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投資決策與項目可行性分析中財務運用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我國的社會經濟已經步入發展的新常態,全面實施了“營改增”,并且實施了國地稅的合并,同時還頒布了新的會計準則,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和項目可行性分析時,就必須充分重視財務的作用,這是決定企業投資決策與項目開發是否盈利的先決條件?;诖?,本文首先論述了項目投資決策中財務可行性分析,然后詳細闡述企業投資決策與項目可行性分析中財務的運用策略,希望能對相關企業的投資決策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投資決策;項目可行性分析;財務運用;靜態評價指標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當前,我國已經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主體地位,在市場經濟中,企業要想發展、壯大,就必須以錢生錢,擴大投資。而要想投資,還必須對投資進行決策,對投資的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即財務人員根據被投資方提供的財務數據報表,站在投資者的立場對制定的投資方案進行財務可行性研究分析,對投資的金額、投資回收期、盈虧平衡點的利潤等方面進行研究分析,從而得出科學、合理的結論,以幫助投資企業進行投資決策提供參考。
1企業投資決策與項目可行性分析的概論
項目可行性分析是一個企業進行投資決策,以及在整個投資項目籌備的周期里,根據被投資者提供的財務數據報表進行投資可行性的分析,這是企業進行投資準備工作的核心內容與先決條件,同時,這份報告也直接影響到該投資的項目能否順利進行。在實際的可行性分析報告中,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經濟可行性進行的分析,二是對財務可行性進行的分析,三是對技術可行性進行的分析。本文則從財務的可行性分析層面對企業投資項目可行性進行了淺要的分析。在企業投資決策和項目可行性分析中,主要涉及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對項目涉及的現金流量進行預估算,二是對項目的投資評價指標進行說明。
1.1現金流量的概念與估算
投資企業的現金流量,就是指該企業在一定的會計時間內,根據資金收付實現的制度,利用各種經濟活動,如投資、經營以及非經常性的經濟項目,形成的一種現金流入或者流出以及現金總量情況的總稱,換句話說,就是該企業在一段時間內,現金或與現金等價物的流入與流出總量。在企業實際的生產經營中,現金流量一般分為三種情況:一是現金流入的數量,二是現金流出的數量,三是現金的凈流量。所謂的現金流出數量,一般是指企業在投資某一項目時,支出的現金數量,也就是該企業投資的成本,這種成本分為初始投資和墊資流動兩種形式的資金;而現金流入的數量則是指通過投資該項目,企業獲得的收入回報?,F金的流入量是指營業的收入減掉付現成本后,再減去應繳稅額后剩余的資金,當然,企業還可以通過用營業的收入減掉營業的成本和折舊數額后,再減掉稅額進行計算,也可以通過營業利潤加上設備折舊之后,再減掉稅額的方法進行計算;而現金的凈流量則是指在預定的時間內,現金流入的數量和流出數量之間的差額。當現金的流入量超出流出量時,那么現金的凈流量就是正值,當現金的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時,企業的現金凈流量就是負值。
1.2項目投資評價指標
在可行性分析報告中,評價指標是其進行分析闡述的主要依據,也是進行可行性分析必須要遵守的原則之一。在可行性分析中,評價指標主要分為兩種:一是靜態的評價指標,二是動態的評價指標。
1.2.1靜態評價指標
在企業投資決策與項目可行性分析中,靜態評價指標不對貨幣時間的價值進行考慮,相反,是把不同時間內產生的現金收支當做等同的,因此,靜態評價指標只參考兩個方面的內容,那就是靜態投資回收的時間和靜態投資獲得的報酬率。
靜態投資回收的時間就是指在不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的條件下,該投資項目凈收益回收全部投資花費的時間。
靜態投資的報酬率,就是ROI,通常也被稱為會計收益率。其計算的方式是以年平均的凈收益除以初始投資金額,然后再乘百分之百。
在實際的經營中,靜態指標的經濟意義較為直觀、明確,而且計算簡便,在相當大程度上反映了該企業投資的效果,適用于企業各種規模的投資,但這種評價指標只考慮投資金額回收前的實際效果,無法反映出投資被收回后的情況,因此,無法準確體現該項目投資實際的收益大小,加上沒有考慮資金投資的時間價值,所以,這種評價方式無法準確評價該投資項目效果的優劣。
1.2.2動態指標
動態指標與靜態指標相反,參考了資金的時間價值,評價的內容也分為:凈現值、凈現值率、獲利指數與內部收益率。
所謂的凈現值,就是指在投資的項目中,未來現金流入量與流出量之間的差額,這個差額我們一般都用“NPV”來表示。當NPV的數值大于零時,則說明此次投資報酬率大于預估的基準折現率,因此,該投資項目可行,反之則不可行;所謂的凈現值率,一般是指企業投資項目獲得的凈現值在初始投資現值總和中占據百分比的指標,一般我們都用“NPVR”進行表示。如果NPVR的數值大于零,就說明該投資項目的報酬率比貼現率要大得多,在這種情況下,進行項目投資是可行的,反之則為不可行;所謂的獲利指數,則是指在投產后,企業按照基準收益率或者根據提前設定的折現率計算出來的歷年凈現金流量現值合計與初始投資現值合計的比值,一般情況下我們都用“PI”進行表示。當PI數值大于一時,就表示該投資項目可行,反之則為不可行;所謂的內部收益率,通常表示為“IRR”,是指資金流入現值總額與資金流出現值總額相等,凈現值等于零時的折現率。當IRR的比值比投資的成本或基準收益率高時,就表示項目可行,反之就是不可行。
在實際分析報告中,動態指標綜合考慮了投資的時間價值,并全面考慮了該項目在整個周期內經濟的狀況,既有直觀明確的經濟意義,能夠以貨幣的數額直接反映該項目的凈收益,從而反映出該項目投資數額與資金成本間的關系。但這種評價指標無法直接說明在該項目運營的期間所獲得的經營成果,也無法真正地反映出在該項目投資的過程中資金使用的效率。因此,在分析時,應將這兩種指標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考量。 2企業投資決策與項目可行性分析的內容
2.1項目投資目標
在實際的經營中,任何企業對某一項目進行投資,其目標不僅僅為了經濟利益,更應該使投資順應企業的發展目標。因此,企業在開展項目投資決策前,必須明確通過該項目投資,應達到什么目標,是否符合該企業的發展目標,而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謂的經濟利益,從而忽略企業自身的實際需求。
2.2對項目市場進行全面調研
孫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話落實到企業的投資決策中同樣十分適用。企業要想投資一個項目,必須提前對項目市場進行全面的調研,對該項目生產產品的市場容量、市場價格、市場競爭以及消費者的偏好進行詳細調查。只有這樣,才能對企業管理者的投資決策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
2.3根據企業規模設計方案
企業因為自身經營規模的不同,其所能承載的投資規模也各不相同。因此,在進行可行性分析時,必須了解該企業的經濟實力,選擇與該企業規模相適應的項目進行投資,并設計好投資的方案,以免企業無力保障投資項目的正常運行。
2.4項目投資計劃選址
企業的項目投資,不論是建筑類項目還是生產經營類項目,都涉及到選址的問題。當企業決定了投資的規模,并制定了投資方案以后,還要對項目投資計劃進行選址。對于企業進行建筑項目投資來說,選擇地址的地質條件、交通條件和周邊的設施都會影響到項目投資的結果;而對生產類的項目投資而言,也必須精心選擇合適的地址,盡量讓其靠近原材料產地與消費市場,這樣能有效降低企業的生產費用與產品運輸費用,從而獲得最大的收益。
3企業投資決策與項目可行性分析中財務運用策略
3.1進行財務數據預測
當企業進行投資決策和項目可行性分析時,涉及到的財務運用首先是進行財務數據的預測,這是進行投資決策與項目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內容。財務數據預測包含的流程主要是:制定該項目的投資計劃,同時設計投資的項目,然后,企業的管理者根據設計的方案開展調研活動,細致調查涉及的相關內容,然后詳細分析這些調查數據對項目投資的影響。接著根據調查的結果制定相應的財務預測內容,進行相關財務數據資料的收集、整理與分類。最后整理預測的結果,細致檢查該項目設計的方案中是否存有錯誤,找到并改正錯誤,然后將其匯總,制定成財務數據的預測表。
3.2對投資額度、生產成本及相關費用進行可行性分析
企業要想進行投資決策和項目可行性分析,除了進行財務數據預測外,還要對投資的額度、生產的成本以及其他的相關費用進行分析,計算出投資的數額,避免企業承接超過自身承載范圍的投資項目。而且,經過這樣的分析預測,能保證該企業投資項目在建成后,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花費較少的成本費用以及其他各項支出,就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這也是企業投資決策與項目可行性分析中財務的重要應用。
3.3進行收入、利潤和稅金的可行性分析
在企業的投資決策與項目可行性分析中,與財務運用有關的項目還包括企業收入、投資利潤和稅金,合理預測投資期間收入成本等費用,充分了解與項目有關的稅收政策,對項目最終創收及利稅作出合理的評估。因此,企業必須收集更多數據對這三方面進行詳細地分析,這樣才能保證企業在投資后獲得較高的利潤,這樣也是保障企業財務決策科學性、可行性的重要內容。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詳細闡述了企業在投資決策和項目可行性分析時,與財務相關的內容,這僅為筆者的一家之言,希望能對相關企業的投資決策與項目可行性分析提供參考,從而在進行項目可行性分析時,能多角度進行財務測算,同時還要考慮國家對該投資項目的政策條款和環保要求,并監測市場環境,不斷地對項目計劃和可行性評價標準進行調整,從而進行精準地分析,幫助企業獲得更大的利潤。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712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