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地方政府流程化績效評估管理創新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政府面臨著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和新要求,這就需要政府打破原有管理理念,建立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型管理體制是服務型政府改革的首要任務。本文針對服務型政府績效評估流程化的現狀及成因進行分析,指出服務型政府績效評估流程、監督管理缺失現象及績效評估結果反饋等實質存在的問題,提出我國服務型政府績效評估流程化的建議及方案,力圖優化我國服務型政府績效評估管理理念,規范服務型政府績效評估的管理流程。
關鍵詞:政府績效;績效評估;績效管理;績效改進
1 政府績效評估與績效管理的內涵
所謂政府績效評估是指政府自身或社會組織通過多種方式對政府的決策和管理行為所產生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等短期和長遠的影響和效果進行分析、評價和測量。對政府績效進行評估,是規范行政行為、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能的一項重要的制度和有效方法。[1]績效管理是指在管理過程中對各要素進行分配管理,是各級管理者和員工為了達到組織目標共同參與的績效制定、績效輔導溝通、績效考核評價、績效結果應用、績效目標提升的持續循環過程。績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續提升個人、部門和組織的績效??冃Ч芾硎枪芾碚邔嵤鹇阅繕说囊环N管理活動,是通過對使命目標的建立和分解,并使業績評估結果用于日常的管理活動中去,以激勵員工業績改進最終實現組織戰略及目標的一種正式管理活動。績效管理的目的是改進績效。[2]績效管理從功能劃分為績效評估、績效衡量和績效跟蹤。績效評估是管理者對員工進行績效管理為目的。為進行績效評估,管理者必須設定一條能夠滿足組織目標實現的指標系統,以便對不同機關不同時期進行比較,這便是績效管理的衡量,而績效跟蹤是對組織績效進行持續監測、記錄考核及改進組織績效的依據。
2 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管理的問題及成因的分析
2.1 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管理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為適應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地方政府實施績效管理和評估對促進政府變革觀念、轉變政府職能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002年11月召開黨的十六大,將地方政府績效管理和績效評估列為深化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提高行政效率己成當前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目標。雖然地方政府績效管理流程在理論和實踐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從地方政府績效管理改革的宏觀層面講,績效評估僅局限于政府機構職能的調整,而對政府內部機構職能設置缺乏直接的關注,這樣勢必會存在政府內部管理的“暗箱操作”,更談不上改進政府績效管理水平。因此從整體來講我國政府績效評估仍處于起步階段,缺乏系統性和規范性,政府績效管理流程的發展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1.1地方政府績效評估銜接不當
地方政府績效評估依然延續著采用績效計分方式,在初步設定績效評估任務后,組織將設定的既定目標分解成若干子目標,再把子目標落實到各職能機構,各職能機構將崗位職責和權責內容分配到日??冃Ч芾碇腥ィm然各職能機構只落實子目標實施,卻未能把整體績效目標落實到組織內個人的績效考評中,這樣不僅影響績效評估的結果準確性,也會造成政府績效評估過程中“盲點”現象。由于在政府制定績效評估計劃流于形式主義,忽略考評者與被考評者有效溝通,導致整個績效管理流程出現疏漏銜接不當,難以確保績效評估結果的真實可靠。
2.1.2地方政府績效評估運行不順暢
地方政府職能部門績效評估流程單一,績效評估標準寬泛,績效評估指標沒有量化和細化,各職能機構在下達的績效評估任務相對籠統,導致組織內公務人員不能準確把握評價標準,造成績效評估結構只能憑借主觀意識打分。[3]加之,地方政府職能部門在設定績效評估任務時,往往隨著績效考評空間的方式來調整組織內量化目標,這樣不僅影響績效評估效應的真實性,而且造成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流程運行不順暢的現象。
2.1.3政府績效評估缺乏有效反饋
地方政府職能部門實施績效管理時,由于績效考核方對被評估者的缺乏監督,外界潛在因素的干擾,職能部門的績效考評者為屏蔽不利的信息,未及時公開績效評估結果,這樣不僅使組織內部的公務人員根本無法獲取績效考評的成果,而且導致存在績效考核結果不真實現象。另外,地方政府在實施績效評估時,績效考評雙方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使組織內部公務人員執行績效任務不明確,造成地方政府績效評估工作失去意義。
2.1.4政府績效評估忽略組織管理的作用
地方政府實施績效管理時,從績效管理內容到管理流程上看,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目標設定在組織內部成員的個人記分考核,而忽視對組織整體的績效考核,這樣不僅造成被考評者對績效考評結果產生抵觸心理的同時,還嚴重影響考評者的工作積極性。雖然政府職能部門正在逐步改進績效評估模式,職能部門雖然實施個人計分考核,且組織內成員個人績效目標完成較好,但是組織的總體績效目標卻未能實現。[4]
2.2 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管理中的成因分析
2.2.1政府績效評估權責設計不分明
地方政府在實施績效評估流程上,缺乏合理的人力資源權責,人力資源結構設計不合理,尚未形成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崗位職權制度,人事部門在實施績效評估時,只停留在基層職能部門的公務人員日常工作情況簡單記分制。如此一來,地方政府績效評估考核制定只流于形式。
2.2.2政府績效評估缺乏科學評估體制
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手段單一,不僅不利于政府績效改革,更不利于政府績效評估體制的建立。目前地方政府職能部門績效評估依然采用上級職權制的評估模式,上級職權部分在落實績效評估任務后,并未以社會和公眾意愿列為績效考評內容,考核內容隨意性強,缺乏科學規范的績效評估管理體制,這無疑會影響地方政府職能部門績效評估活動準確性。[5]
2.2.3政府績效評估流程缺失
地方政府職能部門績效管理工作,只停留在工作表面,忽視了相關業務能力提升與培訓,造成公務人員社會服務效率差,服務質量差的現象。[6]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管理中,缺乏公平、公正、公開性績效考核流程及標準,造成計劃制定與評估環節操作不規范,影響政府績效評估流程的運作。另外,地方政府績效管理流程時間分配較少,準備工作不足,導致地方政府在績效評估流程間缺乏銜接性。 2.2.4政府績效評估周期分配不均
地方政府在制定績效評估計劃時,績效評估工作準備不充分,且在實施過程中缺乏相應的監督,績效評估管理工作的輔助指導不到位,使得績效評估不能按照預先設定的績效評估計劃目標實施,導致績效評估周期出現異常,不利對績效評估結果的有效反饋,造成整個管理流程上銜接不當。
3 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流程化對策及建議
3.1 優化組織與個人績效管理體系
地方政府績效管理主要體現在對個人績效的簡單考核環節。首先,政府應在優化組織績效管理流程基礎上設立組織內部的績效目標,并將組織設定的績效目標進行分解,部門之間應根據年度總目標落實到個人績效,保證各個部門工作目標能夠朝著整個組織的總體方向發展。[7]其次政府機構在實施績效管理過程中,須深入考核對象中,保證績效評估結果準確。個人績效管理要根據組織機構的績效目標落實,建立良好的績效管理溝通模式,從而確??冃Ч芾砭哂袝r效性。
3.2 明確構建政府績效評估體系原則
地方政府在績效評估體系時,以構建服務政府為導向,強調政府社會的服務意識,因此提升政府績效的關鍵在于優化政府服務意識。目前地方政府將社會滿意度和公眾信任作為績效考核評估體系首要任務。其次政府在制定績效評估時必須根據職能部門的評估要素進行評估指標設置,政府在構建績效體系時應考慮地區差異,根據區域內經濟發展情況和產業特色進行靈活的職權轉變,在制定績效指標體系上有所側重。[8]另外,政府在制定績效評估指標設計時還應注意績效指標設置統一性,科學地對績效評估結果反饋,從而保證政府實施績效評估考評目標進行管理。
3.3 優化政府績效評估流程時間設置
地方政府在績效評估尚未對績效評估方法及評估指標變化進行調整,缺少周期的優化,政府應根據績效評估的計劃環節,制定績效管理的年度計劃、政府績效管理的年度目標,確定績效評估所選擇的方法,有針對性地對績效評估進行預期調整。另外,政府在績效評估的同時應考慮績效管理環節銜接,以避免在制定組織目標的盲目而浪費時間。
3.4 建立政府績效評估管理有效溝通機制
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管理過程,必須深入實際對管理對象進行分析,收集整理有價值的信息作為績效評估的依據。政府績效評估過程中應開展有效的績效溝通反饋模式,以政府績效評估的任務書作為績效評估基礎,采用多渠道的績效溝通模式,實現政府績效管理的雙向溝通。另外,政府績效評估應制訂評估計劃,并對評估計劃實施進行監督,為政府建立科學、有效的政府績效管理運行機制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海燕,姚小遠.績效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2] 李秀芬.績效管理綜述[J].甘肅科技縱橫,200j(5):34—37.
[3] 王蔚.論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的時間途徑[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7(3):15—18.
[4] 董申.當前地方政府績效管理的難點、關鍵點和著力點[J].2012(3):36-38.
[5] 馬海濤.政府績效管理改革問題及對策[J].北京人大,2012(7):54-56.
[6] 孫家成,王建剛.推行績效管理與學習型政府建設[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2(8):34-35.
[7] 劉鵬.建設我國地方政府績效管理制度的幾點思考[J].行政與法,2012(3):23-25.
[8] 高樹彬,劉子先.服務型政府績效管理模式研究[J].河北工業大學學報,2012(1):17-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056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