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有企業內控管理及財務風險防范思路的構建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黃洪奎
摘要:從我國經濟發展現狀能夠看出,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和風險防范中存在較多問題,例如內控管理不嚴格,管理基礎薄弱,執行力度不足等問題,所以基于以上問題必須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全面促進國有企業實現長久穩定發展目標。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討分析國有企業內控管理及財務風險防范思路,希望能夠對相關人員起到參考性價值。
關鍵詞:國有企業 內控管理 財務風險 防范措施
在社會經濟體系不斷發展過程中,逐漸凸顯出國有企業的作用價值。由于該類企業會直接影響國家經濟發展態勢,還可以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完善發展。然而隨著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呈現逐年下降趨勢,這不僅是由于國有企業經營管理問題所致,也受到了經濟市場大環境的影響,使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存在較多問題,削弱了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地位。基于以上方面,必須深入研究和分析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發展現狀和財務風險原因,在此基礎之上建立一套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這樣可以確保企業內部合理分工,提升資源有效利用率,增加企業經濟效益。
一、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管理問題
第一,企業內部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混亂。國有企業管理人員昨天出的管理決策不具備科學性,因此導致部門資源分配和管理制度之間存在權責劃分模糊問題,且上級與下級職責關系不明確。企業內部利益分配不合理會造成內部管理產生財務風險,由此出現大量內耗,相應增加了企業運營成本,降低資金有效利用率,使企業所承擔的經營風險明顯增加。
第二,企業缺乏健全的內部控制機制和落實執行力度。當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機制比較薄弱,管理人員沒有認識到內部控制重要性,導致各項管理工作無法有效開展。因此,為了促進國有企業長久穩定發展,管理人員必須全面落實和執行各項政策方針,并且制定詳細的制度和程序。主要包括職責劃分,授權批準以及設計憑證等方面,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并且做好檢查和考核工作.為了全面實現控制目標,并且制定和完善控制政策和程序,并做好落實執行工作。
?。ǘ┢髽I管理財務風險分析
第一,企業資金結構不具備合理性。資本結構屬于國有企業資本結構分布情況和資本之間的比例關系。若資本結構不具備合理性,將會降低企業財務償付能力,增加經濟壓力,還會導致企業承擔財務風險。按照我國財政部門數據報告顯示,國有企業投資成本比較大,然而經濟收益卻比較少,利潤總額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第二,企業常常不考慮自身情況而出現盲目投資行為,顯著提升了財務風險。企業在項目投資期間沒有深入了解項目可行性,并且沒有做好前期調研和分析工作,在內部財務管理和外部因素影響下導致企業決策不合理,從而導致投資失敗,無法獲得預期收益,使企業財務風險增加。
第三,企業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現行經營管理制度無法有效應對市場經濟變化,再加上經營規劃缺乏科學性,導致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無法有效預見市場經濟變化,從而導致企業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處理經濟變化所引起的問題。隨著市場競爭局面不斷激烈,國有企業不能及時做出科學決策和改變內部控制方針,顯著加深了財務風險影響程度。
二、國有企業內控管理及財務風險防范思路的構建
?。ㄒ唬┙⒔∪珒炔靠刂浦贫?
企業為了確保財務管理效果,需要將內部控制制度作為基本保障,確保內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可以促進內部控制管理工作順利實施。當前,國有企業需要全面結合現行經濟政策,建立和優化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的落實性和執行力,有效調整和處理財務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其次,結合企業實際發展情況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研究分析,充分應用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經驗實現改革優化,確保財務管理人員能夠按照制度規定執行操作。此外,企業還需要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監督和管理財務內部控制機制,建立內部監督制度,實現相互監督和促進機制,注重會計控制評估突襲,使企業實現最大化經濟效益。
?。ǘ┙L險處理機制,加強風險預警
國有企業在實行內部創新改革和項目投資時會遇到各種風險問題,因此,企業需要建立風險觀測系統和評估機制,在不良影響因素下,可以對企業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后果進行預判,并且制定詳細的預警預案。做好企業部門優化整合工作,確保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互通性,能夠深入了解和熟悉企業經營活動,促進信息的有效傳播,從根本上降低企業活動所可能帶來的風險。
?。ㄈ┨嵘齼炔控攧占s束力
提升內部財務約束力,可以減少企業財務風險事件。國有企業需要按照企業發展現狀建立財務管理約束機制,確保各部門之間可以相互監督和制約,積極建設企業經營管理部門監督體系,合理分配企業資源,使不同部門之間可以密切配合,提升協作有效性,促使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在企業整個發展中均需要落實企業財務管理,所以提升財務管理約束效果有利于建設內部監督機制,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管理能力,減少財務風險事件。
?。ㄋ模┳⒅毓芾砥髽I內部控制環境
為了做好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需要加強管理內部控制環境。企業應當聯合自身發展情況建立適宜的內部控制管理環境,并且完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確保企業經營活動都能夠按照制度要求執行。其次,國有企業發展期間還應當注重防范財務風險,通過建立決策機制提升決策問題的科學性。對于企業財務預算來說,由于該項工作涉及到大量經濟合同簽訂,因此必須注重決策科學性。基于以上方面,企業需要建立法人管理制度,企業所有管理人員共同決策財務重大事件,這樣能夠促進企業高效發展。
?。ㄎ澹┲贫ㄙY金預算機制,加強會計內控管理
制定詳細的資金預算和制度規范對企業經營活動和項目投資進行控制,及時了解企業資金流向。對于企業財務部門來說,會計人員主要負責企業項目財務撥款以及各項經營活動。企業資金預算定位準確性可以直接決定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建立和完善會計內部控制機制既可以結合企業其他部門工作,還可以全面提升各項資源的有效利用率,確保不同部門之間能夠加強協作交流,促進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為了避免在企業經營管理期間出現失誤和漏洞問題,需要梳理會計部門和其他部門之間的關系,這樣可以確保財務部門資料反饋的準確性和有效性,以免由于計算失誤所引起的風險問題。通過以上各項措施能夠使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及時轉變政策方針,降低內部控制和財務風險,最大限度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六)加強信息溝通
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期間必須注重信息交流和溝通的重要性,通過信息溝通能夠幫助管理人員更高效地完成施工,履行相關責任義務。在防范安全風險時,不論是應用控制措施還是風險評估,均需要做好信息傳遞和溝通工作,確保信息傳遞準確性和真實性。在風險控制期間應當確保信息渠道通暢,便于向管理部門和決策部門傳遞信息,確保以上兩個部門能夠及時調整和優化決策。
?。ㄆ撸嵭袝嬑芍?
通過近些年實行的強制性會計控制模式,此種模式主要是將國有企業的會計納入到政府管理范圍內,作為政府財務人員的外派交流,這樣能夠避免會計人員被企業管理層管理,能夠真實展現出單位經營過程,有效避免國有企業管理期間所出現的不合理支出問題。然而若沒有處理好管理人員與委派會計之間的關系,將會對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造成影響,還會導致決策失誤。因此管理人員必須正確看待委派會計,這樣才能夠有效處理企業內部財務問題,適應新型管理模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發展使得社會各界開始普遍關注國有企業經濟發展。國有企業開展內部控制工作不僅能夠確保企業長久穩定發展,還能夠使財務管理風險降低。所以在新發展形勢下,企業管理人員必須正確認識內部控制管理重要性,通過各項有效措施減少財務風險隱患,增加企業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新勇.新型金融環境下我國國企財務風險成因與防范措施[J].全國流通經濟,2018,23(28):42-43.
[2]李煒錚.初探國有企業內控管理及財務風險防范思路構建[J].現代經濟信息,2015,10(06):251.
[3]王錦云.國企加強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的措施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22(11):145+147.
[4]張會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防范體系建設策略研究——以泰安市一國有企業為例[J].齊魯珠壇,2017,16(04):57-60.
[5]陳月梅.關于國有企業內控管理及財務風險防范思路的構建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7,28(34):126+128.
(作者單位:杭州余杭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50124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