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規+風險管控:光大永明的“雙保險”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本刊編輯部
眾所周知,保險業是經營風險的,然而保險公司是如何防范自身的經營風險呢?合規及風險管控,是光大永明人壽給自己上的“雙保險”。
合規管理:夯實百年老店根基
在保險業,是否有誠實守信的道德準則和價值觀念,是否推動“合規創造價值”的理念,是否有良好有效的“合規文化”,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衡量一個企業誠信與否的標尺,也是決定一個企業能否成長為一家“百年老店”的基石。
作為中國光大集團與加拿大永明金融合資的人壽保險公司,光大永明開業伊始就非常重視合規經營。公司管理層不僅嚴格貫徹落實中國保監會的各項合規要求,還不斷加強合規方面的制度、組織和文化建設。2005年,光大永明人壽率先在同業成立了合規部,通過合規宣傳季、合規年會,反洗錢培訓、合規知識問答,合規征文比賽與邀請監管部門領導現場座談等多種形式,普及合規知識,深入貫徹“合規經營,人人有責”的理念,并在實際工作中有效建立了“合規創造價值”的企業文化。
2D06年,國際金融行動特別組(FATF)派代表來華,就是否最終批準中國成為該組織正式成員進行現場考察。作為保監會推薦的兩家保險公司代表之一,光大永明順利通過了FATF的現場檢視,這充分肯定了光大永明在反洗錢與反恐融資方面的出色工作。
風險管控:未雨綢繆,把風險控制放在戰略高度
做為光大永明風險控制部的負責人,曾嶸此前曾經從事過合規、審計、財務等工作,她認為,風險控制是她所面對的最有挑戰性的工作。
據曾嶸介紹,風險控制的概念進入中國的時間并不長,在國外也不過二三十年的歷史,但在保險體系中,它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一般來說,保險產品持續的時間都較長,其短期表現并不能說明問題,而風險控制恰恰是針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對公司運營產生不利影響的事件做出預測,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因此,對于保險公司來說,風險控制能力是一個核心能力。毫無疑問,一個風險控制能力強的公司會對投保人未來的保障和收益是有好處的。
光大永明早在3年前就成立了風險控制部,這比監管部門的要求要早得多。一方面,是由于傳承了外方股東永明金融的風險管理經驗,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光大永明管理層對于風險控制的重視。據了解,目前其他的一些保險公司,盡管也有負責風險控制的部門,但一般是與其他部門,如合規、審計等合并在一起的,而光大永明不僅較早地設立專門的風險控制部門,還建立了風險管理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將風險控制情況直接匯報給公司董事會選舉委員會,在合資保險公司里,這種將風險控制職能設置到如此高級別的公司還是比較少見的。
風險控制的操作模式一般有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識別,即在未來可能發生的所有風險中,識別哪些風險是對公司危害大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風險。第二個階段是排序,也就是按照風險程度由大到小做一個排列。第三個階段是提出應對方案,應對也分為幾種,一種是接受風險,一種是轉移風險,還有一種是降低風險。風險控制最好的狀態是能夠做到預警。作為風險控制部門,有責任在監控整個公司風險的過程中,把監控,報告和預警結合起來,在某些不利風險將要出現的時候,及時向管理層提出建議。
曾嶸舉了一個例子。2008年,股市下挫導致各公司的投連險出現了退保的現象,而這樣的時候,就需要風險控制發揮重要的職能。首先,根據風險控制原則,當投連險銷售超過一定份額時,風險控制部門就應當給過熱的銷售市場降降溫,建議管理層放緩這類產品的銷售步伐。當隨著事態的發展,出現投訴、退?,F象時,風險控制就應提前介入,建議相關部門采取合適的反應,將投訴和退保降到最低。最后,當投連險事件結束后,風險控制部門還可以引導各個部門討論這件事情的經驗和教訓,回顧在事件當中,哪些地方存在欠缺,如銷售環節是否被沖昏頭腦,核保環節是否沒有很好地控制,培訓環節是否應該加強,應對客戶投訴的技巧是否還應提高等。
曾嶸說,通過風險控制操作,盡管不能杜絕風險的發生,但至少可以減少風險帶來的危害,也讓光大永明成為一個學習型的企業,不斷從過去的失敗和教訓中得到啟發。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741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