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近觀月朗集團的上市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彭金濤

  不斷地規范和公開透明,將月朗集團推向國際化快速發展的正規途徑
  
  
  2007年9月,素有“財務神童”之稱的錢港基出走康寶萊后,在陳懷德的盛情邀請下,加盟月朗國際,就任月朗集團全球總裁。錢港基的到來為月朗國際的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三個月后的12月28日,月朗集團(HKWO.OB)在美國通過反向收購成功上市。
  月朗集團的殼公司叫“Gourmet Herb Growers, Inc.”,于1998年10月在OTCBB市場上市,股票代碼為“GMHB.OB”,并于反向收購后改名為:香港月朗集團,股票代碼為HKWO.OB。從當年10月底香港月朗集團簽訂反向收購協議,到香港月朗集團正式上市,前后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這樣的上市速度,通常以IPO方式上市是絕不可能的,而就反向收購來說,也比較罕見。
  這兩個多月時間的精心策劃,從上市戰略部署到贏利實現的設計,無不經過董事長陳懷德和總裁錢港基的深思熟慮。今年1月至5月期間,香港月朗集團在OTCBB網站公開披露了多份相關財報,結合香港月朗集團近期股價走勢情況,通過研究分析,我們或可看到香港月朗集團的整體發展戰略,以及一個上市公司的所有精明之處。
  
  低成本與高收益
  
  反向收購是公司收購合并的一種商業運作,在美國應用比較普遍,是許多公司在資本市場上市、融資的有效途徑。中國的民營企業在美國以首次公開發行方式上市難度大,成功機率小。采取反向收購方式,則可以避免因首次發行上市失敗而蒙受的財務損失,反向收購上市的成功率更高,相對也更容易。
  月朗集團正是從場外交易市場(OTCBB)切入,目前正伺機進入主板市場。錢港基曾透露:月朗上市僅花了300多萬元人民幣。月朗集團的財報顯示,香港月朗集團定向收購“Gourmet Herb Growers, Inc.”352914286股,其股份的交易價格為0.001美元/股,按當時收購時的匯率1∶7.5來算,香港月朗需支付265萬元人民幣,即可完成定向收購并上市。而對于動輒需要花費上千萬元的高昂代價,也難以上市成功的IPO模式來說,月朗集團的這一策略是值得欣賞的。
  
  月朗集團的低成本上市策略很快就取得了回報,香港月朗集團在2008年1月對其全部發行并流通的365714286股股份按1∶7.352380958的比例進行合股,使公司保留49740933股股份。按上市后的峰值12.00美元/股,和按1∶7.5的兌換匯率來算,香港月朗集團的市值已達47億元人民幣。
  以300多萬元人民幣的投入,成功購買了一家在美國上市的殼公司,反向收購的第一天,股價就已定在2美元。“這是一筆成功的低投資、高回報的生意,退一步說,假若香港月朗集團決定立刻出售此公司便即可獲取高額利潤!可以說,一家民營企業能迅速成功地進入國際資本市場,這生意的成功,已遠不是投入、產出這樣的數字來計算的了?!卞X港基對記者說。
  
  巧妙架構與合理避稅
  
  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香港月朗集團采取了多種方式進行合理避稅,這些合理避稅手段貫穿在上述幾份財報之中。
  看一下月朗集團的架構(見圖),香港月朗集團(HKWO.OB)通過香港月朗(Winalite)獲得利潤,實際上是把香港月朗當作連接著作為生產中心的深圳月朗(SWT)和作為營銷中心的各國或地區的分銷公司之間的中間商,賺取“轉售”利潤。更為重要的是,錢港基把香港月朗集團做成一個純粹的利潤獲取機器:一方面,通過無限期的“采購供應協議”,香港月朗集團掌握著對深圳月朗產品的購入價格的定價權;另一方面,通過五年有效期的“全球獨家分銷協議”,香港月朗集團掌握著對各分銷公司售出價格的定價權。
  將部分合理的利潤集中于美國上市公司香港月朗集團,保證從所有的海外公司賺取一定的利潤,上市公司通過買賣協議,賺取一定的利潤差價,這意味著,各個海外公司無論經營業績如何,只要有貨品賣到海外市場,上市公司就有穩定的營業額和利潤。所以,海外不同市場開拓得越多,其銷售額越高,上市公司的利潤就越多,每股收益率(EPS)也就越高。
  出于錢港基設計的這樣一種策略,如果他在現階段辭去上市公司CEO一職,而投精力于海外市場開拓,無疑是對上市公司最大的獲益,為將來股價的倍增做了良好的人力投資。正是由此考慮,今年4月1日,錢港基辭去CEO,由胡敬軍接任。
  香港月朗集團不直接經營,而通過香港月朗間接獲得利潤,這種設計模式使香港月朗可以順利達到稅收截留的作用,因為盡管作為殼公司的“Gourmet Herb Growers, Inc.”可以提供低到0.001美元/股的收購價格,但其注冊地在美國內華達州,需要承擔較高的稅收,而間接獲得利潤的香港月朗則處在稅率較低的香港。
  而透過“采購供應協議”和“全球獨家分銷協議”,分別對深圳月朗和各分銷公司進行價格控制,以謀取“轉售”利潤最大化,就是國際企業慣常使用的避稅手段:轉移定價。通過轉移定價,一方面所有“轉售”利潤都可以集中到上市公司香港月朗集團,使各分銷公司可以在財務報表上形成低利潤,合理避免當地高稅收。
  財報中還披露了香港月朗集團的幾次重要人事變動,這些人事變動看似令人費解,包括錢港基卸任CEO,在外人看來或許都是難以理解的,而公司核心管理層人事變動的背后,從管理費用角度而言,也是月朗集團的避稅手段之一。這需要結合財報中的“咨詢和管理服務協議”一起來看。
  根據“咨詢和管理服務協議”,各分銷公司為香港月朗的高層人員提供75至300美元/小時不等的服務報酬。比如當錢港基擔任香港月朗集團高管時,享受各分銷公司提供的相應服務報酬,以及往返機票、食宿等費用。換言之,只要各分銷公司出具錢港基足夠長時間的服務時間證明,香港月朗集團需要支付的高管薪水成本可以轉嫁到各分銷公司身上;而各分銷公司有可能由此形成相對較低的利潤,合理避稅。
  
  聲譽提升后的轉板準備
  
  從目前月朗在重慶追加投資建設生產基地,以及進入俄羅斯和日本市場之后的良好走勢來分析,香港月朗集團并不缺錢,并不急于轉板去NASDAQ融資。如果根據財報中的“全球獨家分銷協議”對各分銷公司最基本的五年協議有效期來推斷,香港月朗集團應該對自己進行3至5年中期發展戰略規劃,有可能的話,香港月朗集團向NASDAQ轉板的時間應該在三年以后,香港月朗集團保持穩定和業務發展,中國和世界各地的利潤不斷集中到香港月朗集團后,股價自然穩步上揚!月朗集團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不排除3至5年之內在香港、新加坡等地二次上市的可能性。
  上市為企業帶來了很多好處,遵循跨國企業在美國華爾街對上市公司在內控、信息披露到財務管理等等方面的規范要求,成為企業不可避免的工作。不斷地規范和公開透明,將月朗集團推向國際化快速發展的正規途徑。
  現階段香港月朗集團已完成的反向收購上市,并已實現的利潤集中、低價上市、市值膨脹、合理避稅、股權激勵、轉板準備等多重目的,都是為了轉板到NASDAQ等主板市場獲取更大的融資這一目標服務。與OTCBB市場上的私募基金更好地溝通和合作,則是轉板之前、轉板之中,以及轉板之后都需要重點考慮和實施的問題。錢港基表示,月朗轉板到NASDAQ只不過是一個時間的問題,前期并不急于轉板,原因在于月朗目前正處于籌備和起步的階段,待日后月朗進駐更多的海外市場,業績的逐步飛躍,及更完善的運營模式,月朗必將在其強大的管理團隊的領導下,順利實現轉板的目標。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74876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