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節奏訓練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奧爾夫早就提出:“音樂構成的第一要素是節奏,節奏是音樂的生命,是音樂生命力的源泉?!比魏我魳范茧x不開鮮明的節奏。本文主要從感受節奏、節奏感、編創節奏的練習入手,對在節奏訓練中帶入體態律動的優越性做了說明,縱觀節奏訓練教學的現狀,筆者談論有關節奏訓練教學具體教學方法。希望對提高訓練者節奏的感知、理解、創作和表現能力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感受節奏 節奏感 編創節奏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7-0-01
新的課程改革, 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模式,新的教學觀念,大大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在音樂的教學中,節奏訓練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們音樂教師的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節奏是以不同的音符交織配合形成,以不同的速度力度促使著旋律的跌宕起伏,以不同的變化形式達到內心情感的交流,節奏是音樂的重中之重,它是衡量一首歌曲、樂曲的基本標準。
學生節奏感的培養是提高音樂素養的關鍵因素, 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聲樂演唱、器樂演奏等一系列的視聽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要一味的枯燥的灌輸理論知識,要將理論與實際有效的結合起來,喚醒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主動學習音樂的興趣、感受音樂的節奏之美,從而愛上美妙音樂。新課標中提出:興趣是音樂學習的基本動力和前提。因此,我們的課堂要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下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教學。
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實效性,還可以大大的增強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本人在教學實踐中吸收了中外節奏教學方法的精髓,通過不同音樂教學方法,對初中學生的節奏教學方法進行簡單了總結。
一、游戲中感受節奏
人音版七年級14冊第一單元《行進中的歌》中歌曲《一二三四歌》,歌曲開頭是一個號角性的節奏,其節奏活躍、富于變化,曲調輕快、流暢,充滿旺盛的活力,具有鮮明的進行曲風格。在這首歌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游戲中滲透節奏訓練,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最高的,課堂的氣氛是最活躍的,教學的效果也是最明顯的。首先讓師生互動起來,學生和老師一起做踏步的動作,有行進的感覺,建立“均衡節拍”的感覺,接著教師拍× .× ‖ × .× ‖ × × × 節奏型,在游戲中學生已經參與到教學難點的學習中。接下來學生有節奏地跟讀歌詞,體會進行曲的節奏特點,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很快完成了節奏的練習。在學會歌曲《一二三四歌》后,師可以根據這首歌來設計一個軍隊閱兵場面的游戲:全班學生分成男女兩組,第一段第一組的女生演唱,注意步伐要按歌曲有節奏地走,后面第二組的男生喊出響亮的口號;第二段女生演唱,女生敬禮并喊出口號。這樣讓學生們對軍人的颯爽英姿的敬仰,對軍旅的生活的向往,走進軍人的生活,體味軍人酸甜苦辣吧。
二、運用聲勢律動增強節奏感
音樂無處不在,節奏無處不有。 聲勢律動音樂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節奏感,從而感受音樂獨特的藝術魅力。聲勢律動不需要借助任何樂器,人的肢體動作,如拍手、拍腿、跺腳等動作節奏發出不同的聲響,運用協調的肢體語言,傳遞出節奏,從而來訓練和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同時進一步引導學生感受和表現音樂[1]。比如,教唱《桑塔露琪亞》時,通過貢都拉船舶在水中的蕩漾使學生認識船歌的節奏,進而感受船歌的特點;教唱王洛賓《青春舞曲》時,首先讓學生欣賞新疆維吾爾族歌曲辨別節奏,其次模仿新疆維吾爾族舞蹈動作,啟迪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舞蹈的動作,有利于培養了學生的節奏體驗以及對其音樂的感覺,從而感受到維吾爾族人們熱情好客、能歌善舞的生活場面[2]。節奏律動中,讓學生借助不同的節奏模仿使學生產生不同的體驗,如做即興表演、邊聽音樂邊舞蹈等,使身體的律動跟上音樂的節奏,二者合而為一,在律動中逐漸增強學生的節奏感。
三、積極引導學生創編節奏
節奏的創編,運用新的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中動起來,激發自身的節奏感創編屬于自己的節奏作品,這樣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感知音樂音樂的能力,更培養了學生創造力,最終達到表現音樂的能力。
新課程標準要求,7-9年級的學生要求即興創編活動需要學生及時作出音樂判斷(聽覺分析、想象),屬于創造性行為。在日常的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先來體驗節奏,親身體驗節奏有、無的重要性。接下來要感受節奏,感受歌曲重的節奏、舞曲中的節奏,感受不同的節奏型帶來不同的風格特點。最后就是創編節奏,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創編出帶有自己風格特點的節奏,并將其表現出來。
比如歌曲《阿伊亞——非洲的靈感》這一課,這是一首無伴奏三聲部的中非民間歌謠,非洲的音樂有一個最獨特的節奏風格——“跨節奏”,讓學生親自創編節奏,然后把它們的節奏寫出來,合成在一起進行樂器打擊,完全是以學生為主要參與者,教師只作適當的引導,旨在給學生一個創造、想象的空間,使學生在自我創造中體驗學習音樂的樂趣,學生在這一活動中得到的是成功的喜悅,體驗到音樂感人的魅力,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充分體現音樂是一種參與的藝術,是一種實踐的藝術,是一種全身心地投入而產生情感共鳴的藝術特征。
音樂有著神奇之美,節奏蘊含在美妙的音樂作品中。初中音樂課堂中的節奏教學非常重要,我們要不斷的創新教學模式,轉變教學思路,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把節奏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體會到節奏的美感,從而愛上音樂[3]。本文對一些譜例進行分析,強調了節奏在音樂中的重要作用及掌握好節奏的重要性。"在現在的:中學音樂教學中,節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當然,學習起來也并非是個很簡單的過程,如果一味的用枯燥的講解肯定很快就讓學生們感到厭倦,只有在快樂的氛圍中用快樂的方式才能更容易的讓學生感受節奏之美。
參考文獻
[1]李妲娜,修海林,尹愛青.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2]祁欣.論音樂的節奏[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
[3]薛良.沒有節奏就沒有音樂——關于節奏的筆記[J].中國音樂,1996(01):5-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8456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