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展高校教學管理的內部控制審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教學管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為了保證教學管理活動中所用的資金安全完整,資源得到合理有效配置,降低教學風險,保證教學相關法律法規得到遵守,內部審計機構有必要根據coso內部控制框架對高校教學管理的內部控制體系進行審計。
關鍵詞:教學管理 內部控制
縱觀近十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階段向大眾化階段發展,高校的工作重心也從擴大規模轉移到提高教學質量上來,教學質量是學校辦學效果的重要體現,教學管理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高校教學管理是指高校的教學管理者按照教學和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對教與學雙邊交往活動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和評價,使其達到既定目標的活動或過程。為了保證在這活動或過程中所用的教學資金安全完整、教學資源得到合理有效配置,降低教學風險,保證教學相關法律法規得到遵守,內部審計機構有必要對高校教學管理的內部控制體系進行審計。
教育管理的內部控制審計按照coso內部控制框架,具體分教育管理的控制環境、教育管理的風險管理、教學管理的控制活動、教學管理的信息與溝通、教學管理的監督五個方面來進行審查和評價。
一、教學管理的控制環境
教學管理的控制環境決定了學校教學管理的基調,影響著教學管理人員的控制意識。高校只有構建良好的教學管理內部控制環境,內部控制各要素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對教學管理控制環境進行審計應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對管理層理念及組織文化的審查與評價
審計人員首先要了解學校教學模式、辦學特色、學生培養模式、開放辦學與國際合作情況、辦學條件與學科優勢等基本情況,從而了解管理層的教學管理理念是否為提高教學質量這個目標服務。其次,應關注教學管理部門是否有明確的教學發展規劃或目標并有具體可行的操作計劃。最后,看各項教學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根據學校內外環境的變化進行適時修改,建立以推進素質教育、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重點的文化氛圍。
(二)對組織結構的審查和評價
審計人員應關注學校是否設立了合理的教學管理組織機構,如是否根據教學層次的不同分別設立不同的教學管理部門對本科生教學、研究生教學、繼續教育教學進行管理;是否根據系統整體、目標一致、統一指揮、權責對應原則建立校院(系)兩級的分權管理教學管理體制;有關教學管理的重大事項是否上報校長辦公會議或黨委常委會等學校決策機構審議決定并形成相關記錄。
?。ㄈβ氊煼止さ膶彶榕c評價
審計人員應審查教學管理的決策層(學校)、管理層(教學管理部門)、執行層(各院系)是否各司其職,如學校黨政領導班子是否處于教學管理組織體系的核心地位,掌握教學、人事、財務、物資等全面的資源配置權利,行使學術和其他事務的決策職能;教學管理部門是否對學校教學及其他事務擁有組織、指揮、協調、考核權利,對屬于自己分管范圍內的資源也有較大的調配權利,直接或間接管理各院系;各院系作為學校教學體系中的中樞組織,是否在學校核心機構的領導和教學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具體組織實施教學活動。
?。ㄋ模θ肆Y源政策及人員勝任能力的審查與評價
審計人員應關注學校是否對校院兩級的教學管理人員制定完善、嚴格的任職標準;是否加強對教學管理人員的專業化培訓,提高其專業化管理水平;是否制定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如建立一套能夠體現教學管理人員重要地位與崗位價值的薪酬激勵和職業發展制度。
二、教學管理的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是指如何在一個肯定有風險的環境里把風險減至最低的管理過程。教學風險管理程序可分為“目標設定——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四個流程:
?。ㄒ唬┠繕嗽O定是否明確并切實可行
審計人員應關注校院(系)兩級單位是否設定了風險管理目標,該目標是否與學校教學管理目標一致;是否秉承“強化教學管理,注重教學管理質量與效果,在風險可控范圍內,保障高校教學質量,節約教育資源”的宗旨。
?。ǘ┦欠窠⒆R別教學管理風險的適當機制
審計人員應關注校院(系)兩級單位是否充分識別教學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如學歷教育亂收費、教學和學生資助經費亂使用,非學歷教育亂辦班、亂收費、亂發證,合作辦班亂分成,教學物資閑置浪費等風險。
?。ㄈ┦欠窠⑦m當的風險評估機制
審計人員應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由不同層次的管理部門建立教學管理風險評估機制,對存在的風險進行評估排序,按重要性程度確定優先控制的風險。
?。ㄋ模┦欠窠L險應對措施
如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制定教學管理流程;加強教學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培養他們財務意識和資產管理意識;完善教學管理系統并與財務系統對接。
三、教學管理的控制活動
教學管理一般包括教學計劃、教學運行、教學質量管理與評價等活動,涉及到招生、專業、教材、實驗室、實驗基地、教學隊伍、合作辦學、校際交流等多項業務活動 。對教學管理控制活動的審計主要關注與資源利用有關的控制活動 。這些控制活動根據財務風險程度的大小主要關注以下幾方面:
?。ㄒ唬┡嘤柦逃?
1.廣告管理。審計人員應關注院系對外發布培訓招生廣告前是否到教學管理部門進行報備、審批;廣告發布的內容是否涉及虛假陳述并損害學校培訓教育的品牌與權益;廣告發布是否全部由學校方統一進行。
2.立項管理。培訓教育項目是否經教學管理部門立項審批;學費標準是否經財務部門審批。
3.合同管理。培訓教育項目如涉及對方單位權利義務的是否簽定統一格式的辦學合同;合同中所訂立的條款與合同范本或與學校現行規定有較大出入的是否經相關職能部門審批;辦學單位是否都以學校的名義簽定培訓教育辦學合同。合同履行中需要變更或中止時,辦學單位是否及時提出中止或變更申請,經教學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后提交簽約方協商一致并簽訂書面協議;辦學合同產生爭議、協商不成需要申請仲裁或訴訟的,是否及時上報教學管理部門。 4.合作辦學管理。合作辦學的對方單位是否為法人并具備合作辦學資質;教學管理部門是否采取措施限制合作方以學校的名義開展其它業務;合作辦學的收入分配比例是否符合學校相關規定;合作辦學的學生繳費收入是否先全額上交學校再按規定比例結算。
5.收入管理。免繳學費、學費優惠、學費置換等事項是否經過適當的審批;收取的費用是否及時、足額納入學校統一核算、統一管理。
?。ǘ┳C書管理
審計人員應關注學校是否有管理部門對各類教學證書的制作、留存、發放進行管理;學校是否有明晰的證書管理流程并有效執行;是否由專人管理空白證書并建立收發存明細賬;教學管理部門是否定期對空白證書進行盤點;證書發放前財務管理部門是否逐一核實學生的繳費情況、免繳費情況,確保學生收費收入的真實和完整;教學管理部門是否對學生的學分修讀情況進行審核。
?。ㄈ┙虒W經費管理
審計人員應從經費的預算、管理、收入、支出四方面進行審查和評價。
1.預算。重點審查教學經費的預算編制依據是否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和制度;是否遵循“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編制方法是否符合國家、上級主管財政部門和教育部門以及學校的規定;預算編制方案是否真實、合法、公開,是否按規定程序審批,預算經費是按時足額下達;預算調整是否按規定程序經審批后執行,是否存在不按規定程序隨意調整的情況。
2.管理。重點審計教學管理部門對教學業務費的管理流程(計算分配流程、資金下放流程、日常管理)是否合理、合法、合規。
3.收入。重點審查教育收費項目的合法性、合規性、完整性,如是否有收費許可證、是否對外公示收費標準;是否違規向學生收取重修費、輔修費等費用;教室出租、實驗室設備出租收入是否納入學校統一核算和管理;捐贈錢物是否納入學校統一核算管理及按協議規定使用。
4.支出。重點檢查教育經費各項開支是否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規定、辦法要求及學校的財務制度規定;各項開支比例是否合理;是否專款專用,是否存在串項目使用的情況出現。
?。ㄋ模┳灾髡猩?
審計人員應關注是否有自主招生方案、自主招生計劃;是否有明確的自主招生標準;是否有公平的自主招生程序;紀檢部門是否全程參與自主招生過程;是否成立了自主招生委員會;重大事項是否由自主招生委員會討論決定,嚴格按照規定的標準確定保送生、特長生、享受加分照顧的學生,并按國家相關規定進行公示。
?。ㄎ澹┙虒W實驗基地建設
基地建立前,審計人員應審查教學實驗基地建設目標是否明確,是否符合學校的總體戰略;是否經過可行性研究以避免重復性建設?;亟r,審計人員應審查教學實驗基地是否簽訂合作建設協議;協議的責權利是否明確,內容是否完整;協議簽訂是否經過授權;合同到期或內容更改是否重新簽訂協議?;亟⒑螅瑢徲嬋藛T應審查主管部門是否建立了考核指標并對基地進行定期考核;基地的配套經費是否及時落實;基地配套的資產是否納入學校資產管理部門統一管理。
?。┬kH交流
審計人員應審查是否有專門部門對校際交流活動進行歸口管理;校際交流單位確定的目標是否明確,是否符合學校的總體目標,是否存在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的現象;與交流方是否簽定協議;交流活動是否按協議執行;校際交流涉及的資金流動是否在學校財務部門的掌控范圍內。
?。ㄆ撸┵Y助管理
審計人員應審查學校是否建立了有關學生資助管理的規定;資助過程是否遵循民主評議和學校評定相結合的原則;資助工作流程是否規范、公平、公正、公開;學校是否成立專門機構,負責全校各種資助項目的組織評審及對院(系)評審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和協調;各院(系)是否設立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受資助學生進行資格審核;受資助學生名單是否在一定范圍內公示;學校是否對受資助學生的資格進行定期評估;資助資金是否落實到位,是否及時下撥學生。
四、教學管理的信息與溝通
教學管理的信息與溝通是整個教學管理內部控制系統的生命線,內部控制是一個動態過程,要從不斷的信息反饋中得到認知并進行糾錯,因此審計人員要對教學管理內部控制相關信息的獲取與處理、傳遞與溝通以及安全保障進行審查與評價,包括審查學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教學管理信息系統;系統數據是否滿足學校管理層的需要,信息錄入過程是否清晰;是否及時更新以確保學生能及時獲取相關信息;教學管理信息系統是否與財務系統對接;教學管理的書面資料是否歸檔保存;教學管理部門是否定期編制報表上報領導并在一定范圍內公開;教學信息系統數據的錄入、修改是否經過授權限制,以保證信息系統數據的安全。
五、教學管理監督
內部監督作為內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之一,對于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以及內部控制的不斷完善起著重要的作用,審計人員應對教學管理部門是否對學校的教學管理體系進行自我檢查,是否對所發現的問題及時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方案進行審查和評價。審計人員應審查教學管理部門是否定期自我檢查,到院系基層了解教學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就此完善教學管理過程;學校財務部門、審計部門是否定期對教學經費的使用情況、使用效果進行審計并提出整改意見;教務管理部門是否對學校相關管理部門的檢查處理意見及時落實到位。
參考文獻:
[1]《教育內部審計規范》.人民教育出版社.
?。ㄗ髡吖┞氂谥猩酱髮W審計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064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