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經濟新常態下云南產業結構調整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了重要的改革時期,社會經濟發展邁向了新常態,云南想要在經濟新常態下,實現全新的發展,調整產業結構,增加經濟產值已經成為重點問題。本文通過對經濟新常態下云南產業結構調整進行思考,并提出合理建議,希望對促進云南經濟發展有所幫助。
  云南省位于我國西南部,是我國少數民族集中的區域,同時云南省雖然擁有大量的綠色植物,但卻屬于生態環境較為脆弱的區域。長期的貧窮落后,促使云南的產業結構遲遲無法得到調整,省內的GDP也長期處于落后位置。為此,如何合理有效的調整產業結構,已經成為經濟新常態下云南經濟實現增長的重要途徑,因此對云南產業結構調整進行思考,其意義十分重大。
  1 云南省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意義
  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增長具有直接的關系,產業結構調整可以促進云南省經濟的增長,反之,經濟增長也會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梢哉f,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就是云南省經濟發展的過程,這一理論已經被諸多國家在發展過程中所驗證,在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聯系的更為緊密,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國家通過相關政策的出臺并實施.大力扶持第三產業的發展,如果無法改變以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為主的發展模式,必然會在發展過程中受到影響,東北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云南省如果不想重蹈東北的覆轍,必須堅定決心,調整產業結構。從目前全國經濟發展形式和產業結構來看,云南省都處于落后的位置,且云南省在調整產業結構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無法將自身的優勢發揮出來,這些因素嚴重制約了云南省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調整。因此,云南省產業結構調整,對促進其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2 云南省產業結構調整現狀
  首先,云南省在近些年對省內的產業結構進行了一些調整,但調整的效果十分有限,從查閱相關資料得知,在第一產業結構調整過后,農業和畜牧業仍然占據著絕對的比重,這種情況放在東北可能比較合理,但云南的地質條件決定其不應該將農業和畜牧業作為第一產業重點的發展方向。雖然云南省第一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運營模式單一,農業未來發展情況仍然不容樂觀。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產品結構單一,云南省農產品種類仍然以甘蔗、油料等經濟作物為主,而云南特色的中草藥、香料等產量偏低;二是區域布局不合理,尚未形成規模化。由于云南省主要地形條件為高原山地,致使其農業很難實現規?;l展,再加之布局不合理,無法形成集中發展優勢。三是農產業市場化程度偏低。由于云南省缺乏先進的農產品經營方式,導致其農產品不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無法承受內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
  其次,云南省第二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一是結構調整不合理。眾所周知,云南省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卻無
  法對自然資源有效加工,致使其產品附加值相對偏低,且缺乏合理的加工技術,在加工過程中浪費了大量的資源。云南省目前新興產業較少,生產的產品大多為附加值較低的初級產品。就拿北京市為例,目前北京高新技術產業的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1/3以上,而云南僅為l5%,由此可見,云南省工業產業結構仍然需要進調整。
  最后,云南省第三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總量不足。云南省第三產業的產值僅占據省內GDP的10%左右,而一線城市第三產業的比重可達40%。二是云南省服務也內部結構不合理,缺少競爭力。批發零售業和交通運輸業仍然是云南省第三產業中重點發展的行業,而高新技術產業相比之下,較為捉襟見肘,當今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如果不具備高新技術能力,云南勢必會在經濟新常態下發展落后于其他省份。
  3 云南省產業結構調整的建議
  云南經濟想要在新常態下實現進一步發展,必須要將市場作為導向,對產業結構進行合理的調整。在這一時期的云南省產業結構調整,不應將增加產品產量作為方向,而是要將技術發展作為依托,對現有產業格局進行戰略性調整。同時,還應結合產業特點和省內實際情況,與發達省市地方的產業結構進行比較,分析自身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進行合理的設計。這不單單是簡單的分析,而是將產業結構升級作為重點工作內容,用高新技術對原有產業進行改造,尤其是發展薄弱的高新技術產業,云南省必須將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發展符合知識經濟下的高新技術,提高省內高新技術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一方面,云南省要將節能環保理念,貫徹于產業調整的全過程,在發展的過程中注重環境的保護。另一方面,云南省還應加強社會保險制度的改革,以此為產業結構調整,營造有利的環境。根據云南省產業結構現狀和經濟發展特點,產業結構調整有以下幾點建議。
  3.1 第一產業結構調整的建議
  農業調整是云南省產業結構調整的難點內容,因為農業結構調整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云南省首先需要制定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計劃,有步驟、有順序的對農業結構進行調整,引導農業向第二三產業靠攏,實現第一產業的延伸,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第一產業的整體利益。其次,云南自身還應發展農村合作組織,以此為農業規?;l展創造有利條件。此外,云南省還應出臺政策,扶持省內明星企業的發展,這些明星企業的發展可以帶動整體農業的發展,有利于形成產業化和規?;Mㄟ^建立明星企業,形成一體化的產業格局,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同時,云南省在扶持明星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將市場發展方向作為基準,充分發揮地區優勢,增強對農產品的加工力度,提高農業的后續經濟效益。例如:云南省可以發展甘蔗加工,將甘蔗加工為糖,提高農產品的產值。最后,云南省還要調整農產品的比重,針對市場需求,發展具有潛力的農產品,從而將農產品加工作為農業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3.2 第二產業結構調整的建議
  在經濟新常態下,云南省應將第二產業結構調整放在主要位置上,云南省應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促使工業實現現代化發展。例如:云南省可以建設同類工業企業集中的產業園,發揮規模效應,增強工業發展活力,提高工業經濟效益,發展工業園區是云南身工業調整的重點方向。同時,云南省應把握勞動密集型產業由東向西轉移的機遇,通過優惠政策吸引勞動密集型企業到省內發展,繼而對工業結構進行調整和升級,全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例如:煙草業、造紙業和產品加工業。只有這樣,云南省才能改變以初級加工為主的工業產業結構。此外,云南省省需要發揮云南身教育資源豐富的優勢,并利用國家的優惠政策,完善基礎設施,為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云南省可以將省內中草藥豐富的優勢作為基礎,大力發展中草藥產業,形成品牌效應,推動工業產業的發展。最后,云南應對現有工業進行延伸,擴展產業鏈條,增加工業產品的經濟附加值,構建以資源為依托的工業集群。
  3.3 調整第三產業的建議
  云南第三產業規模較小,究其原因,主要是云南省GDP總值較低,無法增加對第三產業的投入。因此,云南省應增加對第三產業的投資,促使第三產業經濟比重符合標準。首先,云南省應重點發展主要項目,利用國家的優惠政策,增加資金投入力度。同時,云南省還要在省內推行政策,引進外來知名企業,以此來帶動省內相關產業的發展。例如:云南可以降低審批條件、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吸引更多的優秀企業到省內扎根發展。其次,云南省應大力發展私有制經濟,并將其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主要途徑。云南省應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降低市場準入門檻,鼓勵私有制經濟發展,為私有制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二是對現有人力資源結構進行改善,支持人才向私有制經濟區域轉移;三是出臺優惠政策,扶持省內私有制在經濟的發展,并鼓勵私有制經濟對公有制服務企業進行收購和管理,以強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效果。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新常態下,云南省想要改變經濟發展現狀,實現全新的發展,必須對原有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因此,云南省應首先,調整農村產業結構,重點發展明星企業,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其次,對現有工業結構不合理的部分進行改善,積極對產業結構進行升級,并利用資源優勢,實現工業現代化發展。最后,云南省應大力支持服務業的發展,提高私有制經濟的地位,確保省內第三產業經濟發展的活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768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