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的內部審計工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銀監會于2016年9月30日在其官網發布了《銀行業金融機構全面風險管理指引》,里面明確提出了“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將全面風險管理納入內部審計范疇,定期審查和評價全面風險管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币约啊皟炔繉徲嫴块T應當跟蹤檢查整改措施的實施情況,并及時向董事會提交有關報告”。由此可見,銀行對全面風險管理的內部審計工作,已自上而下地成為商業銀行審計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而且賦予給它的職責也越來越大。
  關鍵詞: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內部審計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0-0338-01
  一、全面風險管理的內涵
  所謂全面風險管理,是指企業圍繞總體經營目標,通過在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和經營過程中執行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包括風險管理策略、風險理財措施、風險管理的組織職能體系、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和內部控制系統,從而為實現風險管理的總體目標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和方法。而對于商業銀行來說,要做好全面風險管理,應當建立起銀行內部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識別、計量、評估、監測、報告、控制或緩釋所承擔的各類風險。其中: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框架應包括但不限于風險治理架構、風險管理策略、風險偏好和風險限額、風險管理政策和程序、管理信息系統和數據質量控制機制、內部控制和審計體系等要素。而商業銀行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中面對的各類風險包括但不限于: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國別風險、銀行賬戶利率風險、聲譽風險、戰略風險、信息科技風險以及其他風險。
  二、審計的目的及對象
  審計的目的是指審計欲達之境,是審計的預期結果和審計基本任務的統稱。對于商業銀行來說,進行全面風險管理的內部審計工作十分重要,其目的不僅僅是要滿足銀監全面風險管理指引提出的“要將全面風險管理納入內部審計范疇,定期審查和評價全面風險管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希望通過銀行內部的審計,審視銀行近年來的風險管理水平變化情況,評價現時銀行內部風險管理效果,從而發現并關注風險管理及機制建設中的存在的困難及不足,提出有針對性的、有效可行的改進建議,并以此不斷提升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實現銀行不同時期的經營目標。
  根據《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描述,內部審計的對象是所屬單位的會計賬目、相關資產、以及所反映的財政收支和財務收支活動。簡單來概括就是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對于商業銀行而言,全面風險管理不但涵蓋了銀行的經濟活動,而且也涵蓋了銀行各專業線的內部風險控制。因此商業銀行進行全面風險所要進行審計的對象有好多,可包括但不限于:統籌全面風險的合規管理部門、分管信用風險的信貸管理部門、分管流動性風險及銀行賬戶利率風險的計財管理部門、分管聲譽風險的辦公室、分管戰略風險的戰略規劃部以及分管信息科技風險的科技部等,所有承擔不同風險管理直接責任的部門??紤]到全面風險管理涉及的審計對象較多,為突出審計重點、達到審計效果,審計的重點對象可以是與監管指標較密切聯系的風險或者是商業銀行自身比較關注的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等相關部門。
  三、審計方式及工作重點
  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內部審計的方式可以采取現場與非現場審計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對被審計部門自評價、資料調閱、人員訪談等方式進行。但由于全面風險管理審計項目與其他業務審計項目不同,涉及的工作面較廣,需要調閱大量的資料,而且還受相關部門的配合程度和審計時間等因素的影響,因此進行內部審計時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及溝通,并確保審計的活動應獨立于業務經營、風險管理和合規管理,遵循獨立性、客觀性原則。
  內部審計人員在進行全面風險管理審計時應當充分了解風險評估的方法,并對管理層及風險管理部門所采用的風險評估方法的適當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查。審計的工作重點可以但不限于:銀行全面風險管理機制建設的推進情況;流動性風險管理、信用風險管理、市場風險管理、操作風險管理、聲譽風險管理、銀行賬戶利率風險管理及信息科技風險等各風險的具體執行及管理情況;銀行在進行全面風險管理審計工作時可按照“全面覆蓋,重點突出”原則,在整體關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和各風險領域管理情況的基礎上,重點關注發現或潛在風險較突出的風險領域,如:信用風險管理、銀行賬戶利率風險等。另外,商業銀行在對全面風險管理開展內部審計時,建議同時關注以下幾個審計要點,包括:商業銀行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構建工作是否能緊密結合上級監管機構及銀行內部管理的需求,建立起多層次、相互銜接、有效制衡的運行機制;商業銀行對各風險的全面識別與監控能力是否充分、政策制度是否完善、風險識別與評估方法是否合理、應急預案覆蓋面是否全面等;商業銀行對新產品新業務風險識別與評估是否充分、是否制定評估新產品新業務可能帶來的相應風險的政策和流程;商業銀行是否對流動性、銀行賬戶利率等風險進行壓力測試、明確超限額處理流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策略是否覆蓋信用風險在內的各類風險偏好基本態度、控制措施、重點關注領域、風險限額及風險容忍度等內容。
  四、結語
  黨的十九大將“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列為重點工作,由此可見,如何做好當今或日后的金融風險防范工作至關重要,而其中的內部審計工作無疑就是一種重要的風險識別手段?,F時,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全面風險管理是商業銀行的一項基礎性、系統性、全局性工作,也是建立防范風險長效機制、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有效保障。因此,商業銀行在開展全面風險管理審計工作時,要做到既吸收其他審計模式的優點,同時又要關注到銀行經營的戰略、目標等整體風險管理的有效性,這樣才能通過有效的審計,進一步推動商業銀行健全自我約束機制、加強防范經營風險能力,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5422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