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內控管理及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措施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國有企業作為發展國民經濟的重要載體,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力,國有企業需要在提高生產效率,減低生產成本的基礎上,提升企業內控管理水平,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應對和防范各種財務風險,提高國有企業應對外部市場變化的能力?;诖耍恼戮蛧衅髽I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現狀進行簡單的分析,并就如何有效防范財務風險提升內控管理水平提出了一點意見,以期降低財務風險,提升國有企業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國有企業;企業內控管理;財務風險;預防措施
國有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財務風險,這些財務風險的形成主要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內因即企業財務風險意識、管理水平、資源整合能力等方面,外因則主要受經濟、財務以及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影響。財務風險具有一定的潛在性和威脅性,如不做好相應的防范措施,將會影響國有企業內控管理效果,進而削弱了國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因此,國有企業加強財務風險防范就顯得尤為必要,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財務風險,加強企業內控管理,才能確保企業資源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降低損失,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一、國有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現狀
?。ㄒ唬┴攧展芾硪庾R薄弱
部分國有企業管理層未能正確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財務管理意識較為薄弱,且過于重視市場和經濟效益,使得財務風險管理流于形式,最終導致企業發展停滯。此外,財務人員風險管理意識淡薄,導致其不能及時發現日常管理工作中隱藏的風險,應對風險的能力也比較差,加之企業對風險防范的不重視,無法對風險做到事前識別和分析,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出現問題,增加了財務風險損失,不利于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ǘ┤狈∪膬瓤毓芾砼c財務風險防范制度
健全的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監督機制,是保障國有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加強自身管理制度的更新和完善,以確保管理制度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但是,部分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只注重了眼前的利益,忽視了企業內控管理及財務風險防范的制度的建設和完善,導致制度執行難度加大,制度多流于形式,在財務風險和防范方面處于被動局面,造成企業賬面出現壞賬、死賬,給企業發展埋下了隱患。
?。ㄈ┢髽I監督職能不健全
國有企業為了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效率,通常會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但是,部分企業在制定管理制度的同時,未能構建與管理制度相匹配的監督職能,導致企業在落實制度和標準時,不能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導致制度的執行難度和效果大打折扣,嚴重影響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導致員工工作態度消極,責任心不強。內部審計部門作為企業重要的監督機構,對財務風險管理和企業發展決策有著重要的監督和推進作用,部分企業雖設置有專門的監督機構和審計崗位,但因審計人員缺乏專業的財務知識,導致無法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控制,最終導致財務風險增加。
?。ㄋ模┤狈ω攧诊L險預警機制
當前,一些國有企業因缺少相應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使得企業不能很好的應對財務風險,尤其是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引發財務風險的因素也在逐漸增多,增加了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難度。與此同時,部分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仍采用傳統的會計核算方式,缺乏一個靈活、敏捷的財務風險管理系統,對財務風險進預警和防范。此外,有些國有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前,未做好前期的調研和分析預警工作,導致投資失敗,增加了財務風險。
二、提高國有企業內控管理及財務風險防范的有效措施
(一)增強企業管理者的財務管理意識
國有企業內控管理的基礎就是要對內控環境進行優化,而增強企業管理者的財務管理意識是提高企業內控環境的重要先決條件。首先,通過開展專業的知識培訓,使企業管理者切實了解到財務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性,增強其財務風險防范意識,進而加強其對企業內控管理制度建設的重視程度,增強管理層的管理水平。其次,加強企業文化宣傳和建設工作,提高企業員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責任感,在企業內部構建積極、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圍,提高財務管理的執行力度,從而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ǘ┙⒔∪膬炔靠刂浦贫?
為了確保財務管理效果,國有企業需要重視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通過建立完善的企業監督體系,可以增加企業的內部監督力度。首先,國有企業需要建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并擴大審計部門的監督范圍,在確保各個部門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和執行,有效處理和調整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其次,應加強內部審計部門的權威性和獨立性,使審計工作不再受管理層的管理,從而增強了內部審計部門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提高了審計工作質量水平。此外,通過建立內部監督制度,可以實現各部門間的互相監督和制約,提高企業內部財務約束力,減少財務風險。
?。ㄈ┙⒖茖W有效的風險評估機制
國有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風險問題,進而影響企業的發展和改革。因此,建立一套行而有效的風險評估機制尤為必要,不僅能有效防范財務風險,還能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風險評估機制主要包括三部分,分別是:風險識別、檢測和分析。其中風險識別是對風險目標進行辨別,確定風險的類型、特點等,方便相關工作人員建立風險處理機制,做好相應的應對工作;風險檢測是針對風險目標進行檢測,然后依據專業部門制定的標準,對風險目標進行評分和排序,便于工作人員直觀了解風險目標的危害程度,及時且有針對性的進行預防和防范;風險分析,對風險目標進行深入的分析,分析風目標發生的幾率,造成損害的程度等,并建立風險目標數據庫,并制定詳細的風險預預案,方便企業發生財務風險時,能夠及時準確的進行處理和補救,降低企業經濟損失,增強企業競爭力。
?。ㄋ模┙∪A算管理體系
國有企業在進行內控管理時,需要將其與預算管理目標緊密結合,通過及時了解企業資金流向,監督預算執行力度,提升預算管理水平。首先,在開展預算管理工作時,必須要結合國有企業實際發展情況進行預算編制,并提高預算編制部門間的工作協調性,確保預算編制嚴格遵循編制流程和要求。其次,對企業的預算支出進行績效考評,預算績效好的增加資金配置,預算績效考核差的則削減資金配置,并將其最終結果納入后續年度預算中,以便及時對后期的年度預算支出方向進行調整。最后,嚴格監督預算資金流向,確保資金的最優配置,實現收支平衡。
?。ㄎ澹┘訌娦畔贤?
國有企業內控管理階段,必須要加強信息溝通的準確性、及時性和有效性,通過良好的信息溝通,可以幫助管理人員高質量、高水平的完成工作,同時也能很好的履行相關的義務和責任。在防范財務風險時,不管是風險預防措施的應用,還是風險評估,都需要做好信息的傳遞和溝通工作,同時保障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在對財務風險預防及控制期間,需要確保信息渠道的高效暢通,以保證信息能及時傳遞,使得管理部門和決策部門依據信息及時調整和優化決策。
?。嵤嬑芍?
由于國有企業經營的獨特性,對企業內控管理工作的開展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可以通過會計委派的方式開展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這種方式將財務會計獨立于國有企業之外,直接劃歸政府管制下,避免了財務會計人員被國有企業管理層管理,使得財務報表等更能真實反映企業的經營情況,避免不合理支出問題的發生。為了保障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質量和效率,需要協調好管理人員和委派會計間的關系,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于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避免決策失誤。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加強企業內控管理和財務風險防范工作,對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使得內部控制工作和財務風險防范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國有企業管理人員需要正確認識到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的管理體制和監督機制,確保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實施,同時,加強對財務風險的評估工作,切實掌握導致風險發生的因素及可能造成的損失,針對已經發現的風險,及時做好應對措施,避免事態的進一步擴大,造成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王錦云.國企加強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的措施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22 (11).
[2]周小萍.財務風險控制措施在建筑施工企業中的應用淺析[J].財經界,2015,22 (14).
[3]潘文婷.基于財務風險防范下的企業內控管理研究[J].時代金融,2018 (3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50809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