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會計的信息化建設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會計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其重心已經開始從基于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的滿足客觀、公允地對外披露會計信息的核算型財務會計,轉向預測前景、參與決策、規劃未來、控制過程的經營型管理會計,而信息化則是支撐企業管理會計應用和發展的必要手段和技術平臺。目前,大多數企業對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工作都比較重視,這是現代化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適應經濟市場發展規律的體現,本文中對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作了相關的研究分析,以期望能夠幫助企業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關鍵詞:企業 管理會計 信息化建設
引言:在我國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需要充分挖掘管理潛力,以實現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在2016年財政部發布的《管理會計基本指引》中指出“單位應將管理會計信息化需求納入信息系統規劃,通過信息系統整合、改造或新建等途徑,及時并高效地提供、管理相關信息,推進管理會計實施?!钡壳岸鄶灯髽I只是將管理會計的某些工具方法運用在管理活動的某一領域或者環節當中,既未系統性的將管理會計作為能夠給企業的管理活動提供決策有用的管理信息的一個信息系統,又未將管理會計作為一個能夠參與企業規劃、預算、控制、分析決策、評價考核等相關活動,推動企業實現戰略規劃的決策支持系統,這樣就不能很好的為企業提供價值。
一、企業互聯網時代的管理會計基本特征
首先是簡化了會計運行流程。管理會計涵蓋了較多的會計運行流程,因此面對現階段的信息化趨勢,企業針對原有的管理會計流程就要著眼于綜合性的改造。通過運用網絡化手段來改造原有的管理會計流程,應當能在根源上達到簡化會計運行模式的宗旨與目的。同時,上述的網絡化改造在客觀上還有助企業達到最優的管理會計綜合運行效益,對于某些繁雜的管理會計操作能夠予以避免。
其次是節省了會計成本。管理會計有關的各個流程都會耗費相應的成本,因此在目前的現狀下,企業亟待借助相應手段與措施來減低成本。長期以來,由于受到手工計算的影響,因此企業會計人員通常都要面對繁雜并且瑣碎的管理會計流程,上述措施耗費了較多精力并且提升了總體的會計成本。在全面引進網絡化手段的當前背景下,企業將會顯著節省該領域的總體運行成本。具體而言,網絡化手段將會取代原有的人工會計運算,同時也避免了某些會計運算中的誤差,從而有助企業獲得精確度更高的管理會計數據。
第三是緊密銜接了各個企業部門。在原有的會計運行模式下,企業內部的各個有關部門并沒能達到緊密配合的狀態與程度。但是與之相比,建立于網絡化手段之上的企業管理會計具備了更優的實效性。這主要是由于,企業管理會計以及網絡化手段之間的相互融合在根本上有助各個部門的密切配合,最終達到了簡化會計流程并且優化管理會計實效的目標。
二、我國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ㄒ唬┩苿庸芾頃嬈占?
隨著市場競爭的愈演愈烈,企業在發展中對會計工作的關注度也有了明顯提高,在會計管理方式中應用較為廣泛的,在操作上有一定的難度,對會計人員的專業要求提出了一定的挑戰,但是應用信息技術后,會計的操作會比較得心應手,從根本上提高了會計的工作效率。企業中實行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能夠將會計工作中遇到的成本核算和預測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使問題能夠得到解決,保證了會計工作的有效性。信息技術與會計工作的結合,提高了管理會計的工作水平,提高了會計質量,推動會計工作的發展和創新,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ǘ┞鋵嵨覈髽I風險預判工作
企業在經營管理中,風險的預測和判斷工作是否完善,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成效。隨著經濟市場競爭的不斷激烈,企業的業務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在實際的操作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不確定的因素,即風險,這種不確定因素也會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而增加,所以要全面的對企業風險進行預判,是保證企業能夠正常有序發展的前提。在以往的會計模式中,單純依靠會計從業人員的經驗來對風險進行預判,這種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企業的發展。而在信息化系統的建設過程中,建立完善的風險預判機制,并在實際工作中進行不斷的調整,由此機制可以判斷風險數據,從而查找風險的來源,為企業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三)加快會計職能轉換
在傳統會計模式下,會計人員只是記賬、核賬、算賬,而沒有真正的參與到管理中。在現代化企業中,會計人員不僅是對賬戶數據的核算,更重要的是要參與到數據的分析以及數據資源的整合工作中,在企業管理層作項目決策時,會計人員能夠提供有力的數據資源以及數據分析結果,以供其參考,從而制定合理、科學的決策。所以,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是會計職能發生根本性改變的依據,這也是在某種程度上對人才的考核機制進行了優化。
三、企業管理會計的信息化建設要點
(一)充分認識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定位
對于企業而言,要進行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首先要對其產生足夠充分的認識,并且要明確自身內部財務工作的具體定位,從而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把握發展的方向,成功實現管理會計工作向信息化的轉型。并且通過對財務工作進行較為深入的了解和定位后,需要通過一些手段來對相關的財務部門進行管理,以此來激發財務部門的潛能,對自身的經營模式進行一定的改善,增強決策力和創新能力,以此來獲得最大化的經濟收益。企業的相應領導層可以參考國外的一些典型案例及先進經驗,對管理會計工作產生更加全面、深入的認識,并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經營狀況和我國獨特的市場環境來制定相應的轉型計劃,并制定出新的工作計劃和考核制度,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和保障。
?。ǘ┳⒅貙芾頃嬋瞬抨犖榇髷祿R的培養
明確大數據時代對于管理會計人才的大數據知識的標準和要求,著力培養一支擁有大數據知識的管理會計人才隊伍。首先,有關部門及科研院??梢钥偨Y與大數據有關的管理會計實踐的先進經驗,召開探討大數據與管理會計相互融合推動的研討會,編輯出版有關于大數據的會計刊物、專著、資料等,把大數據知識融入管理會計學習,加強管理會計大數據知識教育。其次,企業要注重內部培訓,通過請進來派出去等方式加強自身管理會計人員培訓。第三,加大大數據使用配套軟硬件設施投入,提高管理會計的工作效率。
?。ㄈ┙枰载攧展蚕碇行闹π畔⑷婀蚕砼c促進業財融合
企業管理會計需要處理大量信息,財務共享中心可以幫助管理會計信息系統整理和共享重要管理會計信息。財務共享中心通過“上云”的方式,即以搭建云端模式,將自己與企業內部各管理單元分別作為該云端的數據中心、終端用戶,打通了各信息主體間的信息交互渠道,管理會計信息能夠進行端與端的交互,共享中心的云端數據庫可以對通過終端門戶上傳的分散的管理會計信息進行聚集、處理并實現共享;另外基于財務共享中心,能夠更好的促進業財融合,財務部門能以業務為起點,深度參與到企業價值鏈的各個環節中去,這樣能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
?。ㄋ模┙⒇攧展蚕矸罩行?
財務共享服務是隨著集團公司的管理變革而產生的,由于企業分子公司有多個財務機構,這使得財務人員與管理費用快速膨脹,總部統一協調財務越來越困難,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制約企業發展,于是就產生了財務共享服務。企業財務服務共享按專業、流程化、集約化的標準,對現有的財務管理組織架構、操作流程、財務制度等進行較大調整,顛覆了原有的財務管理體系,推動了會計集中核算,為財務職能從核算型轉到管理型提供了基礎?;ヂ摼W時代的到來,為企業會計信息化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同時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提供了相關的技術支持。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是將會計的核算、資金的管理、稅務的管理等都統一進行集中,最終提高財務的工作水平,提高會計工作的質量,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快捷服務。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在統一的系統平臺之上,會計的核算方法也是統一的。
結束語:綜上所述,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將信息技術融入到管理會計中,從·而實現管理會計的最大化價值,其作用也得到了有效的發揮。將信息技術與管理會計兩者相融合,不僅符合現代化企業的發展要求,同時對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也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所以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發展管理會計信息化體系,不斷的更新和完善管理會計的內容,以助力企業騰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837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