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國有企業股權收購中存在的財務風險及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國有企業越來越多的參與到股權收購業務中。除了考慮經濟效益因素外,由于國有企業的具有資產增值保值等特殊的國有資本監管規定,所以國有企業在合并、收購過程中涉及的經濟活動,對于風險防范的要求更加的嚴苛。本文將分析國有企業在股權收購中存在的風險,主要并對財務風險相關問題進行分析,研究降低風險的策略。
  關鍵詞:國有企業;股權收購;財務風險;對策
  財務風險是國有企業股權收購過程中的主要風險,在收購過程中需要對目標企業的價值進行評估,做好融資、支付手段等決策,并在收購活動后做好目標企業的整合,以免這些經濟活動引起財務狀況的惡化,因此,要不斷強化對國有企業股權收購中財務風險的研究,分析風險產生的原因,然后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規避風險。
  一、研究國有企業股權收購中存在的財務風險及對策研究的意義
  國有企業進行股權收購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經濟行為,由于該經濟行為往往涉及投資規模大、標的企業業務類型陌生、收購過程中的操作復雜、收購后的整合工作的不確定性等居多原因,因此,只有對財務風險進行研究,分析不同原因下導致的風險類型和應對策略,才能在實際的股權收購中有所防備,規避風險,降低企業的損失,保證企業的長遠發展。
  二、淺析國有企業股權收購中存在的財務風險
 ?。ㄒ唬┤谫Y風險
  所謂的融資風險,就是指是否能夠按時籌集到足夠的資金,保證股權收購行為的正常運行。在進行股權收購時,企業需要利用自己的全部渠道籌集資金,確保資金能夠在短時間到位,這樣收購行為才能順利完成。首先,我國大部分的國有企業債產負債率普遍偏高,收購行為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撐,一般商業銀行不能維持,企業在收購過程中資金來源有限,融資風險發生的頻率較大。另外一方面就是企業融資方式所導致的財務風險。國有企業在進行股權收購過程中,無法應用單一渠道籌集巨額的資金,在多渠道融資過程中,很容易發生融資結構所導致的財務風險。在企業的融資結構中如果主要采用債務融資方式,假如在股權收購活動完成之后,經濟方面的實際效果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企業將會面臨著還款風險。在企業的融資結構中如果主要采用股權融資方式,假如在股權收購活動完成之后,經濟方面的實際效果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企業可能因為股權收購而動用了太多自有資金,在后期有較好的市場機會時喪失先機,同時需要承擔比債務融資更高的資金成本。
 ?。ǘ┦召彿绞綄е碌呢攧诊L險
  相對于直接購買資產的直接行為國有企業選擇并購方式能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法律限制,比如對于一些特定行業來說,收購企業也許不能獲得該行業的許可,但是通過股權并購的方式,就能夠很方便地實現跨行業收購。另外,股權收購方式能夠規避一些財產轉移限制。但是通過股權收購方式也存在風險,在收購行為完成之后,目標企業的股東將會承擔以前目標企業的各項風險,包括法律風險、企業產生的或有債務以及其他的隱形法律糾紛等。一般情況下,在進行收購之前,收購方可能無法對目標企業進行充分的調查了解,導致出現了很多潛在的風險,一旦爆發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ㄈ┲Ц斗绞疆a生的財務風險
  于股權收購雙方而言,在確定好收購的方式以及價格之后,還需要對支付方式進行明確?,F階段支付方式主要包括換股并購、現金支付、杠桿收購等,采用不同的支付方式也會影響并購的財務風險。在換股并購的方式下,收購企業不需要額外籌集資金,降低了收購壓力,并購的交易規模過大,可以通過推遲收益時間來進行合理避稅。采用換股并購的缺點是,降低了原有股東的權益。杠桿收購方式是風險性最大的,雖然可以減輕自有資金的支出,但是卻加重了債務壓力,假如后期企業的經營效果不佳,非常有可能被巨額的債務壓倒,所以這種收購方式只適用于經濟狀況良好、發展穩定的企業。在現金收購方式中,交易比較簡單便捷,但是股權收購的規模會受到現金流量的約束,非??简炂髽I的融資能力。對于并購方來說,采用現金支付并購的方式是比較不利的,不能享受合并企業未來的發展機會,而且不能盈利,原有股東也不能夠延遲納稅。
 ?。ㄋ模┦召徍蟮恼巷L險
  標的企業其資產管理要求、經營管理模式、企業文化、財務架構、會計政策往往與收購方有較大的差異,那么收購后相關事項的整合將直接關系到標的企業是否能夠繼續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實現收購后的價值最大化的目標,如果由于整合不利導致經營不善,將會面臨標的企業虧損、現金流斷裂、企業價值減損等財務風險。
  三、應對國有企業股權收購財務風險的有效策略
  (一)明確政府在國有企業股權收購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府在國有企業股權收購中,應該發揮自身的宏觀調控作用,減少行政手段的應用。在國有企業的股權收購活動中,主體應該是收購企業和被收購企業,收購活動也應該是由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資金優化方式、市場發展的規律所決定的。政府應該減少運用自身行政手段來促使企業發生并購行為,這樣國有企業股權收購能夠降低財務風險,實現更穩定的發展。由于政府對國有企業的控制,促使企業發生并購等行為,導致企業自身的生命力下降,市場競爭能力減弱,這是造成企業財務風險的重要原因。另外,企業的并購活動需要政府的介入,但是要把握好限度,起到積極作用。
 ?。ǘ┩晟颇繕似髽I的資料收集
  在進行股權收購之前,一定要注意標的企業的信息的收集,不限于財務數據,同時需要多多關注相關行業的宏觀環境信息、行業信息、上下游供應鏈信息、競爭對手信息、產品信息等多種組合信息。確保資料的充分性、準確性。在以往的股權收購中,很大一部分財務風險都來源于并購雙方的信息不對稱。資料收集不應該局限于單一的渠道,一方面要利用好政府部門提供的信息,比如相關的統計部門、財政部門等,對并購雙方資產情況做一個初步的信息資料收集。另外企業還應該利用好中介機構,全方面整合并購雙方的資料,讓專業的人才利用科學有效的程序和方法,做好服務監督,深入了解企業的情況。  ?。ㄈ┛茖W評價目標企業價值
  在進行股權收購之前,一定要對收購企業進行科學的價值估算,確定好目標企業的價值,防止后期出現較大偏差,帶來財務風險。企業可以利用資產價值基礎法、收益法、市場法對目標企業進行估算,從該企業的賬面價值、未來現金流量折現價值、相對市場價值等多方面入手,對目標企業的資產情況進行確定。另外涉及專業的評估,還可以委托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咨詢機構提供更加科學專業的咨詢服務。
 ?。ㄋ模┎捎枚鄻踊闹Ц斗绞胶腿谫Y渠道
  融資和支付都是造成財務風險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對其進行科學的規劃,規避財務風險。在支付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多種支付方法綜合,比如現金支付、債務支付、股權交易等。具體采用什么樣的支付方式,需要根據企業真實的發展情況來制定。在進行融資時,企業應該保證融資結構合理化,將不同的融資渠道進行結合,將自有資本、權益資本等進行規劃,采用合理的融資比例,調整融資渠道分配。在對目標企業評估之后,即可確定收購行為,推進企業之間順利進行重組和整合。
 ?。ㄎ澹┦召徍蟮呢攧照?
  收購活動結束后,作為收購方的國有企業當然不能一勞永逸,被收購企業由于國有資本的進入,企業性質也發生了變化,變成了國有企業,由于國有資產管理相關要求,被收購企業需要在制度建立、管理模式調整、企業文化融合、財務架構及會計政策調整等多方面進行整合,這些都需要作為收購方的國有企業股東在以市場為主導的理念下,與時俱進,發揮其國有企業在資源整合、管理規范、優良信用評級等多方面優勢,做好收購后的財務整合工作。
  四、結束語
  企業并購是一種非常普遍性的經濟活動,在進行企業并購之前,要對融資方式、支付方式等進行科學規劃,并且還要對目標企業進行科學的價值評估,從而減少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推進企業并購重組。本文分析了國有企業在股權收購過程中經常產生的財務風險,并根據風險內容進行了策略研究。
  參考文獻:
  [1]周偉國.企業股權收購中存在的財務風險及對策研究[J].當代會計,2017 (05):33-34.
  [2]王曉冬,陳馨遠.從審計維度思考國有企業高價收購非國有企業股權的風險控制[J].西南金融,2016 (12):73-76.
  [3]葉敏霞.不同經濟性質企業收購中的財務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0 (10):155-15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507008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