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醫改背景下醫院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問題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醫院財務管理》主要是通過行政的手段,對醫院的籌資和投資行為進行深入的管理。主要是為了把投資人、銀行以及社區之間的財務關系處理好。同時,新《醫院財務管理》通過經濟的手段,對醫院的醫療水平、內部分配的管理,著重于處理好醫院與供應商、患者、員工及其醫院內部各部門之間的財務關系。為此,在新醫改背景下提升醫院財務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新醫改;醫院;財務管理
  新《醫院財務管理》繼承了舊《醫院財務管理》的優點,同時也摒棄了其不足的地方,在很大的程度上克服了舊《醫院財務管理》的一些弊端,新醫改背景下的財務管理,解決了舊制度與實際問題之間的矛盾,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一、新醫改背景下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ㄒ唬┴攧展芾碇贫却嬖趩栴}
  財務管理制度發展滯后。醫療水平的創新對醫院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現有的財務管理制度卻遠遠不能滿足快速發展的醫院行業的需求,不能與醫療水平發展保持同步。新的醫療水平的產生并不能伴隨著相應的內控制度的產生,財務管理制度存在相對滯后性。這種滯后導致一些新興科室未能制定合理的運營程序和相應的管理體系。從而出現制度“死角”和內控“盲點”,使醫院遭受到了嚴重的財務風險。
  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醫院的財務管理制度往往不夠全面,不能完全覆蓋所有風險點,目前的財務管理制度在預防風險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無法完善的控制所有風險,導致一些不法分子專門鉆內控的盲點,醫院的財務安全受到一定的威脅。
  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合理。一些為醫院建立績效考核體系的制度是不合理的,忽略了諸如運營程序等合規性評估,造成安全隱患,甚至可能給醫院帶來巨大的損失。此外,缺乏一個賞罰適度的獎懲制度,對合規性的人員沒有得到相應的鼓勵,同時違規違紀人員也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
  財務管理制度分散。醫院的內控制度牽制乏力,一些醫院的部門與部門之間是相互割裂的,有的甚至相互抵觸,無法做到信息的協調與溝通,導致信息的不對稱,從而使內控制度的發揮受到限制。
  (二)醫院資金核算的問題
  成本責任不清?,F在有很多醫院在進行成本核算時,知識對醫院的收入和支出進行簡單的核算,只是把支出的費用當做醫院的成本。這種統計方法只是簡單的運用成本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只是在醫院產生了經濟活動以后,靜態的反映成本責任,而對于成本責任的歸屬問題沒有反映和落實。因此很多醫院的成本核算,不能夠很好的反映出權責履行的情況。因此不能夠成為醫院獎懲制度的標準,同時也不能夠從根本上激勵員工節約成本。
  缺少管理費用分攤。醫院的費用一般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兩種,相比于間接費用,直接費用容易整理。主要是因為間接費用包含了行政、后勤等管理的費用,雖然這些費用不是醫院直接醫療費用產生的,但是也是醫院正常運轉所必需的。所以如果不對這些間接費用進行分攤,就不能夠準確的反映出醫院的運行成本。
  成本控制性差、計算繁瑣。對于醫院來說,其管理部門和各科室之間沒有明確的財務關系,所以在產生成本費用的時候,醫院不會對其進行差異性核算,只是單純的對其進行統一計算,對各科室所產生的不合理成本,沒有明確的責任分配。
  不便于成本預測。如果按照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對醫院的成本進行核算,其沒有對醫院的經營成本和服務成本進行區分,所以財務人員很難計算出明確的支出和收入之間的關系。因此就不能夠制定出對醫院具有預防性的成本管理計劃。
  固定資產核算難度大。之所以出現這種問題,主要是因為醫院沒有按照實際的經營需要,科學的補充固定資產,因此就不能夠反映出醫院固定資產的折舊系數。而且因為醫院在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的時候,沒有折舊計提這種方式的約束,所以一些醫院的科室就會出現對固定資產進行虛報、假報的現象,而且還有可能會出現遺漏和損毀的現象。
 ?。ㄈ┤狈τ行У娘L險識別與評估機制
  對風險不能有效識別。雖然現在按照法律法規和相關部門監管的要求,制定了一定了財務風險控制目標,但是還是在一定的程度上缺少有效的風險識別和評估機制。其主要的表現是:第一,當前醫院缺乏一個強有力的財務風險管理部門。醫院財務風險管理的人員也比較少,人員的自身水平也不同,嚴重的缺乏財務風險管理能力;第二,其次,醫院缺少必要的風險評估工具,醫院財務風險管理目前還主要停留在定性的分析階段,風險評估體系缺少量化考核指標,而且現在缺少風險評估模型對財務風險進行實時監控。
  不能對已經識別的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對于在這種現象主要表現為識別風險的手段和風險控制的措施使用不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雖然一些醫院識別了風險,但往往由于自身財務管理水平有限,沒能有效控制風險,往往風險來臨時措手不及,無力應對。
  二、新醫改背景下完善醫院財務管理的建議與策略
 ?。ㄒ唬┟鞔_醫院財務管理的原則
  全面性原則。醫院的財務管理應滲透到所有的部門,崗位和人員,并需要滲透在整個決策,執行,監督的全過程。
  合理性原則。合理性是指醫院應根據自身特點制定的能夠有效運行的財務管理制度,同時應考慮其統一性和可操作性。醫院所有科室必須按照規定程序和標準進行,各科室人員都要按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履行自己的職責,使醫院得以安全、穩定地發展。
  有效性原則。保證信息的溝通及時有效,從而使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能夠得到及時反饋和糾正。有效性原則是醫院財務管理系統應當遵循的核心原則,貫徹有效性原則,即要求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去達到最大的控制效果。
  及時性原則。及時性是指要根據醫療水平的發展及時制定出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對新科室、新機構,應及時建立有效的財務管理措施。
  (二)加強相關資金的核算問題
  加強對醫院藥品成本資金的核算管理。由于藥品的銷售對于是長不長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著患者的醫藥費用,因此對于醫院藥品的成本資金的核算與管理,不但影響了醫院自身的財務狀況,同時還關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和醫患關系。因此當前醫院需要對藥品的財務管理工作做好。對于管理混亂的醫藥折扣問題,必須要通過科學的管理規范進行約束,最終廢止。
  對于醫療欠費問題進行妥善處理。對于欠費的問題,醫院需要成立專門的機構或者部門,由專人進行負責,制定規范欠費、收費制度。醫院要保存好病人欠費的相關材料,對于確實沒有繳款能力的病人,需要通過主管醫生進行申請延期繳款,患者進行簽字確認。當醫院想病人追繳欠款的時候,需要發放繳款通知單,如果有必要需要上門追繳欠款。
 ?。ㄈ┙L險導向意識和風險識別系統,做好醫院的風險評估工作
  醫院進行風險識別時必須充分考慮醫院面臨的各種風險,要能夠發現和預測可能對醫院造成不利影響的內外部因素。醫院的財務管理必須對醫院財務風險進行連續性評測,并對環境和條件變化做出及時的反應。此外,科學設計并量化識別指標體系,全面反映識別對象的主要內容,以便對識別對象的情況做出準確的判斷,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醫院財務風險評估是指對醫院財務風險識別、防范和采取的措施進行評估。建立健全的風險評估體系,可以更好的識別風險防范過程,定期對各類風險的水平和發展方向進行全面評估,從中發現問題,彌補漏洞,由此提升財務管理的可靠性。
  三、結論
  新醫改背景下為確保醫院財務的安全性、流動性等目標的實現,必須針對可能面臨的風險建立一個完善、有效的財務管理系統,以協調、規范和識別醫院各職能部門及員工個人的經營行為。要構建醫院財務管理系統,健全完善財務管理,提高內部管理水平,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后備支撐。
  參考文獻:
  [1]林曉峰.新醫改背景下民營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8 (18):199+201.
  [2]余鍶雨.新醫改背景下的醫院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8 (17):100.
  [3]林增發.論新醫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水平[J].財會學習,2018 (18):61+6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2480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