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背景下檔案信息資源建設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當前信息化社會的背景下,隨著全球互聯網、物聯網、移動網絡、云計算、大數據等新型的信息化、網絡化技術迅速普及和應用,“智慧城市”離人們越來越近。論文以“智慧城市”為視角,在對智慧城市的概念和特征分析的基礎上,對檔案信息資源建設工作進行研究,以推動信息化環境下檔案工作的發展。
關鍵詞:智慧城市檔案信息資源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current informa? tion society, new information and networking technol? ogies such as the global Internet, Internet of Things, mobile networks, cloud computing, and big data are rapidly spreading and applied, and“smart cities”are getting closer and closer to us. Based on the perspec? tive of“smart city”, the paper studies the construc? tion of archives information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mart citi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es work in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Keywords: Smart City; Archives; Information re? source
當前,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城市化水平已經超過了50%,城市的規模也在進一步擴大,在這一階段,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不僅僅需要高樓大廈、鐵路立交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更需要結合城市中市民的需求,開展以人為本的城市服務,讓城市的生活更為便捷高效。在這一社會需求下,“智慧城市”(smart city)的建設應運而生。然而目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點依然偏重于硬件建設,而有關檔案信息資源建設等背后的“軟實力”建設卻相對滯后。因此本文就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檔案信息資源建設情況展開研究,闡述智慧城市中檔案館角色的轉變以及檔案信息資源建設的原則,并對檔案信息資源建設水平的提升提出一些建議。
一、智慧城市的涵義與特征
?。ㄒ唬┲腔鄢鞘械暮x
2008年11月,IBM公司提出了“智慧的地球”這一概念,指出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當今社會,整個世界正在朝著自動化、智能化、可感應的方向發展,信息化、網絡化的社會讓一切變得更加智能,IBM的這一觀點迅速在全世界引發了“智慧城市”建設的熱潮。2010年,IBM公司正式提出了打造“智慧城市”的愿景,即通過整體組織和定位來經營城市,將城市的交通、能源、環境、公共事業、城市服務等多個板塊統一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更具智慧的生活、工作、休息和娛樂的環境,實現城市的有效治理和持續發展。
智慧城市指的是以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為基礎,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來對城市運行中的各項關鍵信息進行感測、分析與整合,進而根據相關的分析結果對包括民生、教育、環保、商業、城市服務等各項社會活動在內的需求做出智能化的響應。智慧城市的本質就是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實現城市管理和運行的智能化,從而使城市生活更加便捷和美好。
?。ǘ┲腔鄢鞘械奶卣?
智慧城市是城市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即在城市管理的各個方面充分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并將這一技術運用到地方政府在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的過程當中,具體來講,智慧城市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一是識別與感知的全面性。在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管理過程中,通過信息網絡技術的應用,來對城市的環境、狀態等進行感知和識別,并對所感知的相關信息以及數據進行采集,而后對所收集的信息和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和處理,繼而能夠對相應的問題主動地做出響應,促進城市各個系統、各個部門和諧高效地運行。
二是應用與管理的智能性。在信息網絡環境下,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管理能夠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技術的應用,對所收集的大量數據進行存儲、計算與分析,真正實現“從社會中收集數據”,凸顯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管理的廣泛與便捷。
三是互聯互通的廣泛性。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城市的互聯互通創造了物質上的基礎和條件,互聯網作為智慧城市信息交流和互動的載體,增強了城市中人與物、人與人之間互聯互通的頻率。智慧城市的建設使得城市內信息的收集與反饋及智能化服務的能力大大增強。
四是城市更加以人為本。在當前互聯網發展的大背景下,各類智慧城市的具體應用也逐步滲透到千家萬戶,滲透到了社會大眾的衣食住行中。智慧城市建設的初衷就是為了利用科學技術手段進一步改進民生服務、提高政府效能、促進經濟轉型、改善生態環境,其最終目標是為了讓社會大眾生活得更加幸福和便利。智慧城市的建設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但“人”的因素將處于中心地位。
五是創新的持續性。創新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管理尤其要重視技術創新,在當前信息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只有通過不斷地創新,才能匯聚社會公眾的智慧,進而推動用戶的深層參與和大眾創新,實現智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1]
二、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檔案信息資源建設
(一)檔案館角色和定位的轉變
在智慧城市的創建過程中,作為面向智慧城市、為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管理服務的檔案館,也應該積極轉型,突破傳統檔案館的角色定位和工作方式,借助互聯網等現代技術,優化檔案館面向社會公眾的信息服務渠道,提升檔案館社會服務的靈活性、準確性和便捷性,進而實現檔案工作的智能化。 一是檔案館應提高檔案信息資源服務水平。當前的智慧城市建設,就是在互聯網迅速發展、廣泛普及的大背景下,通過信息網絡渠道,實現信息的交換和資源的共享。網絡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使得手機、平板電腦等便攜設備成為了接收信息、進行學習和閱讀的終端。此外,信息獲取的渠道以及信息傳播的方式也在發生轉變,因此,檔案館應順應時代的潮流,充分利用信息網絡技術來適應智慧城市的建設并積極參與到智慧城市的信息服務工作中來,引導檔案社會服務方式的創新是檔案館提升檔案服務質量的根本出路。[2]檔案館可以基于互聯網,開發檔案信息服務平臺和檔案信息門戶,或者開發面向各類手機的終端平臺,打造“手機上的檔案館”,使得用戶能夠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隨時隨地查詢所需要的信息,從而使得檔案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渠道更為暢通,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務平臺。
二是檔案館應向著資源整合以及信息共享轉型。智慧城市將城市中建設和管理的多個板塊加以整合與統籌,其本質就是實現城市范圍內不同的部門、不同的群體以及不同的行業之間信息資源的整合共享,以及城市建設與管理中的業務協同,從而為社會大眾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為智能化的幫助。由于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檔案一直被看作“政治”和“機密”的代名詞,檔案館在普通人看來具有很強的神秘性,普通的社會大眾也沒有太多的機會去接近檔案館乃至了解檔案工作,使得檔案館的“封閉性”過于強烈。當前,隨著智慧城市這一概念在全社會的普及,檔案館也不再是一個單純的館藏機構,而是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轉化為面向公眾的窗口和向社會公眾傳遞信息的門戶。在這一形勢下,檔案館必須調整自身的工作方式,將檔案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從而有效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共享,最大限度地發揮檔案的價值。
?。ǘn案信息資源建設的原則
一是要做好相關基礎性的工作。具體來講,重點是要搞好信息化條件下檔案工作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對檔案館的軟硬件設施,尤其是網絡基礎設施、計算機等數字化設施進行升級改造,以保障檔案信息資源管理的順利進行。檔案館還要加強與其他相關部門的交流和溝通,加強與信息公司、網絡技術公司、電信運營商等公司企業的合作,使其能夠為檔案信息的安全、檔案信息的社會交流與共享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同時,檔案部門應加強對新技術的學習和應用,使其能夠緊跟技術的更新與社會大眾的需求。
二是政府要做好主導工作,協調多部門合力推進。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政府應起到主導和推動作用,注重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信息和數據。因此,在檔案信息資源建設方面,政府應在政策法規制定、相關規范和標準的制定以及宏觀組織等方面發揮基礎性的作用,對檔案工作進行統一的協調和指導,以保障檔案工作體制機制的合理性。此外,政府還要引導檔案部門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檔案館的社會性,并推動形成以檔案部門為主體,多部門、多機構以及社會公眾等社會各個方面積極參與的態勢,將檔案信息資源建設好、維護好,增強檔案信息資源為智慧城市服務的能力。
三是要注重創新,貼近社會。在智慧城市建設的背景下,檔案信息資源建設不僅僅是信息網絡技術等新興技術的運用,更應該是檔案工作方式和方法的不斷創新。具體來講,檔案信息資源建設應該在檔案信息資源管理、檔案資源的應用、檔案信息資源建設的方式方法上加以創新和改進,結合當前的工作實際和社會的需求,改進行業標準和制度管理的標準,促進信息網絡環境下檔案信息資源建設工作模式的調整和轉變,不斷提高檔案信息資源建設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此外,檔案部門還應融入社會,以檔案信息資源為基礎,更好地為社會公眾服務,提高社會公眾在信息資源獲取上的便捷性,培育社會公眾的檔案意識,增強社會公眾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獲得感,使得智慧城市建設更好地惠及社會大眾。[3]
三、提升檔案信息資源建設水平的對策
?。ㄒ唬┨嵘龣n案信息資源建設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地位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迅速發展,已經有相當數量的城市提出或正在進行智慧城市的建設,智慧城市的硬件建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是,硬件條件只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只注重硬件條件是遠遠不夠的,智慧城市的建設不能忽略信息資源、大數據等“軟實力”的作用,這些“軟實力”才是智慧城市良好運行的基礎。因此,要把檔案信息資源建設擺在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位置上,將檔案信息資源建設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智慧城市建設的“軟實力”上下工夫,更好地體現“智慧城市”的價值。例如,近年來,一些檔案館建設的檔案信息門戶、網上檔案館,正是檔案館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良好開端,也是智慧城市背景下,檔案部門創新檔案信息資源建設與管理的突出體現。
?。ǘn案信息資源的建設要為智慧城市服務
檔案信息資源作為信息資源的一種,具有獨特的參考和利用價值。在智慧城市建設的大背景下,檔案部門作為社會的一部分,也應積極參與到智慧城市的建設中來,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寶貴的檔案信息資源,為城市的發展出謀劃策。就當前的情況來看,檔案部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有所轉變和提高:
一是檔案工作者態度的轉變。當前,一些檔案館的檔案工作方法和理念落后于智慧城市的建設,導致檔案館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出現了缺位的現象,不能將自身的優勢發揮出來,沒有將自身的專長有效應用于智慧城市的建設中,檔案信息資源建設和管理不到位,導致在創建智慧城市的過程中所需要的檔案信息缺乏。此外,檔案館也錯失了通過檔案信息資源開發來展現檔案館自身形象的機會,嚴重制約了檔案信息資源效能的發揮。[4]檔案工作人員必須轉變不合時宜的傳統觀念,樹立“開放”與“共享”的檔案意識,將開發檔案信息資源視作檔案服務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主動實施檔案信息資源的建設與管理工作,將檔案信息資源的價值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主動為社會提供服務,以“智慧城市”建設為機遇,提高檔案工作的水平。
二是檔案利用者觀念的轉變。長期以來,檔案以及檔案工作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檔案是保密的、難以公開的,人們對于檔案工作的具體方式也鮮有了解,認為檔案工作僅僅是收集、整理、歸檔、抄寫、裝訂等簡單的勞動。這些偏頗的看法,使得檔案館及檔案工作的社會認知程度很低,社會公眾的檔案意識也不足,長此以往,不利于檔案工作的持續發展。因此,在智慧城市的創建中,檔案部門需要引導檔案利用主體觀念的轉變,主動利用檔案館提供的檔案信息資源,并將其應用于生產生活當中,引導公眾主動提出需求,并根據檔案館的實際狀況,對社會公眾的需求加以滿足,進而鼓勵社會公眾將檔案信息資源運用于智慧城市的創建中,促進智慧城市建設“軟件”和“硬件”的均衡發展。 ?。ㄈ┘訌姍n案信息資源的建設與開發利用
加強檔案信息資源建設的開發與利用是建設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部分,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能夠為智慧城市的管理與決策起到更好地咨詢與參考作用,從而為智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性的信息服務。加強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是加快檔案信息資源的大數據基地建設。通過數據來反映社會實踐及其管理,比建立在數據基礎上的文字對社會實踐及其結果的反映更加客觀。[5]加強信息資源建設的力度、打造檔案數據基地,是做好基礎工作的第一要務。當前,要加快建設圍繞智慧城市的相關信息服務體系,如市民檔案信息中心、社會信用檔案數據庫、社保檔案中心、城市規劃與安全檔案信息中心、城市文化及教育檔案數據庫等,并將這些事關城市建設與未來發展的信息庫、數據庫按照統一的標準與規范來建設與維護,使各個板塊互聯互通,將各個領域的檔案信息整體化管理,發揮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此外,檔案信息資源的建設還應考慮檔案數據庫災害防范功能,一方面要提高檔案信息資源數據庫的硬件水平及對不同環境的適應能力,還要落實檔案信息資源的異地備份,將檔案信息安全考慮周密,盡可能防范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導致的檔案信息資源缺失。
二是強化科技支持和人才引進。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建設離不開科技的支持和人才的貢獻,當今世界的競爭是科技和人才的競爭,因此,應將科技支撐和人才引進擺在突出的位置。要重視科學技術對于檔案信息資源建設的支撐作用,加強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力度,緊跟科技發展的潮流,將信息網絡技術運用于檔案工作中,并結合當前檔案工作的實際情況,加強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的應用,在現代科技的支撐下,創新檔案的管理方式,創新檔案信息資源的運營和服務方式,構建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環境下的檔案信息服務平臺,將海量數據更好地加以整理、分析和利用,打造智慧城市下的“智慧檔案”。檔案部門還要加強相關人才的引進,積極引進在信息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有所建樹的人才,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關機構,共同打造信息化環境下檔案人才的培養基地,加大人力資源方面的投入,為引進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科研環境,加強引進人才的后續保障和相關服務,使其能夠更好地融入到檔案工作的研究與創新中來。
三是要加強檔案信息資源建設領域的資金投入。物質基礎是科學研究的保障,缺少了資金投入,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便成了空中樓閣,因此,重視檔案工作,重視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就必須有相應的資金投入作為支持。當前,智慧城市的建設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檔案信息資源建設作為智慧城市創建過程中的基礎性工作,要設立相應的資金預算,并且爭取社會各方對檔案工作的支持。在對檔案信息資源建設的投入中,政府部門要發揮好主導作用,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拓寬資金渠道。此外,還可以設立社會競爭機制,鼓勵有技術條件、資本雄厚的大企業參與“智慧檔案”的建設,吸引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6]
四、結語
智慧城市的建設應該是多方面、均衡發展的,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檔案信息資源建設也應更具有“智慧”的色彩。當前,我國在智慧城市的創建中應在“硬件”和“軟件”上共同發力,通過優化檔案信息資源建設,形成智慧城市下信息資源互通共享的模式,提升社會公眾的獲得感,從而推動智慧城市的不斷更新和可持續發展。
*本文為黑龍江省高?;究蒲袠I務費黑龍江大學專項資金項目“智慧城市背景下檔案信息資源規劃研究”(項目編號HLJDZ2016-13)階段性成果。
注釋及參考文獻:
[1]郭驊,蘇新寧.智慧城市信息資源規劃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6,39(9):47-52.
[2]任越.公共需求視角下我國綜合檔案館社會服務問題探究[J].北京檔案,2018(1):14-18.
[3]吳加琪.智慧城市建設背景下區域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思考[J].浙江檔案,2014(12):9-11.
[4]趙浩華,倪麗娟.協同治理視角下的檔案公共管理探究[J].北京檔案,2018(9):8-11.
[5]倪麗娟,陳輝.基于大數據技術的干部檔案真實性維護路徑探析[J].北京檔案,2017(7):15-18.
[6]倪麗娟,李洋.智慧城市與檔案工作智慧服務探究[J].檔案與建設,2017(10):4-7.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8270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