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創”視域下大學生就業創業路徑探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大學生就業創業不僅關乎個人生存與價值實現,更涉及到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發展。本文首先對“雙創”視域下大學生就業創業背景進行分析,然后論述大學生就業創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最后對大學生就業創業路徑進行探新。
【關鍵詞】 雙創;大學生;就業
A New approach to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individual survival and value realization, but also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hen discusses the main problems faced by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finally probes into the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Keywords]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雙創”蘊含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雙重含義。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雙創”日益成為引領國家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半p創”視域下,我國的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必須及時更新大學生就業教育理念,探尋全新的大學生就業創業路徑。
1 雙創視域下大學生就業創業背景分析
1.1 黨和國家頒布新政策鼓勵就業創業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針對我國的實際就業情況與發展方向,及時更新就業教育理念,逐步出臺新政策鼓勵就業創業,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突出了鼓勵創業的方針,鼓勵以創業促進就業。其次,多部門積極制定和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努力在政策方面為高校畢業生的創業提供有力支持。最后,逐步完善大學生創業就業的保障機制,例如不斷增強大學生創業就業信用體系建設、逐步完善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等。
1.2 經濟發展跨入新常態
新常態下的經濟發展給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和經濟發展速度放緩背景下,我國的經濟發展正在面臨由粗放到集約,由低端到高端、由不平衡不協調到平衡協調的轉化。這對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以及就業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大學生面臨更加嚴峻的就業形勢。另一方面,創新已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大學生必須重塑創新就業觀、努力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大潮,抓住發展機遇,承擔“雙創”的責任與使命,為自己的人生前行儲備足夠的前進動力。
1.3 大學生就業創業理念出現新矛盾
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也讓大學生就業創業理念的樹立面臨新的挑戰。首先,與創業相比,就業代表著相對穩定、低風險,因此在國家大力鼓勵創業的背景下,大學生的就業創業理念樹立也面臨著兩難選擇。其次,服務于中西部一些欠發達地區可以更好地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但生存在相對發達地區可能會更好地提高個人的生活水平,這也為高校畢業生的人生抉擇增加了困難。最后,隨著經濟進入更高層面,大量新興行業逐步成為經濟發展的新星,固守傳統行業還是積極投身新興行業,也正在考驗著每一個大學生。
2 雙創視域下大學生就業創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2.1 畢業生供求匹配出現結構性矛盾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階段,我國的傳統經濟產業不斷更新為新產業、新業態。其中,互聯網科技的廣泛普及帶動了經濟的迅猛發展,這就大大增加了通信、網絡設備、電商、金融等行業對畢業生的極大需求,同時,也對高校畢業生的素質水平、知識掌握以及實踐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然而高校內專業設置和教育導向相對社會經濟轉變發展滯后、缺乏相關聯系,凸顯了人才培養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結構性矛盾。
2.2 就業創業服務機制依然不完善
為響應國家“雙創”號召、保障畢業生就業率,很多高校都成立了相應的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機制,聘用相應人員為畢業生就業創業提供服務。但就其實際運行情況來看,很多高校的服務機制沒有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功能。例如,大部分輔導教師同時兼職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和其他行政事務工作,這部分工作人員缺乏實際的就業創業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經驗;另一方面,高校與實際用人單位之間存在交流溝通,這就導致二者間缺少協同發展、存在程序矛盾等分歧,降低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創業效率提升。
2.3 學歷教育和就業創業教育存在矛盾
目前我國各高校每年的招生人數都在較大規模的擴大,然而高校畢業生人數的增加和其實際就業能力卻并沒有完全成正比。黨和國家出臺多部政策鼓勵就業創業,然而很多高校在畢業生就業創業方面的教育還停留在傳統模式上,主要表現為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缺少實踐技能培養。很多畢業生為了躲避就業創業壓力,選擇高學歷來尋求較為穩定的就業機會,而不是通過自身實踐提高創業技能。這就導致學歷教育與就業創業教育脫節,不利于國家創新型經濟的發展。 3 雙創視域下大學生就業創業路徑探新
3.1 多方面構建并完善就業創業機制
在我國目前行業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高校人才培養方向和企業需求之間的契合程度成為影響畢業生就業創業的重要因素,這時構建并完善利于產業發展的畢業生就業創業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第一,始終把人才培養放在首要地位,向著產業發展方向和需求進行人才培養,努力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素質,提高人才和產業需求之間的匹配程度,逐步建立并完善有利于產業發展的創業培養機制。第二,構建畢業生就業創業能力評價體系,通過合理科學評估幫助大學生制定適當的職業規劃,進一步明確發展自己的能力優勢。第三,加強高校與企業的就業聯系完善實習制度,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培養機會。
3.2 構建政府、企業與高校三者共同創新機制
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個涉及政府、企業和高校等多方面參與的系統工程,三者的共同努力、協同發展是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成功的重要力量。政府的扶持是構建畢業生就業創業機制的關鍵角色,政府優惠扶持政策的推出是畢業生就業創業的重要指向標,例如政府積極創辦大學生就業創業培養基地、簡化相關手續、幫助注冊和籌集資金、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畢業生自主就業創業的熱情。另一方面,企業直接參與畢業生人才的培養,可以更直接地通過產業需求與人力資源的高度銜接,提高畢業生的就業創業能力與技巧。因此,要完善大學生就業創業機制,就必須促進政府、企業與高校三者之間的協同聯合。
3.3 提高高校畢業生公共就業服務水平
高校畢業生剛剛走出學校的大門,社會經驗不足,其成功就業與創業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因此有必要大力提高高校畢業生公共就業服務水平。一方面,精細化大學生就業服務工作。例如,各公共就業服務部門可以通過互聯網科技,構建畢業生就業創業大數據庫。記錄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意愿、能力水平等具體數據,通過數據分析與判斷,為畢業生的就業創業提供科學指導依據和意見反饋。另一方面,構建并完善政府與高校的就業服務共享機制。通過政府的大力支持,把優秀就業創業資源信息分享給高校大學生,借助政府的力量為大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職業規劃以及求職培訓等高水平的公共就業服務。
3.4 以人為本,因材施教
提高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創業水平,歸根到底要提高每一個畢業生的就業創業能力,這就要從根本上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尊重每個大學生自身條件的差異,通過各種努力提高實踐能力與技巧、不斷促進大學畢業生自身的就業創業水平的提高。這就要求各相關部門“因材施教”,針對畢業生的不同優勢及與產業的契合度,制定具體的培養目標,為人才培養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創業服務工作。根據政府頒布的優惠政策,構建并完善高效的統一協調管理體系,通過更加專業、符合產業發展的技術指導和知識提高畢業生的就業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 陳永亮. “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就業創業模式的教育引導[J]. 中國高校科技,2018(10):93-94.
[2] 蘇 紅. 對新常態下大學生就業形勢的認識與思考[J]. 教育與職業,2016(02):61-6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03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