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會計制度下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結合作者工作及本區域內實際情況,圍繞內部審計工作規定,總結教育系統內部審計的發展現狀,通過對現狀的分析,從夯實基礎、重視常規審計;轉變思想,提升審計服務質量;發揮審計職能,提供決策依據;重視內審組織建設,提高對審計工作認識;潛心研究政策五個方面,探索政府會計制度下怎樣做好教育內部審計工作。
關鍵詞:教育;內部審計;收入支出;內部控制
經濟發展,教育先行,審計是保障。教育系統內部審計是:教育系統內部審計人員依法獨立檢查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及其他相關財務收支資料、監督財務收支真實、合法和效益的行為。內部審計人員探索工作方式方法并付出努力,為教育工作順利開展創造條件。
一、分析總結以往教育系統內部審計中存在的問題
(1)審計基礎薄弱,審計人員配備不充足,專職審計人員少,審計人員業務素質有待提高。
?。?)審計內容不全,審計范圍狹窄,缺乏對審計事項的全方面考慮。例如:對財務支出業務審計時,學校所處的地理環境、物價水平、學生數量等因素均將影響審計結果,造成同樣的支出事項,資金達到的效果卻不相同,審計范圍需進一步擴大。
(3)審計方式方法比較單一,檢查、觀察、詢問、調查問卷等方式使用較多,重新計算和分析程序等方法使用較少,較少借助信息技術,進行科學對比分析,提出更為精準的審計建議。
?。?)審計宣傳力度不夠。被審計單位對內部審計認識程度不夠。對于什么是審計、為什么要審計等認識不足。在內部控制制度可有效防范風險,提高教育資金利用效率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
二、夯實基礎,重視常規審計
審計人員要加強常規審計,制定切實可行的審計計劃,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學校財務收支、經濟活動進行審計。做好經費支出審計,提高經費使用效益,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合理,保證財務信息真實、完整,充分發揮審計指導、監督、管理作用。
?。?)預算審計。學校收入和支出要全部納入預算管理,并且在政府會計制度下采用雙核算。在政府會計制度下,預算信息反映更加全面,作為核算基礎之一,預算審計可以充分發揮事前、事中監督作用,從源頭上制止教育資金使用的隨意性,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基礎審計。政府會計核算實行“雙分錄”核算?!半p核算”是將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的現金收支業務,政府財務會計和政府預算會計核算同時進行。要在正確區分兩者的基礎上做好財務審計、預算收支審計,找準兩者的切合點,充分利用兩者關系,做好日常業務審計工作。
?。?)固定資產管理情況審計。學校固定資產種類多、單價小、品目雜,學校對固定資產管理認識程度不夠,政府會計制度進一步提高了對固定資產的管理要求,規范固定資產取得、計量、后續支出等一系列工作,固定資產審計也應納入教育內部審計的常規工作。
(4)學校食堂審計。學校食堂主要是為學生提供方便,本著為學生服務的目的要盡量做到收支平衡。學校食堂的收入支出應單獨核算。學生食堂這個涉及“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地方,總結為一個字就是“雜”,它與學生身心健康密切聯系。所謂學生事情無小事,做到用最少的支出獲得最大的使用效益。
?。?)學校資助審計。學校資助工作是學校學生工作的重要內容,特別是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國家助學力度加大。為保證對貧困學生做到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對學生資助開展,資助過程、資助落實、資助檔案的審計也是重中之重。
三、轉變思路,提升審計質量
在做好常規審計的基礎上,要根據會計制度要求及新形勢發展要求,突出重點,轉變思路,切實履行審計監督職能,發揮審計作用。
(1)由財務收支審計向業務流程審計轉變,審計不僅要重視業務結點,更要重視某項業務的全過程審計。例如某一支出事項,從是否需要購買,怎么采購,采購后怎么使用和保管,購買后發揮效益性等。
?。?)積極開展管理審計、內部控制審計、經濟效益審計工作。在《中小學校長理財知識通俗讀本》中,闡述校長理財理念:由以往的怎么合理找錢變成現在怎么有效管錢、有效用錢。通過審計及時評價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
(3)經濟責任審計。經濟責任審計不僅包括離任審計,而且還包含任期內定期或不定期審計,經濟責任審計是一種特殊的審計業務,這項審計不僅針對事情,也針對人。審計人員對被審計人的經濟事項評價,對被審計人的職業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對被審計人做出合理公正的審計評價也是經濟責任審計的重點。
?。?)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相結合。對于學?;A項目建設、維修項目、裝飾工程等。特別是近幾年學校實施全面改薄和教育均衡發展,涉及項目比較多,專業性比較強,這就需要借助外部專業人員進行專門指導、調查、核實。第三方審計服務可以有效防止“當局者迷”的問題發生。內部審計人員對于政策規定,資金使用要求比較了解。聘請第三方中介機構進行內部審計,取長補短、優勢互補,確保項目安排精準、實施精準,資金使用精準、結果精準。
?。?)績效審計。新《預算法》突出績效理念。經濟活動預算、開展、結果、效益、后續工作要全面納入績效審計。建立創新績效考核機制,充分運用考核評價結果。形成“預算有目標、執行有監督、完成有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有應用”的績效審計體系。
四、發揮審計職能,提供決策依據
政府會計制度下,要求財務信息和預算信息反映更加準確和全面,內部審計人員要充分發揮審計的監督、評價、建議職能,確保財務信息和預算信息的準確和全面性,針對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情況,提出建設性意見,為管理者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以審促學。結合年度審計計劃,對審計單位進行風險管理培訓,提高風險認識,防范財務風險;加強審計相關知識學習,增強審計意識;督促被審計單位根據審計結果,學習更新理論知識,提高業務水平。 ?。?)以審促建。加強學校風險管理審計,加強內部控制審計,這些是農村學校的薄弱點,通過審計促使學校完善財務制度,建立和健全學校政府會計制度體系,降低財務風險;健全學校內部控制制度,發揮內部控制的牽制作用。
?。?)以審促治。逐步形成本區域內所有學校的大數據,利用大數據進行橫向、縱向對比,全面綜合管理本區域內的相關情況。共性問題即本區域內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匯報上級領導,讓這種問題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解決。個性問題要逐一落實,逐一說問題,講整改,談落實,綜合治理存在問題,從而達到質的飛躍。
(4)以審定量。利用本區域內的大數據,對學校進行全方位分析,如,環境、地理位置、學生數量因地制宜的制定出更有針對性的審計計劃,包括審計次數、審計規模、審計方式方法等;根據分析情況為學?!傲矿w裁衣”,制定符合學校個性的審計方向、審計范圍等。
(5)以審促廉。通過審計促進黨的廉政建設,提高黨員干部拒腐防變能力。做到“心中有審計,事事需審計,事后看審計”。
五、重視內審組織建設,提高對審計工作認識
明確內部審計人員工作職能和任務,重視內部審計組織建設,切實提高教育內部審計的工作地位。
?。?)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具備從事審計工作所需要的專業能力。單位應當嚴格內部審計人員錄用標準,支持和保障內部審計機構通過多種途徑開展繼續教育,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勝任能力。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應當具備審計、會計、經濟、法律、管理等工作背景。
?。?)提升審計工作地位。要將審計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參加單位有關會議;召開與審計事項有關的會議;參與研究制定有關的規章制度,提出制定內部審計規章制度的建議,知己知彼,才能制定更有針對性的審計計劃,提高審計效率,提升審計質量。
?。?)完善內部審計工作制度。確保審計人員履行職責所必需的權利,使其能獨立、客觀、公正地行使審計職能,維護審計人員權益。同時也應制定審計人員審計過程中應遵守的審計義務,規范審計人員行為,制定審計人員工作紀律,防止審計人員的徇私舞弊做出不合理的審計意見,對審計工作造成不良影響。
六、潛心研究政策
作為一名內部審計人員不僅要學習最新的會計知識、審計法的有關規定、新的方式方法、不斷更新知識、創新審計模式,而且需要研究學習內部政策,做到“知政策、懂政策、挖政策、思政策”,嚴格按照程序和要求開展審計工作。
農村地區學校分布廣、數量多、情況雜。越是困難的地方,越需要我們腳踏實地,鞏固基礎,提升創新,抓好落實,做好反饋。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財務司.中小學校長理財知識通俗讀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2.王寶慶,張慶龍.內部審計.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3.
3.政府會計編審委員會.政府會計制度詳解與實務.人民郵電出版社,2018.
?。ㄘ熑尉庉嫞汉位埽?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83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