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區氣田中后期投資評價方法研討與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國家的能源政策讓“十三五”期間天然氣勘探與生產呈高速發展勢頭,天然氣投資力度的不僅會在新區新氣田加大,在老區氣田亦會加大,如何去評價老區投資效益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在分析產能建設項目經濟效益評價的基礎上,結合老區氣田的生產實際,認為收益法在老區氣田投資預測中有很大的不適應性:①老區氣田的投資的目的不是為了增加多少財務凈現值,而是發揮老氣田油氣資產的剩余價值;②在生產中后期的氣井預測其產量的難點主要體現在設備老舊可能出現的很多狀況。通過研究認為“回收期”法,為老區氣田投資評價的最優方法,該方法對于管理層而言,對投資控制比較簡單,現年內的快速回收應該說更符合企業的整體投資決策,實現資金的快速回收不會對下一年度新投資產生負面效應。對油氣生產公司來講,這種小規模的投資數量多,采用回收期法能很好的識別投資的風險,提升決策效率,可以很快的從經濟角度對項目進行篩選。通過對4口井試評估也印證了該方法的可行性。
關鍵詞:投資;評價;模型;測算
隨著能源改革的不斷深化,天然氣發展步伐明顯加快,藍天保衛戰、“煤改氣”等政策帶來了天然氣消費量的劇增。國務院辦公廳《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天然氣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10%,按照能源消費總量48億噸標煤測算,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3600億立方米(2017年消費量2373億方),因此天然氣勘探與開發業務將高速發展。老氣田因生產需要還要進行投資,因此經濟評價需求將猛增,目前主要有1990~2010年間投入開發的氣田,它們已進入或即將進入開發末期,在未來還有更多今天上產的氣田也需作經濟評價。什么樣的評價方法和方式在經營上能客觀評價老區經濟決策對企業經營的影響,能為決策起到很好的參謀作用,這就是本文討論的課題。
一、老區氣田投資項目分類
從管理與經營視角看來,在氣田生產的末期的大多數投資項目都屬于小規模投資,這些小投資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老油氣田改造、產能維護為了提升氣田的采收率,其目的更多是讓老資產發揮剩余價值,而不是新投資增加盈利點,并且投資后其收益時間比較短,用什么方法和指標能真實反映其效益狀況?例如,一個老氣田其氣井產水比較嚴重,可以做一次氣舉來排液以達到維護產能的目的,但是做了氣舉之后提升的產能維持的時間是不確定的,一般12個月后其效果就不能保障了,且老氣田生產末期,涉及的相關生產設備都有出現維修的概率,這個也是難以預測的。
老區氣田在開發中后期為使氣田正常生產、最大程度維護氣田生產能力,生產單位都會對老氣田進行再投資,根據其投資項目的工程性質和效果,大致可分為三大類:1、補充產能建設投資,主要指為彌補產能不足或開發氣田未動用儲量時新鉆的氣井;2、老油改投資,主要指為系統有效生產,對已開發油氣田的油氣集輸、油氣水處理、 注入、 給排水、 消防、 供配電、通信、 儀表、道路等地面生產系統進行的改造;3、增產措施投資,主要指為了維護生產井產能進行的解堵、堿法作業、氣舉、排液、修井、換油管等措施。
二、方法優選
回收期法對于管理層而言,對投資控制比較簡單,但同時也需要管理人員有比較高業務水平和決策能力。對于老氣田的投資實現年內的快速回收應該說更符合企業的整體投資決策,畢竟資金的快速回收不會對下一年度新投資產生負面效應,并且對于天然氣勘探與開發這種建設類投資項目而言,更需要隨時有充裕的現金流才不會錯過投資時機。
回收期法相對于小規模投資來說更有助于決策,對油氣生產公司來講,這種小規模的投資數量多,采用回收期法能很好的識別投資的風險,提升決策效率,可以很快的從經濟角度對項目進行篩選?;厥掌诜ň褪菧y算投入后產出的回收期,決策人員根據回收期的時間綜合判斷經濟風險?;厥掌诜ㄈ绾螌嶋H應用于老氣井的生產當中?如下,A氣田有1口井,且進入生產末期,該井目前因產水緣故產量很低,做因此氣舉可以保證其半年的產量是否合算?管理人員就可以推算,做一次氣舉花費5萬元,該措施可以讓該井每月增加3萬方的天然氣產量持續時間不低于6個月,3萬方的產量扣除必要的生產費用及相應稅收,3萬方創造的利潤是1.8萬元,3個月即回收了成本。這便是基于回收期的經濟測算。
回收期法自身帶來的不足有兩點:(1)在投資回收后的現金流收益無法計算,即在同樣的回收期無法衡量孰優孰劣,也就存在多項目效益無法比對的情況;(2)無法考量資金的時間成本。為解決時間成本這一問題,很多決策者采用現金折現的方式計算回收期,預先確定折現率,對折現值進行累加計算。但是這一方法仍無法去對比考量項目優劣。因此,可引入平均會計收益率法進行補充考量,平均會計收益率=平均凈收益/平均投資額,即考量資產收益百分比。
在回收期法的使用過程當中最核心是如何去界定投資后帶來的“增量”。在增量的界定上應該從兩個方面去考慮,第一就是目前該井有產量,投資后產量確有提升,比如很多井作氣舉、酸化、改造地面系統等;第二就是該井目前正常生產,但是因為生產年限已很久油管腐蝕嚴重,必須作修井及更換油管作業不然隨時可能發生油管斷裂井筒阻塞導致該井報廢,這種情況“增量”就應按照產量來測算即可。通過上述分析認為:1、補充產能建設投資,這種項目投資額度大,適合收益法,可以通過“有無對比”,增量判斷項目投資的可行性;2、老油改投資, 這類項目有的投資額度也較大,以回收期判斷優劣,輔以平均會計收益率;產能維護投資, 此類項目一般投資額度較小,資金來源多數是費用化的成本,它的決策基本是為了判斷哪個措施更加經濟有效,計算的經濟指標往往是為了方案對比,采用回收期法。
收益法利用投資回報和收益折現等技術手段,把評估對象的預期產出能力和獲利能力作為評估標的來估測評估對象的價值。該評估方法技術思路認為,任何一個理智的投資者在投資時,所愿意投資的貨幣數額不會高于投資的資產未來能給其帶來的回報。根據評估對象的預期收益來評估其價值,容易被資產評估業務各方所接受。收益法是依據資產未來預期收益經折現或本金化處理來估測資產價值的,涉及三個基本要素:①被評估資產的預期收益;②折現率或資本化率;③被評估資產取得預期收益的持續時間。氣田產能建設投資是可以預算并控制的,資本化率也是可以根據社會收益率或資產定價模型測算,對于單井而言生產時間基本在10年以上,目前的技術可以較為準確的預測其產量。因此老區氣田的補充產能建設投資經濟評價使用收益法是很客觀的。 三、評價應用
在SC盆地東部區有很多氣田處于生產的中后期,面臨諸多老油改和產能維護投資的問題,應該如何從經濟角度去評價?現在有4口井在生產遇到問題需作相應的措施,見表2。
TD19井產量在近期迅速從5萬方/天到4萬方/天,偏離產量預測曲線較遠,結合生產實際認為該井油管腐蝕嚴重、井筒積液、且產層部分被砂堵,因此建議進行酸化并且更換油管,預計措施后產量能增加,且延緩遞減速度,可累計增產1100萬方。
TD16井產量在近期10萬方/天時出現了大的滑坡,已低至5萬方/天,利用了已有的儲層、生產動態、試井資料,對井下進行判斷認為:該井氣井出砂、產層部分被埋,建議:開展撈砂和酸化作業,預計措施后產量能恢復到快速遞減期的初始段,且延緩遞減速度并增加氣井采收率,可累計增產3600萬方。
QL28井產量在生產10年后一個壓力很穩定下降時段,出現產量的快速滑落,結合資料和生產實際綜合分析認為:該井有阻塞。建議:開展酸化作業,預計措施后產量能恢復到快速遞減期的初始段,且延緩遞減速度并增加氣井采收率,可累計增產200萬方。
YH2井產量在生產后期,突然產量猛烈下降至幾乎不能產氣,開發判斷為該井被水封堵,建議:開展氣舉排水作業,預計措施后產量能恢復0.3萬方/天的狀態后按預期方式遞減,可累計增產1200萬方。
按照前述方法對這4口井進行經濟評價,回收期最讓人滿意的是TD16井。TD19、YH2井回收期太長風險較大如果不考慮產量因素可不予上措施。QL28井是一口生氣高于15年的老井,上了措施后可維持的時間不確定性很強,因為該井其它設備也隨時面臨更換其生產成本也是不確定因素,建議不上措施維持現狀開采。
結論:
1.回收期能夠很好的輔助決策者預測老區氣田投資的現金流回收情況,同時為財務預算提供收支計算的基礎;2.老區氣田的回收期超過一年就是預警線,主要就是氣田在生產的后期設備老舊,出現維修更換的概率很大且是不確定性也很大,一旦出現這些問題很可能經濟投入過大才能復產以至于該井關停;3)老區氣田投資有效益必然是建立在提升單井采速和采收率上,提升采氣速減少后期不確性風險,提升單井采收率即生產更多天然氣以償還投資增加更多的盈利。
參考文獻:
[1] 方小東,郭元嶺,胡興中.油氣勘探狀態評價新方法[J]河南石油,2005,19( 6) : 6-12.
[2] N.格里高利.曼昆. 經濟學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3] 胡培,王建瓊.管理統計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
謝正龍(1982-),男,碩士,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油氣田戰略管理研究與規劃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529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