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內部控制五要素構建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內部審計作為內部控制的管理重點,對于內容控制的質量控制和風險降低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內部控制內容的實質也就是內部審計的風險管控。本文就以內部審計的內部控制內容的關系分析,明確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體系對于內部審計的質量控制內容,通過對內部審計中五個要素的控制分析,從而為內部審計的控制內容進行推進提升。
關鍵詞:內部審計;環境;風險管理;信息溝通
一、內部控制、內部審計和風險的關系
國際內部審計在2001年建立起內部審計師協會。并將其定義為一種客觀自助的咨詢保證活動。其作用就是為相關企業和組織提供了一定的管理咨詢內容,有效提升了企業的運行的效率和穩定,他通過系統化的管理方案,結合相應的風險評估改進機制,有效為企業組織的風險控制和治理提供了規范化的控制。有助于企業組織目標的實現與提升。
同時,內部審計的控制和風險管理有很多的相同內容,其參與成員都是組織內董事會、管理層和全體員工共同參與實施的。對于內部審計的高效管理發展,一方面要做好管理內容的風險評價要素,也是內部審計的五大要素之一。另一方面實現高效率的風險評估管理就是要不斷重視組織的控制流程建設。所以,內部審計是組織進行內部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都是為組織運行風險管理的重要內容,共同組成構成企業風險管控防線。
由此可見,內部控制、內部審計和風險管控本質上是相互制約、互相補充依存的管理整體,共同構成了組織穩定發展運行的管控整體,為企業的安全運行提供了有效的保護措施,為組織發展目標制定了良好的企業內部環境。
二、基于COSO框架構建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
(一)內部審計環境
1.從全球化內部審計的發展內容看,內部審計的管理環境主要分為3個方面:董事會組織的領導、經理層的管控、審計總負責人的控制,不管屬于哪種控制類型,都要求內部審計管理部門需要一定的自主性,能夠進行管理審計工作的獨立運行,并且不受其他管理職能部門的干擾。只有這樣內部審計的管理內容才有一定的公正客觀性,審計管理內容才有被有效使用。目前,我國大多數的審計控制機構都是采取總經理的直接領導下展開工作,同時結合相關審計機構和政府管理的指導內容,相關審計控制部門的設置上與組織內部的設計工作相互對應。雖然總經理的直接管理和審計部門與組織業務的對應可以有效提升審計管理的效率,但是相關的審計管理工作也會受到相關利益的干擾,造成風險管理的結果出現誤差。
2.內部控制的責任和管理風格理念。除了上述審計管理的主導人員和部門配置對于審計管理的獨立性影響外,內部審計的實際負責人也是審計管理的獨立性和結果的重要影響因素。內部審計控制的工作雖然由總經理經營指導運行,但是實際運行的審計負責人的權利也不宜太低或者太高,過低會影響到審計管理工作的獨立性,不利于審計工作的展開。過高反而會影響到管理層對于審計工作的指導,并且在管理過程中影響其他部門的運行。這兩方面都是對內部審計的風險管理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一般來說,內部控制的審計部門應該在總經理的指導下進行審計管理工作,但實際的管理內容并不會受到相關的影響,可以獨立自主的展開相關管理控制內容并且不會對企業正常運行造成干擾。
(二)風險管理
1.內部控制的內部審計工作的目標就是對于企業運行的風險問題的發現。在進行企業內部風險管控工作時,一方面需要時刻關注被審計內容的內部環境和外部因素,做好被審計對象的全面內部發展,服務被審計單位的外部風險因素,主要是組織運行的市場環境因素的審計管理,關注自身行業的市場狀況和前景。比如,相關組織內容的市場競爭狀況,相關產品的技術發展趨勢。及時做好組織內部管理控制的發展環境的風險分析,同時時刻了解本行業有關的法律政策的發展內容,為市場變化內容做好風險預測,法律政策的變化影響對于組織的運行將是關鍵的改革內容。所以,被審計單位的外部風險管理需要市場大環境和行業內容的細分處理。另一方面就是被審計單位的內部風險問題,外部的審計風險管理是為企業提供方向規劃,內部風險的管理才是企業長期發展的關鍵點,比如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層的指導意見、重要崗位的人員更替、相關領導人員的話語權、公司組織的結構效率等,都會影響到企業在行業發展的步伐。借助內部審計的管理工作,分析企業的市場情況,可以為企業在復雜市場環境下的發展進行有效規劃,能夠對審計管理過程中出現的相關風險進行解決。所以風險管理要結合企業的內、外部情況,為企業的發展做好風險管理評價。
2.內部控制構建的內部審計本身的風險。內部審計管理需要為單位運行提供風險管理服務,前提要做好審計管理的本身風險的評估改進。對于內部審計管理風險的內容,一是審計管理中審計計劃的有效制定,審計計劃是開展內部審計控制的總體流程,作為整個審計管理工作的基礎也是關鍵,能夠直接影響到內部審計管理的風險評估效率,所以進行內部審計工作前,需要制定出詳細全面的審計管理計劃,為審計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的指導,可以使內部審計的風險管控更為有效。二是對于審計管理中的人員分工做出合理安排,盡量避免審計工作和企業的運行內容相互沖突,由于審計管理工作很容易受到企業管理者和相關部門的影響,所以進行審計管理時要充分做好控制人員的細分化安排,保證審計控制工作的有效運行。三是做好審計控制過程中的內容記錄,保證審計控制的風險評估結果有一定的數據基礎。在進行內部審計控制的證據記錄時,要做好信息的準確性和高效性,時刻關注企業潛在的風險點,并及時對企業的潛在風險進行深度的審計管控,保留完整的審計控制證據。
(三)信息與溝通
1.做好內部控制的信息交流溝通。內部控制構建的內部審計機構進行審計管理時,就是對于企業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的過程,內部審計的相關信息要從企業的相關部門、管理人員、很多員工進行收集,需要做好內部審計機構與企業各個部門的協調溝通。首先,進行部門間信息的有效溝通是進行內部審計控制的必要條件,能夠讓內部審計的審計人員有效理解到自身工作與審計目標之間的關系,內部審計的負責人對于兩者的工作協調起到重要作用,其審計控制的態度和理念會直接影響到內部審計的工作質量。其次,審計人員進行審計工作前,還需要對管理層做好溝通交流。一方是取得審計管理控制的相關權限,使得內部審計工作的進行更為順利。另一方面,相關審計控制的內容可以及時與領導人員進行溝通,進一步滿足內部審計工作中的各項內容需求。為領導人員提供更為全面的管理建議。第三,內部審計工作的負責人需要及時將溝通信息傳達給審計工作人員,更好的為企業經營內部審計控制服務。
2.做好內部審計控制過程中的外部信息收集。很多時候組織內部的信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與之相關的外部信息資源可以更好的為審計工作提供控制建議。同時,外部信息的參照作用也為公司的風險管理提供了更好的參照,比如行業的市場環境信息就可以作為內部審計工作的參照點,對于公司的經營管理信息有著更為重要的審計控制的咨詢作用。當進行內部審計控制工作的外部信息收集時,首先就要參照行業協會的信息,相關行業協會信息是對公司在行業中的市場地位和技術能力的參照,市場占有率和發展前景是進行公司內部審計評估的重要指標。可為公司的技術發展和經營風險提供更加專業的市場指標,內部審計控制通過行業協會外部信息的收集分析,可以提煉成為本公司發展服務的信息資源,也有助于內部審計對于公司潛在風險管理的預測。
三、結語
綜上所述,內部審計作為公司內部控制發展的重要內容,可以有效降低運行過程中的風險問題,往往作為企業發展中風險控制的重要內容。而內部審計的質量往往是審計內容的重中之重,可以有效降低內部審計的風險問題,完善相關企業的控制管理框架。同時,我國對于內部審計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加大,近幾年不斷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內部審計的探索研究,審計署于2018年頒布了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為我國的內部審計的質量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吳曉鳳.借鑒COSO理論構建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模式[J].中國內部審計,2012 (9):58-59.
[2]閻銀泉.內部審計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基于平衡計分卡的視角[J].財會通訊,2012 (33):46-47.
[3]于伯新.依托內部控制體系開展審計質量內部評估[J].中國內部審計,2013 (5):32-3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137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