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最優加權組合法在四川省GDP預測中的運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國內生產總值(GDP)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總體經濟運行狀況的重要指標。GDP預測對國家的經濟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具有戰略性意義。單一的GDP預測方法,由于模型本身的特點和適應條件的限制,測算結果只包含了所研究系統的部分信息,無法準確反映系統的全部信息和其真正的發展規律。考慮用最優加權組合法將多個單一模型的優勢綜合起來,組成一個預測模型,就有可能比較合理地描述系統的整體情況。
  文章運用最優加權組合預測法對四川省1978—2014年的GDP走勢進行預測。預測結合定性、定量方法,考慮采用指數回歸方法、時間序列預測方法建立四川省GDP的單一預測模型,運用SPSS,Excel,Eviews 等專業軟件分別對這兩種預測方法進行操作。采用最小二乘法進行權重分配并進行組合預測。結果發現,相對于單一預測模型,組合預測的誤差最小,預測結果更可靠。
  關鍵詞:最優加權組合法  GDP預測  回歸預測法  時間序列預測法
  一、企業經濟審計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曳审w系不能滿足經濟效益審計的需求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的法律制度也在不斷地完善,對于《審計法》來說,雖然它為我們國家的經濟效益審計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但是對審計工作的具體要求、規定還不夠完善。由于我國法律在經濟效益審計方面的具體要求規定不太細致,也缺少對經濟效益審計工作的衡量標準,導致了企業在經濟效益審計過程中的風險不斷增加。另外一個方面,國家法律沒有確切規定經濟效益審計的范圍,導致企業的經濟效益審計進行難度加大。法律文件上沒有明確規定審計工作的權利和義務,對于經濟效益審計的規定比較寬泛,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進行經濟效益審計的工作阻力。
 ?。ǘ┢髽I沒有形成重視經濟效益審計的意識
  一些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沒有意識到經濟效益審計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更注重于傳統的財務審計。但衡量一個企業的發展光看財務數據是遠遠不夠的,比如一個企業分為內貿和外貿兩個部門,內貿部門每天進賬2萬元,外貿部門每天進賬3萬元,從財務數據上來看,外貿部門似乎比內貿收益更大。然而事實上,如果計算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的話,外貿的投入可能要比內貿多很多。這就是單單進行財務審計的缺陷,不能夠正確反映出企業經濟的狀況,長此以往可能導致企業發展不健康、不平衡。
 ?。ㄈ┢髽I沒有制定經濟效益審計制度
  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個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在思想意識上提高對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重視,然后完善經濟效益審計的政策,實現經濟效益審計制度化。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有的企業沒有形成正確的對于經濟效益審計的鼓勵和約束政策,缺乏完善的經濟效益審計制度體系,導致企業的審計工作不能夠順利進行。另外一個方面,有的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機構設置不健全,當企業經營管理出現問題的時候,無法確定相關負責人,更沒有辦法解決企業出現的問題。企業必須要制定經濟效益審計制度,企業運轉出現問題的時候才能夠迅速找到癥結所在,找到解決企業運轉存在問題的辦法。
 ?。ㄋ模┢髽I沒有制定健全的指標評價體系
  一個企業要想順利開展經濟效益審計工作,就必須制定健全的指標評價體系。但是就目前我國企業指標評價體系的建立情況來看,大部分企業尚未形成完善的經濟指標管理體系,這就導致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審計工作不能合理獨立地開展,致使企業經濟效益審計工作難以進行,故而無法持續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經濟效益。
 ?。ㄎ澹徲嬋藛T綜合素質不高
  經濟效益審計主要是對企業經濟活動的效率性、效果性、經濟性進行審計,具有較高的復雜性和綜合性。我國經濟效益審計實務工作起步較晚,審計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相對滯后,企業審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而且企業審計人員專業結構單一,多為財會人員,對財務收支方面的審計比較專業與熟練,對經濟效益審計方面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比較欠缺,專業知識和技術手段過于老化,審計方法沒有及時更新換代,不能很好地綜合運用計算機、經濟學、法律等方面的知識進行評價與分析。
  二、 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完善路徑
  (一)國家應該健全經濟效益審計制度和相關法律
  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經濟高速發展時代,經濟效益審計不僅能夠保證一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更能保證國家經濟總體的平穩發展。開展經濟效益審計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需求,也是我國深化改革的需求,所以,國家應該在法律政策上對企業的經濟效益審計起到強制的約束作用,通過法律手段要求企業進行經濟效益審計,并定期上交經濟效益審計數據到國家相關部門。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的發展反過來又能促進國家經濟水平提高,使我們國家實現深化改革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可持續發展,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
  (二)合理處理財務審計與經濟效益審計之前的關系
  單進行財務審計不能全面地反映一個企業的經濟效益,只有對企業進行經濟效益審計才能在客觀上反映出企業的經營狀況。財務審計只是對企業賬務的基礎審計,只有以財務審計為基礎,將經濟效益審計作為工作展開的核心,把二者合理地結合起來,才能夠從根本上對企業經濟效益進行有效地評估。另外一個方面,審計人員也應該提高自己的業務知識能力,將自己的工作重心進行合適地調整,以適應當今以社會主義經濟為核心的市場經濟發展。
  (三)企業應當建立完善的經濟效益審計制度
  企業應當遵循國家法律,建立健全相關的經濟效益審計制度,并根據實際情況,對經濟效益審計的操作流程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優化。在制定完善的制度之后,應該注意將制度貫徹落實下去,并且要求企業相關的審計人員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同時對相關經濟審計人員建立完善的監督制度和獎懲制度,嚴格要求企業相關管理人員做到賞罰分明,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審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促進員工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穩定發展。   (四)健全企業經濟審計指標
  在企業進行經濟效益審計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做到全面,對企業的定性指標和非定性指標、財務和非財務指標都進行詳細的考核。對企業的經濟效益審計,應該考慮這個企業的資產情況、盈利情況、債務情況等,這些都屬于企業的財務指標。此外還應該對這個企業的非財務指標進行考核,比如企業精神、創新能力、管理水平、潛在風險等進行評估和總結。只有通過這樣綜合分析的方法,才能夠準確掌控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針對出現的問題迅速找到對應的解決方案和策略。這樣制定出的解決方案和策略才能做到客觀,才具備一定的指導性,對于企業的發展和壯大才能起到推動作用。此外,還應該注意審計指標體系不能生搬硬套,應該在尊重國家相關法律的基礎上做到與公司實際發展情況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夠制定合理的經濟效益指標,使得審計工作人員能夠準確合理地對企業的經濟效益進行評價,保證企業平穩地發展壯大。
  (五)提高審計人員綜合素質
  搞好經濟效益審計的關鍵是人才,要建設一支高素質、復合型的審計隊伍。企業內部應該善于吸收各類人才并招攬復合型人才,另外可聘請相關專家組織成咨詢委員會來優化企業人力資源。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和方式對現有內部審計人員進行知識和技能培訓,加強內部審計理論研究,認真吸取國內外先進經驗和技術方法,不斷提高內部審計人員業務技術水平。經濟效益審計不是財務審計的簡單延伸,不能局限于財務管理,企業要不斷優化審計人員知識結構。因此,經濟效益審計隊伍的建設,不能僅僅是某些具有職業條件的人員,同時還需要精通其他學科知識的人員,如計算機系統、市場學、工程技術、質量控制和人力資源等方面的專家,這是成功實施效益審計所必需的。
  三、結語
  我國企業正處于機遇和挑戰并存的時代,國家應該注意完善經濟效益審計的相關法律法規,企業應該重視完善健全的經濟審計體系,處理好財務審計和經濟效益審計之間的關系,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國家經濟的穩定增長。
  參考文獻:
  [1]張玉嶺.智能審計在企業內部審計中的運用分析[J].財會通訊,2019(04):87-91.
  [2]牟春榮,周賽.淺析我國企業經濟效益審計存在的問題[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06):108+115.
  [3]閆照志.論企業經濟效益審計及其發展[J].企業經濟,2010(07):167-169.
  [4]潘健.淺談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重要性[J].中國集體經濟,2010(15):153-154.
 ?。ㄗ髡邌挝唬鸿F法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0643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