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ETF基金風險高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曾令華
開閘近兩年的創業板迎來了第一支以其為標的指數基金――創業板指數聯接基金。如今創業板股票大軍已擴容到259只,市值更是達到了8415億元,而創業板股票的高波動性,也吸引了許多投資者進場交易,創業板ETF基金給了投資者另一種選擇。
創業板ETF基金,投資價值幾何?作為指數基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其進行分析:首先,要詳細了解指數的編制方法;第二,要了解該指數的行業分布;第三,比較歷史數據,看該指數的風險收益特征;最后,看該基金的跟蹤誤差。
基金與創業板指數走勢一致
易方達創業板ETF基金采取完全復制的被動式投資方式投資于創業板指數成份股,其比例不低于基金資產凈值的95%。它未來的走勢與創業板指數走勢相關度應該非常之高。
創業板指數選取100只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交易的A 股,其選樣指標為一段時期(一般為六個月)平均流通市值的比重和平均成交金額的比重。選樣時先計算入圍個股平均流通市值占創業板市場比重和平均成交金額占創業板市場比重,再將上述指標按2:1 的權重加權平均,計算結果從高到低排序,在參考公司治理結構、經營狀況等因素后,按照緩沖區技術選取創業板指數成份股。每年1 月、4 月、7 月、10 月的第一個交易日定期調整。綜合考察流通市值和成交金額,選股代表性優于總市值選股方法;有利于選入“高成長性、高活躍度”樣本,突出深市優勢企業。
創業板指數對整個板塊的市場代表性強,今年以來,創業板指數流通市值覆蓋率一直在65%以上;財務指標覆蓋率高,凈資產覆蓋率超過60%,凈利潤覆蓋率和營業收入覆蓋率超過50%。
同時,我們注意到創業板指數換手率較高,在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區間中,創業板指數的日均換手率為4.22%,區間換手率為1062.96%,遠高于其他市場主流指數,如深證100日均換手率和區間換手率分別為1.40%、353.00%,上證50這兩個值分別為0.34%、84.89%,換手率較高一方面表明市場交易活躍,流動性較強,另一方面,聯系到創業板盤子小的特點,也不能排除存在炒作放大泡沫的風險。
創業板指數新興產業比例較高
從指數的行業分布來看,信息技術和工業分別是第一、第二大行業,占比分別為28.66%、27.03%,醫藥生物是占比較重的第三大行業,占比達14.84%。創業板指數新興產業比例較高,達到57%,其中信息技術行業高達26%,且不含金融地產行業股票。92.65%的創業板上市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83.27%的企業擁有與主營產品相關的核心專利技術。創業板中的行業分布則更加符合經濟轉型的發展方向。
上市之初,創業板相比主板就存在明顯的估值溢價,截至今年7月末,按TTM計算,創業板市盈率40倍左右,滬深300維持在15倍左右,從行業來看,除了信息服務和電子元器件行業(均在40倍左右)之外,創業板的行業估值水平和主板市場的對應行業估值比較也存在明顯的溢價,創業板中機械行業市盈率45倍左右,滬深300機械行業市盈率20倍左右,而化工行業分別在45倍、20倍,醫藥生物分別為45倍、30倍左右。溢價的存在可能對應著成長性的差異,也有可能是規模的溢價,如是后者,則對應的炒作的因素更大。個別行業如電子元器件和通信服務行業,主板和創業板之間的估值差異現在基本消除了,從成長性考慮更有價值。
創業板指數波動率最高
創業板指數的波動率顯著高于其他指數,2009年11月至2011年7月計算的年化波動率為36.95%,而同期滬深300,深證100的年化波動率僅有23.81%、26.01%。
從海外的創業板指數來看,其波動性也遠高于主板指數,以美國的NASDAQ為例,其波動性也遠高于道指與標普。我們取從1998年1月1日至當前的納指與道指及標普比較,可以看到,納指在2000年高點仍高高在上,即使在泡沫破滅之后的2002年至2011年10年間,其波動幅度顯著大于主板指數。
綜上所述,創業板指數覆蓋率高,對創業板的代表性強。無論是從國外,還是目前創業板指數的運行來看,都呈現出高收益,高風險的特征。從行業構成來看,新興產業占比明顯,契合國家經濟結構轉型的大趨勢。目前,創業板對主板保持溢價,大部分行業相對于主板也處于溢價狀態,個別行業如電子元器件和通信服務行業,主板和創業板之間的估值差異現在基本消除了,從成長性考慮更有價值。
易方達創業板ETF基金采取完全復制的方法,其契約中表明“基金力爭將日均跟蹤偏離度控制在0.2%以內,年化跟蹤誤差控制在2%以內”,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將與標的指數保持一致,將呈現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征。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7433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