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基層公共圖書館對特殊群體服務的有效舉措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知識大爆炸時代的到來,人們對知識的需求越來越大,而基層公共圖書館作為“接地氣”的存在,在提供精神食糧的同時,也與時俱進,依托科技進步、網絡全覆蓋等手段,不斷更新服務方式方法,為廣大讀者朋友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在服務的一角,也就是在為特殊群體服務方面還存在著些許不足。因此,本文從目前我國基層公共圖書館特殊群體服務的現狀及不足之處著手,提出有效舉措,為全面提升基層公共圖書館綜合服務水平夯實基礎。
  關鍵詞:基層公共圖書館 特殊群體服務 有效舉措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7-00-01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各項服務水平都在朝著精細化、全方位發展,特別是在為特殊群體提供閱讀服務方面,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展現的是“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梢哉f,為特殊群體服務是圖書館與生俱來的神圣使命和天職,圖書館不僅要以包容的態度尊重特殊群體,更要以無差別的、甚至有針對性的服務使這類群體獲得文化和教育方面的平等地位,盡量滿足他們在利用信息資源、獲取知識方面的需求[1]。
  一、公共圖書館特殊群體服務的概念
  中小型公共圖書館特殊群體服務是指對老年人、農民工、失業人員、殘障人、服刑人員等讀者服務,是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圖書館必須履行的相關義務[2]。
  按照國際圖聯(IFLA)的界定,公共圖書館的特殊群體應該包括聾啞人、肢體殘疾者、老年人、行動能力不足者、行動受限者、誦讀困難者等,從特殊群體的范圍界定上不難看出特殊群體是以弱勢群體為主的讀者群體[3]。
  在社會生活中,存在著這么一群特殊群體,他們以弱勢群體為主。平時我們都能注意到公共圖書館在建筑設計上,充分考慮到特殊群體的需要,門口設置了殘疾人坡道,內部設置老年人扶手,兒童專用洗手盆,那么同樣,圖書館內部也要充分考慮特殊群體服務,全方位覆蓋該類群體。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弱有所扶”的要求,給予弱勢群體特別關注?,F今少數弱勢群體容易走極端,那么弱勢群體的精神生活也值得關注。
  現代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帶來的是圖書館的功能已不僅僅固定在借閱上,也不僅僅是提供一個場地供讀者閱讀如此單一,高科技正在使圖書館的現實功能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但無論圖書館如何實現現代化的轉變,服務始終是其最根本所在。基層公共圖書館本身就承載著公益的社會性質,擔負著社會文化及文化價值的傳播,而這其中,同樣擔負著向弱勢群體傳播先進文化的職責。
  二、基層公共圖書館特殊群體服務現狀及不足之處
  2018年1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中第三十四條規定“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應當考慮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的特點,積極創造條件,提供適合其需要的文獻信息、無障礙設施設備和服務等?!钡捎谖覈鶎庸矆D書館為特殊群體服務相對起步較晚,更缺乏相關專業人員,從而嚴重影響該領域的發展,另一方面,資金、設備的投入也不足、服務方式單一、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問題也制約了發展。
  1.缺乏健全的配套設施
  由于基層公共圖書館在特殊群體服務工作上缺乏保障資金,從而導致在采購配套設施設備上尤顯捉襟見肘。據調查顯示,杭州市拱墅區圖書館擁有盲人圖書1000余冊,10臺障礙閱讀設備,該組障礙閱讀設備系2008年及2009年期間圖書館剛成立時配備,為一代設備,而現已更新為九代設備。2018年底,杭州市圖書館贊助35臺障礙閱讀設備,但由于圖書館總分館規劃發展需要,社區圖書室更加急需這批設備,35臺障礙閱讀設備將分批挑選發往拱墅區的90余個社區,從數量上就可以看出,仍然遠遠滿足不了需求。
  2.缺乏專業人員、服務方式滯后
  由于特殊群體都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約束性,甚至會影響其語言、意愿的表達,傳統的服務模式是不可取的[4]。另經調查發現,基層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常年處于緊缺狀態,人員少、任務重、人才流失快。一方面要應付較多行政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又要落實專業方面的任務,還要搞好公益服務工作,故特殊群體服務無暇兼顧,更得不到重視。服務相對過于被動,主動服務意識單薄。
  3.宣傳力度不夠,設置位置相對偏僻
  經實踐顯示,目前存在的問題是視障閱讀室沒有人使用,主要還是宣傳力度不夠,設置的位置相對偏僻。很少有人知道基層公共圖書館有這項功能,視障閱讀室被設置在相對偏僻的位置,也沒有相關專業人員教授視障閱讀功能該如何使用,自然而然便封存起來。其實每一類特殊群體都應該像為老年人設置專座、劃分兒童閱讀區一樣,都得到關注與重視。
  三、解決基層公共圖書館在特殊群體服務方面不足的有效舉措
  1.完善服務特殊群體的配套設施設備
  基層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料還是十分有限的,一方面要盡最大努力爭取財政支持,另一方面要拓寬渠道,獲得一些社會捐贈支持。做到針對性服務,如光線較好的地區設置老年人專座、準備老花鏡,配備盲人專用電腦及閱讀器,開展符合青少年、兒童的活動,引導他們多讀書,愛上閱讀。
  2.創新人才培養的方式方法
  為高層次人才暢通渠道,提供更多上升空間;加強培訓,提升業務水平;制定獎懲機制,實行優勝劣汰;多實地考察先進做法,提升整體水平。經常性開展走訪活動,請進來,請資深業務骨干培訓,互相交流經驗做法;走出去,學習各地基層公共圖書館的先進經驗。加強公益志愿者團隊建設,填補人才短缺的遺憾。
  3.加強宣傳力度
  建檔建冊,以便充分了解特殊服務群體的基本情況,掌握需求,全方位服務,服務到家。提高館內資源利用率,如杭州市拱墅區圖書館的“書香門遞”項目,送書到家,而且是送讀者自己挑選并且喜歡的書到家,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在特殊群體服務上也能提供針對性服務。在特殊群體中樹立起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概念,維持長期的、穩定的用戶群體,發放用戶指南、設立現場指導,定期開展特殊群體服務的宣傳指導工作。
  4.創新服務理念
  大力發展圖書館現代化技術應用,廣泛開展互聯網自媒體應用。在圖書館客戶端上,應分為老人、兒童、殘疾人士等專區,進入不同的專區會推薦時下最火的圖書專輯,根據不同群體的需求有選擇性的進行推薦[5]。形成線上線下服務模式,有針對性服務不同特殊群體,為圖書館特殊群體服務增添便利。
  結束語
  總而言之,特殊群體是政府高度關注的社會群體,也是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所應當加強和創新的地方。深入研究和不斷改進這些針對特殊群體的服務,不僅可以加快推進公益文化服務平臺的建設,更有利于推進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均等化,有利于推動社會和諧發展[6]。從理想到現實還是有一定差距,特殊群體服務工作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韓曉瑛.淺談公共圖書館對特殊群體的服務舉措——以資陽市圖書館為例.中國西部公共圖書館聯合會首屆年會暨學術討論會,2014:453
  [2]張妙玲.中小型公共圖書館特殊群體服務方式的創新與實踐[J].科技傳播,2015(11):154.
  [3]姜欣.公共圖書館特殊群體服務體系建設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5(3):50.
  [4]張妙玲.中小型公共圖書館特殊群體服務方式的創新與實踐[J].科技傳播,2015,29(11):154-155.
  [5]鐘文.公共圖書館特殊群體服務研究[J].卷宗,2015(10):88.
  [6]楊曉麗.圖書館特殊群體服務創新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6(2):1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8456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