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會計監督模式的演變與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會計監督模式的轉變和創新對我國現代企業制度的構建和完善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國現行的國有企業會計監督模式正在不斷創新。研究國有企業會計監督模式的演變,總結經驗,進一步完善會計監督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新中國國有企業會計監督模式的演變經歷了財務監督階段、會計過程監督階段、三重會計監督階段和綜合會計監督階段四個重要階段。此外,不同階段的背景、發展過程和特點也不盡相同?,F階段會計監督模式存在諸多問題,包括監管的多重性、制度設計的缺陷、形式重于實質、政府干預經濟的傾向、缺乏激勵控制機制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實施模式組合管理,提高會計監督效率,明確會計監督的界限,建立激勵控制機制。
關鍵詞:會計監督模式;任命會計系統;派出監事會;外部董事制度
一、引言
國有企業是中國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產物。在新中國成立的頭三十年,國有企業是唯一的經濟組織形式。1984年,“計劃商品經濟”首次提出。1993年,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1984年到1993年,國有企業仍然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力軍,是國家直接干預經濟的方式,是補償市場失靈的重要工具。實踐證明,國有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始終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然而,隨著我國國有企業擺脫舊的計劃經濟體制,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首先,子公司、孫子公司、分公司、合資企業、股份公司集群,利益關系、血緣關系、家庭關系、業務關系復雜,導致內部控制,導致會計監督失敗。其次,規模小,主營業務一般,行業跨度大,地理范圍廣,使得管理風險增加。投資者再次缺席,國有資產損失嚴重。此外,以行政手段管理經濟往往不以經濟效益作為管理的核心,從而導致許多會計造假和會計信息失真。同時,基礎會計工作不扎實,會計人員素質不高,會計風險難以控制等。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國有企業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加強會計監督,鞏固國有企業的主導地位,堵塞國有資產的漏洞,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二、會計監督模式演變的過程及特點
客觀地說,新中國對國有企業的會計監督在較長時期內發展緩慢。從上個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它的發展一度陷入停滯。國有企業會計監督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才得到迅速發展。國有企業的演變過程大體可以分為四個階段:金融監管階段(1949 - 1961);監督會計過程的階段(1962 -1991);三重會計監督階段(1992 - 2004);全面會計監督階段(2005 -至今)。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發展特征。
?。ㄒ唬┙鹑诒O管階段
金融監管的核心。現階段,我國實行預算管理制度。會計的概念與財務的概念并沒有嚴格的區別,它們往往統稱為會計工作。國有企業的資金由財政部門統一撥付。資金的分配、使用和結余是這些企業的主要會計業務。會計監督納入財務監督。國家對企業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跟蹤監測。會計監督的實質是監督資金的流動,即財務監督。與此同時,建立了固定資產和原材料統一轉讓價格、財務審批制度、要求企業利潤除留成外全部由國家全額支付等財務監督制度。
金融監管是自上而下的。國有工礦企業分為中央部委直接管理的企業、臨時委托地方人民政府或者軍隊管理的企業、委托地方人民政府或者軍隊管理的企業。同時,指導政府管委會財務經濟委員會對現有廠房和企業進行管理職責劃分,制定廠房和企業投資貸款管理辦法。金融監管企業的權力自然落在了金融經濟委員會的肩上。后來,權力逐漸轉移到中央部委、地方人民政府和軍事機關。建立垂直會計制度,便于實施嚴格的財務監督。
?。ǘ┍O督會計過程的階段
第一次全國會計會議召開后,會計界對會計的職能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受馬克思關于簿記是“過程控制和思想總結”的論述啟發,許多專家學者將“過程控制”具體化為會計的“監督功能”,即會計具有監督國有企業經營活動的功能?!皶嬤^程監督”逐漸取代了“財務監督”。
(三)三重會計監督階段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建立。會計系統的統一性和通用性得到了提高。不同所有制企業實行相同的會計準則。由于國有企業的固有特點和地位,國家在借鑒國外會計監督模式的基礎上,嘗試并逐步引入了一些具有我國國有企業特點的會計監督模式。
(四)全面會計監督階段
外部董事制度的建立削弱了內部控制,約束了公司領導的經濟行為,促進了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控制國有企業重大經營決策的風險,通過控制董事會實現對會計的事前監督。
三、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外派會計、外派監事、內審、外聘董事的職責是對國有企業實施會計監督。指派會計人員的職責是通過會計審計和內部檢查制度,在會計工作中實施會計監督。派遣監事的職責是查閱與業務活動有關的會計信息和數據,查閱、核實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內部審計的職責是監督和評價企業的財務收支、財務預算、財務會計和管理業績。
根據委托代理理論,主要需要幫助與合作的代理來完成預期的目標,客戶端將使用一系列的激勵機制來激勵代理人努力工作的價值最大化整體代理,從而達到一個平衡的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間的關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監督的激勵約束機制尤為重要,直接關系到會計監督的效率。會計監督主體是人,會計監督活動也需要對會計監督主體進行激勵和約束。激勵機制促進會計監督人員不斷發現問題,積極打擊會計舞弊。約束機制使會計監督人員的行為不超出法律法規的范圍。要做好會計監督工作,首先要協調好鼓勵和支持指定人員履行職責的法律。應發展各種形式的獎勵機制,例如優先就業、期權獎勵和獎勵之間的差別。二是強化責任意識,建立職業禁令、行政處罰、法律責任追究等約束機制,強化責任追究。
參考文獻:
[1] 夏冬林.充分披露、完全信息與國有企業會計監督[J]. 會計研究, 2002(11):23-27.
[2] 陳國輝, 陸建橋. 企業產權組織 會計信息質量 會計監督——兼析我國國有企業會計 信息反映失真、會計監督弱化的深層動因[J].會計研究, 1996(5):33-37.
[3]王心琳, 王偉紅, 劉作江. 我國國有企業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問題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10, 2010(13):48-49.
作者簡介:
王俏元(1994.6-),北京 ,會計專業,財務相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52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