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數學高效教學的策略淺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在新理念的指導下,初中數學教師如何讓課堂更加高效,是值得深入探究的話題。本文作者從優化環境、激發興趣、有效合作、自主探究、有效提問等幾個方面展開論述,對數學教師教學大有裨益。
  關鍵詞:初中數學 高效課堂 方法實踐 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7-0-01
  新課標、新教學理念、提高綜合能力等成為初中數學教師的重任,是時代發展的要求。要實現新課標提出的要求,教師必須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把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師生間有效互動貫穿課堂教學。傳統的課堂教學注重傳授知識,不注重培養學生能力,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新課標、新的教學理念指出,要本著“以人為本”優化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優化環境,激發學習興趣
  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首先要在教學環境上下足工夫。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直接影響著人的性格、習慣、思維等。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對優化學生的學習環境。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待提高,學習壓力過重,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習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的一種負擔,影響其心理健康,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因此,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優化教學環境迫在眉睫。
  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從小游戲入手,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教師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學活動中加入小游戲這一教學模式,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游戲的方式有多種,需要數學教師認真研究,許多數學知識以游戲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在講解數學概念時引入了游戲這一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入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數學故事。教師讓學生分組講述“數學家生活小趣聞”,學生了解了數學家祖沖之、華羅庚、陳景潤等生活趣事,通過這些偉人的故事感染學生,激勵學生向他們學習。
  教學“有理數的乘方”時,教師以游戲的形式導入,通過折紙、剪紙游戲,化復雜為簡單,化抽象為具體。在學習數學知識前,教師讓學生折一折:一張紙最多可對折多少次,學生可以借助工具對折。通過動手實踐,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游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介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寓教于樂,何樂而不為呢!
  二、小組合作,煥發課堂活力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教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并對教學模式不斷改進、創新,讓學生自主學習中質疑、解疑。小組合作給數學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增強了學生團結合作的凝聚力,讓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進步。
  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不會自主探究、思考,不能用數學語言進行表述。學生在合作學習時,教師要耐心引導,教給學生思考方法,對學生及時進行點撥,激發他們“說”的欲望,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
  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把思考、分析的過程及結果與組員進行分享,還應注意傾聽別人的見解,要尊重同學,采納他人的見解。在聽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分析,敢于質疑,勇于創新。
  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作用不容忽視。教師要及時掌握、調控合作情況,確保小組學習有序、有效地進行。教師應選擇具有合作價值的學習內容,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合作學習。教師應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學生獨立思考有困難、學習數學知識重難點、需要學生交流經驗反思、需要學生掌握新的學習方法與技巧時,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共同完成教學環節。小組合作能開啟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思維的碰撞,讓他們在合作學習中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三、自主探究,發展學生個性
  學生自主探究,注重的是學習過程。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的探索數學知識,發掘自身的潛力,促進學生創造力的發展,力求創新。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新的教學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本”。自主探究教學模式,實現師生角色的轉變,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為幫助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營造民主教學氛圍。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可以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是相對獨立的、自由的,他們可以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是合作、交流的前提;而合作交流促進探究結論的提升,促進了學生的發展。營造適合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的課堂氛圍,給他們保留思考的空間,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發展,讓學生的思維能力更主動、開放、靈活,彰顯學生個性,促進學生發展。
  四、提問適中,引發學生思考
  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采用不同的教法,引導、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課堂提問難度要適中,才能收到預期效果。提出的問題太簡單,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不起學習的積極性;提出的問題太難,學生找不到思考的角度,一頭霧水。因此,教師提出的問題要符合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由簡單到復雜,呈階梯狀增大難度,讓學生體驗探究、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多一些自信,期待成功。因此,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課程標準、分析學情,提問難度適中,提問要有深度、有廣度,要考慮大部分學生的接受能力,他們經過思考、分析、討論解決問題。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及解題能力、思維方式等都存在差異,教師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這樣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綜上所述,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是一項工程,需要教師認真借鑒、汲取他人的經驗與教訓,勇于創新,勤于思考,不斷完善總結,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數學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具體的行動。在某種意義上說,優化課堂教學是初中教師的追求,需要不斷實踐。需要優化教師自身,需要優化學生自身,是師生雙邊活動的優化。
  參考文獻
  [1]劉姣姣.用現代電教手段優化初中數學教學——以微課、幾何畫板應用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09):121-122.
  [2]陸軍.初中數學課堂情境創設的案例分析與優化策略[J].中學數學,2018(06):56-57.
  [3]王邵明.新課改背景下優化初中數學教學的對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6):7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84716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