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時期加強就業補助資金管理的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本篇文章中,重點探究了新時期就業補助資金管理期間存在的相關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資金管理措施。
  關鍵詞:新時期;就業補助資金;資金管理;對策
  就業是 13 億多人口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發展最基本的支撐。黨中央、國務院堅持把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強力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營造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部分地區、行業、群體失業風險有所上升,招工難與就業難并存的結構性矛盾加劇,新就業形勢迅速發展對完善就業政策提出了新要求。
  對此,國家省市相繼出臺了就業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以保證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的落實。然而,在使用以及管理就業補助資金的過程中,還是存在某些方面缺乏一定科學性以及合理性的問題,如此一來,將會直接影響到就業創業工作的開展以及相關就業創業政策的落實。所以,我們需要對于新時期加強就業補助資金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找出相應的問題以及問題產生的源頭,提出相應的對策,為后續就業補助資金管理工作的優化提升做參考。
  一、新時期就業補助資金使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殬I培訓補貼資金使用效益不能充分發揮
  從目前職業培訓工作開展情況來看,開展培訓層次偏低,多數地區就業技能培訓僅開設初級技能培訓班,未開設中、高級培訓班;設置培訓專業較少,培訓專業主要集中廚師、面點、家政服務等,培訓專業較為單一;失業人員培訓后從事的工作與相關培訓內容對口率不高;職業培訓后就業創業率應達85%以上的目標難完成。
  從職業培訓機構組織培訓來看,機構設施以及培訓體系不夠完善;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無法滿足人們的社會需求;培訓質量不高,一部分培訓學員學習態度消極,沒有充分認識到就業培訓的重要性,培訓期間始終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企業在職職工崗位技能培訓存在流于形式的現象,員工認為就業培訓與自身無關,是培訓組織以及所屬企業的事情,自己參加僅僅是公司的形式化學習。
 ?。ǘ﹦摌I補貼政策預算執行率不高
  近幾年,全國掀起了“大眾創業”的新浪潮,形成了“萬眾創新”的新勢態,各地政府把落實創業補貼政策也上升為就業補助資金的工作重點之一。然而在落實創業補貼資金的過程中存在預算執行率不高的情況,其中一個原因為政策條件設置嚴格,享受門檻較高。
  創業補貼政策要求:對正常經營并在創辦企業繳納社會保險費滿12個月的創業者,給予1.2萬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對正常經營1年以上,有固定經營場所,通過個體工商戶同時繳納職工養老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滿12個月的個體工商戶,可申請一次性創業補貼0.5萬元。而在創業者實際申報補貼過程中,創辦企業的初創者因剛步入創業階段,沒有繳納滿1年的社會保險費,個體工商戶因為只繳納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中的一項而失去了享受補貼資格,此項政策條件也給大多數的創業人員造成了一定的經濟壓力。
 ?。ㄈ┚蜆I補助資金審核工作難度加大
  近些年,國家大力弘揚誠信文化,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在提高社會信用水平,營造優良信用環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然而,在就業補助資金的審核過程中,仍然存在企業為享受補貼對申報材料造假,有意騙取、套取就業補助資金的行為,這給政府就業部門落實補貼政策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加大了就業補助資金安全運行的風險性。
  另外,各項就業創業補貼的審核工作中,涉及企業或個人社會保險繳納情況、首次注冊營業執照情況、小微企業認定情況、房產備案情況等,就業創業部門無法獨立完成上述申報條件的審核工作,需要協調相關部門進行認證,因各部門信息沒有實現完全共享,造成審核工作效率不高,致使資金預算執行進度放緩。
  (四)就業補助資金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不夠完善
  為積極貫徹黨的十九大關于“全面實施績效管理”的要求,各地就業補助資金項目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進行績效管理,因此項工作開展時間不長,目前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支出、輕績效”的工作模式,實施過程中仍存在績效目標設置不準確、績效指標框架體系不完整、共性指標多于個性指標、定量指標少于定性指標等問題。另外,因區縣級部門不參與上級資金項目的預算編制工作及績效目標申報工作,同時無法掌握上級下達資金的時間、金額及用途,導致在使用上級部門資金時沒有編制相應的績效目標。績效監控工作不夠規范,對于項目實施過程中和后續影響未采取績效管理,沒有形成事中、事后績效監控的相關制度,不能有效開展績效監控工作,致使有些項目預算執行率較低,并存在需要追回就業補助資金的情況。
  二、新時期加強就業補助資金管理的幾點建議
 ?。ㄒ唬U大培訓有效使用職業培訓補貼資金
  加大職業培訓教材的開發力度,全面增強內容的豐富性,以適應新就業形態和職業技能需求;結合當地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改造和當地特色產業發展,摸清重點企業和新進大項目的企業用工需求、技能需求,引導培訓機構因地制宜按需確定培訓專業。完善對培訓機構的考核機制,將培訓后就業創業率納入培訓機構年度考核指標;積極實施就業援助制度,跟蹤掌握培訓后有就業意愿的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意向,向其進行個性化崗位推薦。建立推行貫穿勞動者工作終身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將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納入培訓補貼范圍,以適應新舊動能轉換要求及勞動者就業創業需要,提高各類城鄉勞動者參加培訓的積極性。
  (二)放寬創業政策條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近年,全社會已經形成了各具優勢,蓬勃發展的創業創新格局,但國家鼓勵創業創新的扶持資金卻因為門檻較高而將部分初期創業者拒之門外,這需要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基層調研,降低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崗位開發補貼申領門檻,取消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時限和參保種類要求,以提高創業補貼資金的預算執行率。與此同時,伴隨著國家創業創新政策的出臺,國家最低工資標準的不斷調整以及社會保險費的不斷調整,政府的就業補助資金標準也在逐年提升,各地政府還可以根據當地的財政實力,提高各項創業補貼的補貼標準,不斷增加在創業補貼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
  (三)應用大數據提高資金信息化管理水平
  當前時期,國家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已成為政府部門開展工作的迫切需要,對于就業補助資金進行信息化的管理也已經刻不容緩。推動工商注冊登記、小微企業名錄系統信息共享,可以把工商、社保、工信、房管、稅務等多個部門的數據實現貫通,這樣將大大提高在就業補助資金審核、監督等方面的工作效率,并加快資金的執行進度;建立大數據平臺,收集企業及個人偷稅漏稅、騙取國家資金等信用記錄信息,以解決資金審核過程中出現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工作失誤,把資金管理的風險降到最低;此外還可以依靠信息技術的力量,使用互聯網、移動設備等信息化傳播技術,大力宣傳就業創業補貼政策,擴大就業補助資金的受益面。
 ?。ㄋ模┘訌婎A算績效管理科學規范使用資金
  相關部門要牢固樹立預算績效管理理念,實現預算管理“三個轉變”,即從“重分配”到“重管理”的轉變、從“重項目”到“重效益”的轉變、從“力爭資金”到“用好資金”的轉變,使績效理念融入預算管理各個環節,實現預算編制、執行、監督、評價的有機統一。此外,績效目標管理作為財政預算管理體系的重中之重,績效目標編制偏差過大,會直接導致項目預算偏差過大,預算績效目標編制應指向明確、細化量化、合理可行、匹配相當。針對上級部門參與分配資金的就業補助資金項目,應在年初下達資金同時統一部署下級部門的績效目標申報工作,使就業補助資金績效管理的覆蓋面更加全面規范。
  三、結語
  加強就業補助資金的管理,對于整個財政資金管理而言意義重大,以上所述,通過探討就業補助資金管理的現存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以此推進我國就業補助資金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水平,提高就業補助資金使用效益。
  參考文獻:
  [1]杜蓉.人社領域就業補助資金監督管理和風險預防方法研究[J].發展,2018 (02):73-76.
  [2]陸草.失業保險基金與就業補助資金就業責任變遷歷程研究[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8 (05):27-37.
  [3]嚴小慶.就業投入保障機制與預算管理分析——基于上海市的實踐[J].新會計,2018 (07):25-2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0118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