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現狀分析與路徑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當前,隨著人們對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大學生人數不斷增多,而大學畢業后的就業與創業問題也成了多數人們所關注的問題。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激化,大學生的就業和創業壓力也在不斷增加,應當采取何種方法幫助大學生更好地開展就業和創業成了多數高校所面臨的重要問題。新時期,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形勢更加嚴峻,大學生要想更好地實現就業或者創業就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和專業水平,順應時代發展的具體趨勢。本文就針對新時期大學生就業創業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探究,總結了其就業的現狀以及問題,并提出相對應的解決對策,希望能夠為大學生更好地實現就業與創業提供幫助。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社會形勢;具體趨勢;解決對策
大學生就業與創業問題當前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問題,大學生的就業與創業情況如何對于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當前我國普遍存在大學生就業創業難的問題,這會使得高等教育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對該方面的內容進行有效分析,找出促進大學生更好就業創業的路徑顯得十分有必要。另外,大學生就業創業問題也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問題,做好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引導和管理能夠推動社會更加穩定,對于國家的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時期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現狀分析
新時期社會發展的水平不斷提升,市場經濟之間的競爭也在不斷加劇,這就使得各行各業面臨著嚴峻的考驗,隨著大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畢業之后要就業,這就加大了就業壓力,使得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形勢更加嚴峻??傮w來看,其具體形勢如下:
1.就業困難
大學生就業難是近年來我國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高校畢業生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很多大學生在畢業之后無法找到與自身需求相符合的工作,即便是部分學生能夠找到工作,也往往沒有較高的穩定性。從高校畢業生的實際就業情況統計來看,很多高校都普遍存在大學生初次就業率低的現象,多數學生無法實現良好就業,因此畢業就等于失業。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如下:市場的發展是具有一定規模的,其對于人才的需求量是一定的,而大量的高校畢業生在同一個時間段內涌入市場中,會使得市場出現人才供大于求的現象,如此企業在挑選人才的時候就會比較苛刻和嚴格,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大學生無法找到與自身需求相符合的工作。同時,從學生自身而言,由于大學生在學校中所學的知識往往理論性較強,很多學生由于沒有參加過實踐活動,導致自身的知識運用能力不強,所以無法適應企業的發展需求,不能滿足企業的用人要求,從而大學生無法實現穩定就業,通常是工作一定時間就主動離職或者被離職,因此大學生就業難的現象就產生了。另外,很多大學生在畢業以后傾向于到發達地區工作,而不愿意到欠發達地區工作,這就會導致人才分布不均衡,也是影響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重要原因。
2.創業艱難
大學生創業艱難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大學生雖然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術水平,但是因為大學生沒有較多的工作經驗和社會實踐經歷,因此對于其創業并不是十分有利。很多大學生為了避免就業難題,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能和水平而選擇創業,但是盲目的創業并不能增強大學生的成就感,還會導致資金被浪費,也不利于緩解就業壓力。當前,社會經濟發展不斷加快,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化,創業對于大學生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學生的經驗較少,加之對融入社會的時間較短,無法對市場的實際發展形勢以及社會發展變化進行深刻了解和掌握,因此會使得其創業更加艱難。在這種形勢下,應當如何幫助大學生轉變思維觀念,推動其更好地認識創業,是推動大學生更好創業的關鍵,也是幫助大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
二、新時期大學生就業創業難的原因分析
新時期影響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的原因有很多種,不僅僅有社會方面的原因、企業方面的原因,高校方面的原因,同時還有大學生自身的原因。要想推動大學生更好地實現就業與創業,就應當從各個方面努力,為大學生就業創業營造有利的條件,推動其就業創業能力與水平的全面提升。具體來看,新時期大學生就業創業難的原因總結如下:
1.社會方面的原因
縱觀當前我國的市場可知,大學生的需求呈現一種供大于求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勢必會導致部分大學生無法找到工作,從而不利于其良好地就業與創業。同時,由于大學生的數量過多,高于企業的人才需求量,因此很多企業在挑選人才的時候會設置過高的條件和門檻,這就打擊了大學生就業的積極性,導致大學生對就業產生恐懼心理,從而影響了其就業和創業。另外,市場中對于大學生就業存在一定的偏見,多數企業經營人員認為大學生的經驗和實踐經歷較少,沒有足夠的能力適應工作,所以不給大學生工作的機會。并且還有很多人員認為大學生缺乏成熟性,對于其產品也往往不認可,不愿意用其產品,也不愿意為其提供證明自身的機會,從而推動了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存在。
2.企業方面的原因
由于市場中人才供求比例失調,企業在挑選人才的時候會設置較多的條條框框,對大學生的篩選較為嚴格,這就使得能夠留下來的大學生少之又少。并且,很多企業在挑選人才的時候比較注重大學生的成績,認為成績好的學生工作能力就比較強,而不注重考察大學生的實踐技能和綜合素質,這就使得很多優秀的大學生被拒之門外,無法找到相對應的工作。甚至還有很多企業在招聘大學生的時候喜歡戴有色眼鏡,更青睞于選擇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認為名牌大學的學生能力更強,因此在招聘的時候如不是名牌大學的學生就想方設法不讓其通過應聘,這對于大學生而言是十分受打擊的,會導致學生失去就業的信心,從而不利于其長遠發展。
3.高校方面的原因
高校是人才培養的主體,人才質量好壞與高校的教育有重要聯系,高校只有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合理進行人才培養理念的轉變,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人才培養,才能夠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推動人才更好地實現就業與創業。然而,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很多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并不是十分科學,多數高校在課程選擇方面仍然是采用傳統性的職業規劃教材,雖然對于學生的理論技能較為注重,采取了有效的方法來提升學生的理論水平,但是卻不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導致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低下,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具體形勢。同時,很多高校人才培養的模式較為單一,使得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下降,學習興趣不高,這就無法達到良好的人才培養效果,不利于大學生綜合技能的提升,勢必會對其就業與創業帶來不利影響。 4.大學生自身的原因
大學生自身存在問題也是導致就業與創業難的重要原因。很多大學生對于工作的期望過高,希望得到更多的薪酬,但是卻沒有對自身的工作能力進行考慮,過于注重工資,導致部分大學生一味地追求高工資而頻繁跳槽,這對于其就業是不利的,也無法幫助其更好地積累工作經驗。同時,還有很多大學生存在攀比心理,喜歡拿自己的工作和其他同學的工作進行比較,一旦發現自身的工作條件沒有其他同學的條件好就會選擇辭職另找工作,這就會導致其工作穩定性差,不利于其就業與創業。
三、新時期推動大學生更好地實現就業與創業的路徑分析
要想推動大學生更好地實現就業與創業,不僅需要政府對其進行引導,加大該方面的扶持力度,而且需要高校提升大學生就業創業的重視度,對其進行有效引導,同時還需要大學生自身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和技能,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
1.國家應當不斷提升對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扶持力度
通過相關的研究可知,如果國家對大學生就業創業沒有較高的扶持力度,那么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大學生的就業創業熱情,因此國家做好該方面的扶持十分重要。第一,國家應當對大學生就業促進政策進行優化,做好宏觀調控,不斷擴大就業需求,并合理進行政策傾斜,鼓勵和吸引相關投資商對中小城市進行開發,為市場經濟的更好發展做好鋪墊,推動就業需求不斷擴大,促進大學生更好地實現就業和創業。第二,應當做好大學生就業創業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大學生由于之前沒有踏入到社會,因此畢業之后剛踏入社會會存在一定的稚嫩性,對于各項是非還不是十分了解,在就業創業的時候通常會因為法律意識低下而為不法分子營造可乘之機。所以,國家應當對該方面的法律規范進行健全和完善,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為自身更好地實現就業與創業奠定基礎。
2.企業應當摒棄就業偏見,推動大學生就業創業
企業在招聘人才的時候應當一視同仁,不應當因為對方是剛畢業的大學生而不給予其工作機會和能力展示的機會,在招聘人才的時候要注重對學生綜合技能和素質的考察,接合企業的發展需求進行人才招聘,避免人才流失。同時,不應當戴有色眼鏡,平等看待每一個院校畢業的學生,盡量尊重每一位大學生的應聘需求,深入了解大學生的能力,更加公正地評判大學生的能力,為其更好地就業提供指導和幫助,不打擊其就業積極性和熱情。
3.高校需要提升大學生就業創業的重視力度
首先,高校應當認識到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嚴峻形勢,樹立遠見意識,積極對自身的人才培養體系進行改革和優化,注重對學生進行實踐技能培養,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得學生具備更高的實踐技能,以便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其次,高校還應當對學生進行科學化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和創業觀。比如,可以深入到學生群體中,積極了解學生的思想,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等。第三,高校應當多舉辦一些職業生涯規劃大賽,讓學生對職業生涯有一個更加全面地認識,明白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具體形勢,并做好職業規劃,推動學生更好地實現就業與創業。第四,高校應當加強校企合作,為大學生更好地就業奠定基礎。比如,高??梢越Y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與企業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定期派學生到企業中進行實踐鍛煉,對于工作能力強的學生在畢業以后還可以留到企業中工作,推送學生就業創業經驗的不斷提升,更好地緩解就業壓力。
4.大學生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和技能,推動就業創業能力的全面提升
第一,大學生應當合理分配自身的課余時間,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多參加一些與就業創業相關的比賽,拓寬自身的視野,更好地認識就業與創業,為自身更好地參加工作和創業做好鋪墊。第二,大學生應當主動參加勤工儉學活動,增強自身的實踐體驗,更好地熟悉社會環境,為自身以后就業與創業帶來有利作用。第三,大學生還應當積極與就業創業成功的學姐或者學長聯系,虛心學習,推動自身就業創業能力的不斷提升。另外,大學生還應當對自身的思想進行凈化,認識到實踐經驗積累的重要性,在剛參加工作之初不應當過于注重薪酬,而應當不斷積累工作經驗,提升工作能力,一旦自身的工作能力較強,那么很快便會有較高的薪酬。
結束語
新時期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的形勢有了新的變化,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大學生要想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形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技能。同時,國家也應當做好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的扶持工作,高校還應當提升該方面的認識,不斷完善和健全自身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大學生更好地實現就業與創業做好基礎與鋪墊。
參考文獻:
[1]王洪亮.新時期大學生就業創業特點和現狀與路徑[J].科技資訊,2017(30)
[2]姜曉琴.新時期大學生就業創業路徑探析[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3)
[3]趙振義.當代大學生就業創業特點、現狀與路徑探析[J].科學咨詢,2018(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65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