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經濟新常態下小型傳統制造企業財務困境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全球實體經濟疲軟給各國經濟增速帶來很大的影響。在經濟新常態下,小型傳統制造企業面臨著多方面的問題,尤其是財務困難很突出,存在規模小、籌資成本高,材料、人工成本上升,產能過剩、發展難等問題。通過調查研究分析樣本企業的基本情況,找出小型傳統制造企業面臨的財務困境,并提出解除財務困境的對策,以期促進小型傳統制造企業的穩定發展。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小型傳統制造業;財務困境;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0-0125-02
  引言
  制造企業在我國經濟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給中國市場經濟刻上了時代的烙印,曾一度代表著區域經濟的動向,是衡量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大量的制造企業為中國經濟的騰飛、繁榮和發展提供了基礎,為社會提供就業機會和豐富的產品,為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物質保障。在中國,對小型企業的劃分一般按照從業人數和年銷售業績兩個方面來區分。其中,工業企業的從業人數在300人以下,年銷售業績在0.3億元以下是小型企業;建筑企業的從業人數在600人以下,年銷售業績在0.3億元以下是小型企業;零售企業的從業人數在100人以下,年銷售業績在0.1億元以下是小型企業。在中國市場經濟不斷深化發展的背景下,數以萬計的小型企業在大浪淘沙的環境下生存和發展,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傳統的制造企業。在工業化浪潮的推動下,各地政府大力投資產業園區,在各市、縣,甚至在鎮上建立了大量的產業園,大批量的小型制造企業在政府指導下進駐到產業園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其中,許多小型制造企業屬于傳統制造模式,面臨產業規模小、業務單一、市場份額小、勞動力成本攀升、缺乏自主品牌和技術等困境,尤其是財務困境很明顯,不利于其發展[1]。
  一、小型傳統制造企業面臨的財務困境
  1.籌資困境。根據對28家小型傳統制造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其中有22家企業的數據顯示籌資成本不斷攀升、有效的籌資渠道很少、資金經常處于緊張狀態,占樣本數據的78.6%;有3家企業的數據顯示籌資失敗,占樣本數據的10.7%。在資本網絡化的環境中,資本的逐利行為更加明顯,小型傳統制造企業的籌資十分被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沒有及時獲得所需要的資金,在資金短缺時依賴金融機構貸款。但是,小型傳統制造企業的規模小、盈利薄弱,償還債務能力弱,達不到金融機構設定的貸款條件,無法獲得信用貸款;在抵押貸款中,其可用于抵押的資產有限,無法獲得所需的資金。二是缺乏對企業形象的塑造和信用體系的構建。在自媒體時代,負面信息傳遞很快,一些小型傳統制造企業的不誠信行為很容易被曝光,導致社會對其不信任,引發排斥的行為,不利于其籌資。
  2.投資困境。根據對28家小型傳統制造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其中有16家企業的數據顯示最近一年沒有新的投資項目,占樣本數據的57.1%;有7家企業的數據顯示最近一年有新項目投資,但投資效果不理想,占樣本數據的25%。由于信息不對稱,小型傳統制造企業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比較滯后,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無法及時做出有效的應對;在捕捉商業機會時,缺乏敏感性和果斷性,不能夠抓住商機;在決策時,缺乏對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容易出現經驗決策、人情決策等;在項目投資中,缺乏開拓創新的能力,容易出現盲目跟風的情況。很多小型傳統制造企業的老板安于現狀,追求短和快,把精力集中在謀求短期利益,甚至存在投機僥幸心理,聽說哪里賺錢快就往哪里投資;缺乏長期發展的規劃,不愿意將有限的資源用于研發新產品或開發新市場。另外,缺乏資金的入駐,小型傳統制造企業可用于投資的資源較少,嚴重影響其長期發展。
  3.經營管理困境。根據對28家小型傳統制造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其中有18家企業的數據顯示日常經營活力不足,營運成本過高,利潤下滑,占樣本數據的64.3%;有2家企業處于停產狀態,占樣本數據的7.1%。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盛行的環境下,傳統的生產經營方式已經不適應市場的變化,讓企業陷入困境,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傳統的生產工藝流程效率低、量化生產規模小,產品缺乏多樣化、市場占有率低,產品價格低、盈利少;二是材料成本攀升、材料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材料儲備量少、材料成本控制難;三是人工成本攀升、用工難,人員跳槽頻繁,生產不穩定。另外,很多小型傳統制造企業的老板缺乏對生產經營的規劃和管理、生產經營理念滯后,缺乏對員工的培養和激勵、員工的歸屬感差,缺乏開拓創新的勇氣、經營模式陳舊,導致經營管理陷入困境。
  4.財務管理不到位。對28家小型傳統制造企業的問卷調查顯示,其中有12家企業的老板不懂財務,沒有自己的專職會計,委托兼職會計代理記賬,占樣本數據的42.9%;有10家企業的老板略懂財務,并安排專人從事會計核算工作,占樣本數據的35.7%。一些小型傳統制造企業特別重視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財務崗位缺失,財務管理形同虛設。在日常管理中,存在業務人員不按財務制度報賬、多開發票套取資金、私設小金庫、資金使用不規范等情況;管理層不按財務制度辦理財務審批手續,資金使用缺乏規劃和安排,缺乏對資金使用效率的管理和風險管控。另外,在財務工作中缺乏對會計數據的及時收集和分析、會計核算不健全,缺乏對生產成本的預算和控制、成本控制沒有落實到位,缺乏對財務風險的認識、財務風險意識薄弱。財務管理不到位,導致小型傳統制造企業陷入財務問題,引發財務困境,不利于其穩定發展。
  二、解除小型傳統制造企業財務困境的對策
  1.利用政策強化籌資手段。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沒有資金,企業就不能正常運行,更不能發展。小型傳統制造企業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生存,首先要解決資金問題。地方政府應當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采用一系列有利于小型傳統制造企業籌資的措施,如政府主導成立小額貸款擔保公司、協調銀行等金融機構降低對小型傳統制造企業的貸款門檻、政府提供貸款利息補貼等,給予更多的籌資機會。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應當適當放寬對小型傳統制造企業貸款的條件,降低擔?;虻盅旱拈T檻。小型傳統企業務必認真研究政府的各項政策,抓住機會、積極利用有利的籌資政策,不斷適應外界的變化,及時籌集到所需的資金。另外,小型傳統制造企業務必要提高盈利能力,增加內部積累,形成內部籌資;塑造企業形象、提高誠信度,爭取短期信用資金的支持;強化與外界的交流,借助“互聯網+”的模式形成多渠道多方式的有效籌資。   2.拓展視野強化投資手段。信息是一種商業資源,可以給掌控信息的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然而,信息是不對稱的,如何獲得有效的信息資源,是投資的關鍵。小型傳統制造企業應當加強對商業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抓住商機;在投資決策時,減少經驗決策,規范決策的流程,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在項目投資中,避免盲目跟風,拓展視野,提高創新的能力;加強對投資收益的管理,注重資金的規劃和使用,將有限的資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保持資金供應的持續性。另外,小型傳統制造企業應當關注新產品的研發和推廣,保持產品的創新性和市場適應性;加強與外界的合作,必要時可以聯合其他企業共同研究共同開發市場,降低投資風險;認真研究國家的產業政策和地方政府的經濟政策,揚長避短,爭取得到政府的投資扶持,提高投資成功的概率。
  3.目標細化強化經營管理手段。企業盈利的渠道主要包括“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不管是“開源”還是“節流”,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小型傳統制造企業應當改變傳統的效率低下的生產流程,引入現代化的生產模式,提高生產效率;量化生產,提高機器設備的使用率,降低成產成本;研究市場價格動向,集中大量采購材料,降低采購成本和材料短缺帶來的損失,加強材料的領用和管理,降低材料損耗;引入人工智能,強化流水線生產,加強人員的培養和激勵,增強員工的歸屬感,保障員工的穩定性。另外,小型傳統制造企業應當加快產業的轉型升級,摒棄陳舊的管理理念和生產方式,處理陳舊的生產線、停產市場前景不好的產品,加強對新產品的研發,在能力范圍內開發新的產品,實現轉型升級。
  4.立足制度強化財務管理手段。財務工作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全的財務制度是財務工作順利進行的基本保障。小型傳統制造企業應當建立和完善財務制度,其內容包括財務工作的目標、財務工作的職權、財務工作的流程、財務工作的審批、財務工作的風險和控制等。在日常工作中,小型傳統制造企業應當立足制度、嚴格執行,實行制度化管理,保障制度在工作中落實到位。業務人員必須按財務制度的規定報賬,嚴格管理資金,杜絕私設小金庫;管理層必須按制度辦理財務審批手續,做好資金使用規劃和安排,并加強對資金使用效率的管理和風險管控;財務人員務必對會計數據進行及時的收集和分析,做好賬務處理,強化對生產過程的成本預算和控制,強化對財務風險的認識[2]。
  結語
  在經濟新常態下,小型傳統制造企業面臨著多方面的問題,尤其是財務困境很突出,存在規模小、融資成本高,材料、人工成本上升,產能過剩、發展困難等問題。通過調查研究、分析樣本企業的基本情況,找出小型傳統制造企業面臨的財務困境,并提出解決財務困境的對策,促進小型傳統制造企業的轉型升級,促進實體經濟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海燕.關于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思考[J].化工管理,2011,(1):34-35.
  [2]  費冬梅.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商貿,2014,(11):55-5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6267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