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利用和把控好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思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圍內蓬勃興起,人工智能的發展會給人類社會的進步帶來積極影響,人類文明很有可能在現有基礎上發展出新的增長方式,創造新的工業文明和文化。同時,人工智能也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新的問題新的挑戰。智能化社會有可能導致人類功能的退化、人與人之間關系逐漸淡化、人類情感基本消失、人類文明幾乎消亡,甚至智能化戰爭發展到極端的情況下可能出現智能機器人及平臺全面控制地球。
  關鍵詞:人工智能;人類社會;智能化;智能機器人
  中圖分類號:G35 文獻標識碼:A
  目前,人類社會正處于人類歷史上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發展時期,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圍內蓬勃興起,在可預測的未來,人類社會將會因為人工智能的爆發式進步而演變成高度智能化的社會。1956年在美國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l召開的“如何用機器模擬人的智能”研究大會上首次提出了把利用計算機進行的復雜信息處理稱為“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簡稱AI。它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計算控制技術科學。人工智能有三個主要學派,分別是邏輯主義學派、仿生學派、控制論學派。目前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經元網絡及神經元網絡間的連接機制與學習算法方面。人工智能領域包括機器學習技術、深度學習技術、人工智能芯片、自然語言識別和處理、圖像視覺識別和內容審核、計算神經科學、人機交互與機器人等。人工智能是模擬人的智能,能像人那樣思考,未來也可能超過人的智能。人工智能是一門創新性和專業性極強的學科,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們不但要掌握計算機知識,也需要懂得相應研究領域的專業知識?,F階段人工智能有五個關鍵技術,分別是大數據智能、群體集成智能、跨媒體協同處理智能、人機協同增強智能和自主智能系統。人工智能研究的一個主要目標是使人工智能機器能夠勝任那些需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專業工作。在智能化社會中,各種智能化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務設施及智能化產品為人類服務,如智能化城市管理系統、智能化家居、無人超市、無人駕駛飛機和汽車、智能化農業生產工具、智能化疾病預測診斷機器人等在人類生活中普遍被使用。
  時至今日,人工智能已經走過了60多年的風雨歷程,迎來了如今迅猛發展的重要機遇階段。2017年5月,AlphaGo(一款圍棋人工智能程序)以3比0戰勝世界職業圍棋排名第一的棋手柯潔,讓人們又一次見識到人工智能的強大力量。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己應用于醫學、交通、金融、零售、農業、安全、教育、媒體、物流、制造業、房產等諸多領域。加拿大著名學府麥吉爾大學,蒙特利爾大學和蒙特利爾工學院的研究者們經過合作,在癌癥治療領域取得了一項重大突破。他們研制出一款納米機器人,可以在人體血管內運行,精準地鎖定癌細胞并投遞藥物。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藥物投放系統,因為它完全不會損傷正常人體組織和器官。這意味著病人可以大大減少要服用的藥物劑量,從而減少這些藥物帶來的副作用。2018年6月在北京舉辦的全球首場神經影像人工智能人機大賽中,由中國國家神經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和首都醫科大學人腦保護高精尖創新中心共同研發的神經影像AI輔助診斷系統“BioMind天醫智”在腦腫瘤和腦血管影像判讀比賽中最終以高出20%的準確率戰勝了由全球25名神經系統疾病診斷專家組成的“人類戰隊”,這是人類醫學的勝利,人工智能將在神經疾病醫療領域協助人類更好地戰勝疾病。2018年11月5日,在上海開幕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由北京積水潭醫院聯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等機構研發的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在中國館的醒目位置上展出。截至2018年10月,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已經在40多家醫院落地,完成機器人輔助手術近5000例。騰訊公司發布的騰訊覓影,亮相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騰訊公司是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的承建者,騰訊覓影結合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能力,讓機器來篩查和分析醫學影像,從而輔助醫生進行診斷,目前已經和國內十多家三甲醫院共建人工智能醫學聯合實驗室并展開合作。預計不遠的將來,醫療機器人將從根本上改變2 1世紀的手術方式。2018年谷歌“深度思維”(DeepMind)公司的最新人工智能“阿法折疊”(AlphaFold)程序成功根據基因序列預測出蛋白質的3D結構,這一新的人工智能程序對蛋白質的結構理解或將幫助人類揭開蛋白質奧秘,迎來醫學的新時代。2017年7月騰訊公司與公共交通部門合作推出的乘車碼,成為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傳統行業的典型案例。2018年11月騰訊公司的乘車碼已經覆蓋北京、深圳、上海、廣州、廈門、重慶等100多個城市,用戶通過手機里的微信小程序生成二維碼,直接在閘機前掃碼通過,乘坐公交、地鐵、索道等。未來,乘車碼還能幫助交通部門實現實名化等功能,進一步推動出行安全。在上海,2015年底成立的小企業氪信科技就憑原創的人工智能信用行為識別技術,強勢挺進招商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平安證券等多家全國性金融系統的風控體系。在其幫助下,金融系統首次能對信用評級為“灰色”的海量人群做出精準評估,每年因此新增潛在客戶約1億人。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6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金融行業研究報告》,資本方對人工智能+金融行業的投資力度持續加大。2018年10月由云從科技承擔的國家人工智能基礎項目人工智能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正式推出,打通了從底層芯片到技術算法再到最終應用的全產業鏈條。2018年11月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激活了世界上最強“大腦”,超級計算機SpiNNaker。這臺計算機擁有100萬個處理器內核和1200個互連電路板,每秒可進行200萬億次運算,處理信息的方式與人腦類似,被稱為類腦超級計算機。根據歐盟推出的《人類大腦計劃》,2022年首臺實時模擬人類大腦的機器就會出現,大約20年后尺寸與人腦相當又能精確模擬人腦功能的類腦機極有可能出現。在智能化社會中,人工智能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形成新一代智能制造技術。由于人工智能的應用和賦能,企業生產一線勞動力短缺和人力成本高升的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企業的質量、效率及競爭力得到根本性的提高。制造業不再是帶動就業的引擎,未來的制造業都將會是服務業,未來的服務業也必須是新型制造業。因為機器會取代大部分機械的工作,人工智能一定會讓機器人取代很多人的就業,而人類將會從事更有創意、更有創造、更有體驗的工作,服務業一定會成為未來就業的主要來源。據普華永道數據分析,預計到2030年,人工智能將拉動全球生產總值增長14%,為世界經濟貢獻15.7萬億美元。未來的智能化社會在現有人類文明基礎上將產生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創造新的人類文明和文化,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將發生現在我們很難想象的深刻而巨大的改變。   人工智能的發展會給人類社會的進步帶來積極影響,也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新的問題新的挑戰。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對人工智能代替人去完成這種“復雜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近些年全球彌漫著一種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擔憂,擔心人類會毀滅在自己偉大的發明之中。美國人工智能學者雷.庫茲韋爾(RayKurzweill博士于2005年出版《奇點臨近》一書,庫茲韋爾在書中預測:在2029年,人工智能在所有領域超越人類智能;在2045年,人工智能將達到人類無法預測的超能狀態,即奇點來臨??茖W家認為,如果人工智能能持續自我迅猛進化的話,肯定會有一天超越人類智能,甚至進化到人類無法預見其未來發展的地步,這種無法預測人工智能的飛躍性提高所帶來的技術與社會變化的情形稱為奇點(singularity)。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就曾警告人類說“全面人工智能的發展可能會導致人類的終結”。掌管著四家知名公司(特斯拉、民用航天火箭制造商SpaceX、隧道交通公司TheBoringCompany和家用太陽能板公司Solar ciM的伊隆·馬斯克稱,人工智能是對人類社會的“根本性存在威脅”。2017年國際社交網站巨頭臉書就緊急關停了一項關于人工智能的試驗,因為研究人員發現兩臺人工智能機器人竟然在用“自創語言”交流?!段磥砗喪贰返淖髡哂韧郀枴ず绽舱J為人工智能的發展將導致大量失業等社會問題的出現,并使得少數個體成為“超人”中的新精英而大部分人類都將淪為在經濟、政治意義上毫無價值的個體。一些人擔心人工智能最終會失控,另一些人期望人工智能能夠在更多領域造福人類。英國技術哲學家大衛·科林格里奇在《技術的社會控制》一書中講到技術的控制困境或科林格里奇困境。一項技術的社會后果不能在技術生命的早期被預料到。然而,當不希望的后果被發現時,技術卻往往已經成為整個經濟和社會結構的一部分,以至于對它的控制十分困難。如同人類文明的發展一樣,人類科技的發展也基本上是出了問題再來解決問題,而不是提前預計有什么問題。人工智能的確蘊藏著各種可能性和危險性,人工智能的發展也必然會遇到各種問題和危機。首先,人工智能是人類智慧的化身,人類所有的優點和缺陷人工智能都會有,如何克服人工智能所必然會沾染的人的缺陷,如暴力、謊言、歧視、偏激、非理性等,需要有前瞻。其次是人工智能的不可預見性。不可預見性不只是人工智能所需要關注的,而是所有科技發展和項目都存在的,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必然體現。正如今天的基因編輯技術,利用這樣的技術當然可以修改生命、治療疾病,但也可以創造新的生命甚至超人,也可以制造新的疾病。2018年11月份發生的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震驚了整個科學界。122位生物領域科學家聯名堅決反對并強烈譴責此類試驗!另外,人工智能的一些特點具有時空累積性,到一定時候才會顯露出來。當然,最重要的是,憑借人類的經驗和想象,人們最大的擔心和最不愿看到的是,師從人類的人工智能極有可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并且還可能有人類的情感,屆時,人類將何去何從!人工智能可能出現的危機不只是這些,但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趨勢不可阻擋,不會因為有危害就停止發展,人類根本無法停止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及開發應用,但是要慎重發展。未來我們會進入一個人與機器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的時代。人讓機器更聰明,機器同時也可以幫助人釋放更多的想象力、創造力,各行各業都能夠用人工智能來重新定義。不過機器是沒有靈魂和信仰的,而人類有靈魂,有信仰,有價值觀,有獨特的創造力。所以我們人類要有自信和擔當,人類完全可以控制機器。如今人工智能作為一項戰略性、顛覆性科學技術,己成為各國搶占科技制高點、提升綜合競爭優勢的核心驅動力。回望全球科技發展史,一些被公認為“引發全球科技革命浪潮”的戰略技術,其最終的影響往往超越技術本身,超越物質層面,人類的文明、制度、文化都將因它而改變。無論如何,人類在研發智能化應用的同時,一定要控制好智能化終端,為人類所用,而不是智能化機器人控制人類。對于未來安全防范人工智能機器人所帶來的犯罪和安全隱患,這一點必須嚴格把控。2017年1月,眾多人工智能學者云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阿西洛馬,發表了人工智能開發應該遵守的23條原則,保證人工智能開發的可控、可用、可靠,使人工智能向有益于人類的方向發展,主要涉及經濟、法律、安全、就業、價值觀和道德倫理、政府治理等諸方面,全球超過3000名人工智能學者和科學家署名贊同其宗旨。
  伴隨著人工智能的出現,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擺在人類面前,這就是人工智能的發展會導致未來的戰爭形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家之間的戰爭會智能化、后人類化,人工智能、智能軍事機器人和無人機艦武器車輛會成為未來戰爭的主角,智能化戰爭會成為繼火藥、核武器和電子信息化之后的第四次世界軍事革命。2016年10月美國國家科技委員會發布兩個重要戰略文件,正式將人工智能科技提升到美國國家戰略層面,為美國人工智能的后續發展和領先全球、包括為下一代美國軍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軍事科技領先其他國家和地區而預先布局,而五角大樓更是早己將人工智能置于維持美國主導全球軍事大國地位的核心戰略措施之一。軍用人工智能和智能軍事機器人會創造全新的戰爭優勢,同時也會帶來很多新問題。2018年7月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辦的國際人工智能聯合會議上,來自90個國家、160多家人工智能企業和機構的2400多名人工智能領域專家學者共同簽署《禁止致命性自主武器宣言》,警示人工智能發展可能帶來的道德及人類生存方面的多重危險。未來,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全球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形勢也會發生全新的變化。在2018年9月17日至19日于上海舉辦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全球人工智能泰斗、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1994年圖靈獎得主拉吉.瑞迪談到,隨著人工智能的應用,全世界的生產總值可能出現10倍的增長,也就是從目前的約100萬億美元增長到1000萬億美元。拉吉.瑞迪相當樂觀地說,人工智能將會消滅戰爭,因為它會使得財富極大豐富。因此,人們不再需要通過戰爭來爭奪有限的資源。拉吉.瑞迪認為這就是人工智能的偉大所在。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終身教授邁克斯.泰格馬克認為:“關于人工智能,目前只看到了冰山一角,我們還有巨大的潛力來開啟潛伏著的全部智能,并用它來幫助人類實現繁榮昌盛?!边~克斯.泰格馬克教授認真描述了人工智能的發展與人類未來的關系,他說:“我們應該更多地著眼于我們整個星球未來應該是怎樣的,如何通過控制技術發展的方法,最終達到我們最期待的未來,使得所有人都能夠從中受益。我們希望最終AI技術不是取代人類,而是使我們人類變得更好。”
  2018年7月中國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30年,我國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201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發展現狀和趨勢舉行第九次集體學習,為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發展和利用做出頂層謀劃和設計。未來的智能化社會愿景是美好的,同時在構建智能化社會的過程中也充滿了各種機遇和前所未知的挑戰。智能化社會有可能導致人類功能的退化、人與人之間關系逐漸淡化、人類情感基本消失、人類文明幾乎消亡,甚至智能化戰爭發展到極端的情況下可能出現智能機器人及平臺全面控制地球。人類在研究和應用人工智能構建智能化社會的同時,一定要處理好人工智能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在法律法規、經濟、安全監管與評估、就業、價值觀和道德倫理、知識產權與標準、政府治理等諸方面建立和完善相應的保護保障措施,防止人工智能危及人類社會自身的安全。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和把控好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并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把我們的家園建設得更好,努力為全人類帶來平安和幸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7116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