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因素分析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課外體育活動是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重要措施,是實現學校體育教學目標、任務的重要途徑,本文通過對影響武鳴縣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進行調查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解決對策和建議,這將對有效改善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產生積極的影響,為促進農村中學有效實施陽光體育活動的提供依據。
關鍵詞:影響 中學生 課外體育活動 因素分析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7-0-01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和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試驗的進行,學校體育教學的各環節都進行了一系列積極的改革和嘗試,且取得了較顯著的成效,但我們在學習、創新的過程中,因受到陳舊傳統教育思想束縛及片面追求升學的影響,仍有不少學校確實沒有做好學校體育工作,其中,學校體育最薄弱的環節是課外體育活動。根據調查顯示,有不少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組織管理十分薄弱,存在隨意性和盲目性較大,有的只是流于形式而已,甚至屢屢被占他用,致使學生缺少體育鍛煉,大部分學生無法保證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那么是什么因素影響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呢?為此,結合課題研究以武鳴縣各鄉鎮和縣直初中及高中的中學生、學生家長、體育老師、學校領導為研究對象,選取各鄉鎮初中學校和縣直中學男女學生作為調查樣本量,每個調查樣本校原則上確定每一個階段兩個班級及體育老師,調查規模大約為2400人。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問卷共設計了師生各一套,并請專家認證與修改,以保證調查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一、調查結果與分析
1.參與行為因素
中學生每周參加學校課外體育活動課3次以上的占32.20 %, 1或2次的占40.86 %,極少參加的占26.94%; 學生能達到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的僅占10.30%,有 41.81%的學生能達到30—50分鐘的體育活動,還有47.68%的學生每天參加體育活動時間在30分鐘以下,也就是說我縣中學生還有89.68%的學生每天參加體育活動時間達不到一小時,并且,隨著年級增高達到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的學生減少,高三學生最差。綜合學生、家長、體育教師和學校領導對影響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調查顯示:學生學習緊張,課業負擔過重,片面追求升學是影響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首要因素,占58.10%。其次是時間得不到保證,占44.70%。第三是學校體育場地器材不夠,占40.21%。第四是學校沒有組織開展好課外體育活動,占19.75%。
綜上看出: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時間嚴重不足,遠沒有達到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的規定要求。學生鍛煉時間得不到保證,學校沒能經常有效的組織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是學生很少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直接主要因素。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片面追求升學是影響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根本因素。學校體育場地器材不足是影響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因素。因此,學校不僅要按國家規定的要求開設開足體育課時,而且還要確保每天課間操和課外體育活動時間,并經常有效的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體育活動。
2.參與態度因素
中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的態度如何,為直接影響其是否愿意參加課外體育鍛煉。從調查顯示,有96.03%的中學生喜歡參加課外體育活動;不喜歡課外體育活動的只占3.91%。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中學生喜歡參加課外體育活動,這是十分值得可喜可賀,學校應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把學生吸引到課外體育活動中來,盡可能滿足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需要。然而,從調查得知,仍有少數中學生不喜歡課外體育活動,其中女生占比例較大,調查原因顯示:首先是課外體育活動內容單調,不能滿足學生的體育鍛煉需要(占31.16%)。其二是學校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的體育活動項目不好玩(占24.87%),其三是學生自身體育基礎差,身體不好(占13.97%),其四是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太苦、太累(占12.46%)。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有90.49%的中學生在課外體育活動中較喜歡球類運動,因此,學校課外體育活動應當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多開展學生所喜愛感興趣的體育運動項目,以滿足學生多樣化體育活動的需要。
3.參與動機因素
中學生的體育參與動機多是體育鍛煉需要的具體動態表現,學生的體育活動都受一定的體育學習動機驅使,并指向于一定的目的。課外體育活動參與動機是影響中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因素,因為學生參與動機影響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的喜愛程度,并決定著他能否積極參加課外體育鍛煉。調查顯示,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出于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愉悅身心、促進交往和提高體育運動技術水平的學生占被調查人數的70%以上,這說明中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具有較明顯的一致性:其主要目的與自身需要有密切聯系,思想上對參加體育活動的價值和功能的認識是正確的。所以我們應抓住這一有利條件,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加強管理、科學合理地安排活動內容,使鍛煉方法和手段更符合學生實際,發揮更好的鍛煉效果。
4.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設施條件因素
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設施是學生開展體育活動的物質保證,近年來,各中學規模不斷擴大,但學校體育場地器材大多還是老樣,設施陳舊,運動場地不足。調查顯示,有65%左右的中學體育老師認為現有的體育場地器材設施還不能滿足學生開展體育活動的需要,這是武鳴縣各中學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影響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因素。從調查結果可知,武鳴縣有標準田徑場地的中學只有1所;有200米或300米田徑場地的學校占40%,平均每所學校有3—4塊籃球場,1—2塊排球場,這種狀況與省教育部門的各級類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要求相差甚遠,這是制約武鳴縣各中學組織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因素。所以,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要想方設法改變體育場地器材設施落后現狀,以保證學校體育工作的正常開展。 5.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組織與管理因素
加強組織管理是開展好課外體育活動的基本措施。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的學校雖然體育場地器材并不很充足,但學校對課外體育活動組織管理很到位,從領導到體育老師,從班主任科任老師,由上而下,齊抓共管,因地制宜地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使得學校課外體育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反之,有的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還算不錯,但學校對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不得力,學校領導對課外體育活動過程缺少思想上的導向,體育教師工作責任心不強,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又不夠配合。由于缺乏組織者,致使課外體育活動過程比較散亂,存在較普遍“放羊式”的課外體育活動。根據調查結果,武鳴縣有40.01%的中學生和42.47%的體育老師對自己學校組織開展的課外體育活動不夠滿意或不滿意,經查明原因,有52.28%的學生和24.66%的體育老師認為學校組織開展的體育活動內容單調,形式單一,學生沒有自由選擇自主鍛煉的機會;有29.61%的學生和10.96%的體育老師認為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缺乏組織者,組織管理又不得法 。由此可見,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至關重要,從組織開展活動內容、活動形式以及組織者都要科學化、規范化,嚴格按照我國政府部門有關決定、通知、條例等來執行。學??筛鶕拘5膶嶋H情況,改變傳統課外體育活動內容,形式和評價方式,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多組織一些小型多樣單項分散的體育競賽活動,讓學生選擇參加自己喜愛的體育項目,以滿足學生體育鍛煉需要,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積極性,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
6.家長和老師的因素
家長和班主任是否支持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學校領導是否重視體育,體育教師的責任心和工作作風,以及師生關系是否融洽和諧,會影響到學生是否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基本因素,調查結果表明,有94.60%的學生家長非常支持或較支持自己子女參加課外體育鍛煉,但還有5.40%的家長不夠支持或反對其子女參加課外體育鍛煉;有60%以上的學生希望在課外體育活動中得到老師的組織指導。實踐證明,哪個學校領導支持和關心體育工作,體育老師盡職盡責,愛崗敬業,班主任大支持并經常鼓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那么學校體育工作會搞得非常出色,且成績突出。
二、對策與建議
1.提高認識,轉變觀念,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學校教育、學校體育工作
教育工作者要全面、準確、深刻的理解“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明確學校課外體育活動在學校體育、學校教育中應有的地位,把這方面工作的認識統一到全面育人的高度上來,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
2.提高課外體育活動質量,全面實施陽光體育活動,確保學生鍛煉時間
學校要保證學生課外體育活動時間,經常有效地組織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提高活動質量,切實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
3.整合學校體育資源,創設學校體育發展的良好氛圍
制定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發展規劃,加大投入力度,整合校內體育設施資源;改進課外體育活動活動內容和組織形式;整合學校、家庭 、社會資源,爭取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加強學校管理,完善學校體育督導評估機制。
參考文獻
[1]范立仁,顧美蓉,王華倬等.全國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現狀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3,20(2):7-10.
[2]包鶯,滕育松.家庭對中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1,15(4):36-3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8456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