經濟規模的88%。為了促進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美國聯邦政府聚焦數字經濟前沿技術,制定了《聯邦大數據研發戰略計劃》等戰略;為促進市場公平競爭,嚴格執行三部反壟斷法,營造良好的市場營商環境;為鼓勵創新創業,嚴格執行《美國發明家保護法案》等法案,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形成了加州硅谷、128公路等數字經濟產業集聚區。
?。ǘ┲袊l展現狀
2017年數字經濟規模達到27.2萬億元,比2016年增長20%,占GDP的比重達到32.9%。近年來,更是涌現出移動支付等新產業,逐漸從復制到中國轉變為從中國復制。基礎設施方面,中國不斷增加和維護網絡基礎設施,到2017年底,全國光纜線路總長度達3747萬公里,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5.8%?;A性數字經濟方面,不斷加大研發投入,2017年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約占全部行業研發經費投入的31.8%。融合性產業發展方面,不斷創新,特別是數字經濟與消費領域的融合,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也在不斷創新和優化。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中央出臺了《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穩定并擴大就業的指導意見》《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等戰略,各地省級政府,也積極出臺了相關配套政策。
(三)中美差距
與美國相比,中國數字經濟產業方面的優勢主要在數字消費者龐大,市場空間廣闊,主要不足表現在產業規模、科技創新、人才支撐、政府管理等方面。
一是中國數字經濟規模較小,結構仍有待優化。2017年,美國數字經濟GDP占比接近60%,而我國數字經濟GDP占比僅為32.9%。根據中國信通院《G20國家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18年)》,2017年中國產業數字化占數字經濟規模的比重為77%,而美國則達到87%。
二是市場主體不強。以BATJ為代表的中國互聯網企業與美國的谷歌、亞馬遜、臉書、微軟等比較,中國企業在規模、技術、運營模式上與美國企業仍存在一定差距。
三是要素資源比較優勢不明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在人才。我國與美國相比,雖然高素質人才總量缺口依然存在,但我國高素質人才不足主要還是結構上的不匹配。這種不匹配主要表現在企業需求與高校培養之間的脫節,地域之間分配不合理。除此之外,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相對困難,嚴重限制其研發。
三、原因分析
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差距既有客觀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觀方面的原因??陀^方面。一是中國城市化進程尚未完成,城鄉之間差距依然較大,城鄉間數字鴻溝依然是阻礙中國擴大數字消費市場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轉型時期市場波動較大,中國在40年的時間里要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要走完的工業化之路,這對中國勞動者而言,具有極大挑戰。數字化發展需要更加專業化的人力資源,而這種專業化人才的培養絕非旦夕之間,因此中國發展數字經濟的勞動力資源優勢并不明顯。三是面臨更加復雜的國際環境,中美貿易戰以來,國際環境更加復雜,中國利用國外市場發展變得更加困難。
主觀方面,一是政府頂層設計能力有待提高,我國各地區都在發展數字經濟,都在搞產業園區,這些措施不僅低效,而且造成了極大的浪費;二是體制機制相對僵化,很多數字經濟企業屬于國有企業,辦事效率較低,市場敏感度較差,創新能力和活力較低;三是企業走出去經驗不足,在國際金融、財務、法律等方面仍然缺乏大量的專業素質人才。
四、政策建議
為了促進中國數字經濟產業更好更快的發展,本文認為中國當前應該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努力拓展海外市場,幫助欠發達地區完善基礎網絡設施建設,加快跨境電商平臺建設,加速跨境結算中心建設,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二是不斷完善升級網絡基礎設施,優化數據中心布局,不斷擴容升級互聯網骨干網和城域網。繼續加強農村網絡設施建設,縮小城鄉之間的數據鴻溝。
三是加強數據安全立法,保護網絡用戶的信息安全;加快推出政務數據公開范圍和標準,促進政務信息公開;繼續推動公務員聘任制改革,允許更多的掌握數字產業發展動態的人員參與決策治理。
四是加強頂層設計,根據各地比較優勢,統籌布局數字經濟產業,減少各地橫向競爭。
參考文獻:
[1]鐘春平,劉誠,李勇堅.中美比較視角下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J].經濟縱橫,2017(4):35-41.
[2]Edward Galliano,曾學慧,周礦先,朱長河,張雷,戶媛媛.論中美全球數字經濟[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3(6):5-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541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