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投家的低碳新攻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嚴學鋒
只有堅持專業和專注,才能實現企業的愿景?,F在的市場競爭極為殘酷,我們欣賞將某個產品做到極致的企業家
市場預期,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是全國兩會后值得期待的產業政策,2010年將是低碳經濟的提速之年。作為嗅覺靈敏的投資機遇發現者,中國的風險投資家們對新能源產業的最新變化有何想法,作何謀劃?道杰資本管理合伙人俞鐵成、德信豐益資本執行合伙人姚錦聰3月做客《董事會》雜志,探討低碳投資新攻略。
《董事會》:您擔心中國新能源產業泡沫化嗎,如何正確看待這一產業的產能過剩問題?
俞鐵成:所謂過剩問題我認為只是發生在具體產業鏈上的某個環節,而且存在一個理論產能和有效產能的統計口徑問題。以風電行業為例,據統計,去年風電的總裝機只有1200萬千瓦,占電力總裝機容量的1.5%,發電量只占全國發電總量的0.3%,因此從整體產能上看沒有過剩。但是由于國內企業一窩蜂上風電項目,造成在風電某些環節出現產能過剩,比如在葉片和整機組裝兩個領域這幾年上了許多項目,總產能已經超出近兩、三年國內的風電裝機計劃。此外,有關部門在統計時經常把理論產能作為統計基礎而忽略有效產能。我們都知道一個企業考慮到未來可能的市場增長,一定會留出一定的有效產能發展空間,否則等到市場爆發性增長時臨時新建生產線就來不及了。因此,在葉片和整機組裝領域的過剩更多的是理論產能而不是有效產能過剩。在風電的核心控制系統、變槳系統、高端精密鑄件等核心部件領域,目前國內能生產符合國際標準要求的廠家還非常少,根本不存在所謂過剩問題。我們目前仍然看好這些核心部件領域的投資機會。
姚錦聰:中國新能源產業的過剩是一種特定的相對過剩。我們注意到直到現在電網所能承受的新能源占比遠遠未到設計的可承受的靜態百分比,更不要說將來引入智能電網后電網所能承受的提升后的新能源占比的動態百分比。一方面因為個別領域的新能源產業具有兩頭在外的特征,國內的新能源應用鼓勵措施仍未到位,導致了一些新能源加工產業相對過剩,另外是由于國家電網作為一個唯一的電場客戶,在一些新能源電場的電力接入和接收上存在實際的困難以及積極性有待提高等等原因,導致了一些新能源設備提供上的相對過剩。我們相信隨著低碳經濟的深入開展,這些都將日趨合理化。
《董事會》:能否用PE投資者的眼光,預測一下未來幾年中國低碳經濟的成長空間。
俞鐵成:中國低碳經濟在未來幾年有巨大增長空間。目前核電已經提前實現2020年裝機4000萬千瓦的目標,我們預期國家很可能于近期上調2020年核電裝機規劃至8000萬千瓦。未來3年有望迎來核電投資高峰,預計未來3年核核電總投資將達到3500億元,年復合增長60%。
中國光伏市場在2009年正式大規模啟動,全球太陽能市場將在2010年開始走入下一輪高速成長期,預計2009-2011年全球光伏市場復合增速40%左右。相比前一輪純政策市,本輪將有經濟利益支持,更具成長空間和持續性。
中國風電行業預計2009-2011年平均增長20%左右,待消化現有產能后又會迎來快速發展機會。高效電機潛在市場容量400億元,高壓變頻器未來3年復合增速30%。另外,能源合同管理領域也會孕育巨大投資機會。
《董事會》:這么樂觀的預期之下,您掌握的資金想怎么花?
俞鐵成:作為國內少數長期以新能源為主的投資機構,曾投資尚德電力、天威英利等,我們將在未來3-5年內繼續加大以新能源為核心的低碳經濟板塊投資,重點是光伏、風電和核電。
光伏領域在“多晶硅-拉晶-切片-電池-組件”這條產業鏈主線上的每個環節已經形成幾大巨頭割據的局面,新進入者沒有太大機會成長,而且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加深,我們不會參與。我們依舊看好為上述主產業鏈配套的零配件和消耗品企業,在已有成功投資案例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通過對若干核心光伏輔料配件企業的投資影響和推動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另外,我們很看好具有成熟技術和成功案例的光伏電站系統集成商。
風電領域我們主要關注2MW以上風機核心鑄件以及風機核心變頻系統、變槳系統、風電逆變器等細分領域,對于葉片、塔架、總裝類企業興趣不大。核電領域目前為國有大型企業和外資壟斷,我們關注的是能切入核電配套體系的少數民營企業。
姚錦聰:我們的新能源投資重點關注方向包括新能源汽車動力組件、超高智能電網與電表、光伏建筑一體化所需特種薄膜組件和特玻材料、新一代核電設備、能取代紙質印刷作為新一代電子化信息傳播和教育應用的系統等,投資策略是重點投資一些即使在政策鼓勵措施減弱的背景下,仍然真正能作為大規模引領新能源替代產品群的企業與行業。
《董事會》:除了行業前景,人的因素將決定投資成敗。您最喜歡從事新能源產業的企業家具備哪些素質?
俞鐵成:首先要能建立起企業的“護城河”,擁有獨到技術和商業模式,建立和穩定核心大客戶。比如光伏配套領域原來某核心輔料都是外資壟斷,我們3年前投資的一家公司成功研發出替代產品,用3年時間就占據了中國該細分市場壟斷性的份額,靠的就是高性價比和高質量。
其次要善于和資本合作,在企業產品成型和有初步客戶基礎上要盡早引進有產業資源和其他增值服務的資本合作以實現快速擴張。我們關注到許多新能源企業在起步階段都差不多,但一旦有資本介入后成長速度就明顯拉開。
最后要專注。現在的市場競爭極為殘酷,我們欣賞將某個產品做到極致的企業家。曾經有某海歸博士帶了一堆國外的新能源技術來找我們,同時要在光伏、風電好幾個領域拓展,被我婉言謝絕。
姚錦聰:第一,堅持不懈地將新能源作為自己的事業。新能源作為一種新型的替代性能源,在發展和推廣的過程中,不僅會遭遇舊有形式能源的擠壓式競爭,更要面對自身技術的待進展性、受眾群體的接收模式和經濟性原則等挑戰。只有堅持專業和專注,才能實現企業的愿景。第二,堅持不懈地研發新技術以降低在低碳經濟中新能源的替代成本。替代能源成功的關鍵,在于能否以經濟的價格大范圍應用。第三,重視全球低碳政策的扶持作用和積極因素,但最主要的,還是發展企業強大的生存根基。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7478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