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淺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識字是語言表達的基礎,在兒童時期打好語言基礎是非常重要的。兒童年齡越小,對語言的挖掘潛力越大,因此,識字是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主要的教學任務。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識字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積極探索識字教學的方法,不斷優化識字教學策略??梢詮囊韵聨讉€方面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識字教學環境,讓課堂教學無限延伸;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識字教學;培養學生的識字技巧。
[關鍵詞]低年級;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科學研究表明:有的孩子在早期教育時早早就開始接觸識字,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在閱讀理解、語言表達、社交活動、應變能力等方面都要明顯高于那些接觸文字較晚的孩子。由此可見,識字對于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它不僅僅是表達、閱讀、書寫的基礎,更是培養一個人綜合素養的前提和保障。所以,在小學階段把識字教學放在低年級,設為重點教學任務,目的就是讓學生認識足夠多的漢字,從低年級打好識字基礎。為全面提高識字教學質量和語文教學效果,探索提高識字教學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出現的問題
每個人在學習語文的時候都是從學習識字開始的,所以識字是語文教學的初始教學課程。識字教學是小學生必須學習的語文課程之一,也是小學生學習漢字、積累漢字的重要途徑。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模式呈現出多樣化,但受傳統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及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等因素的影響,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未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1.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教學理念相對滯后
在時代不斷進步發展的今天,教育模式和教育觀念也在與時俱進。但是,仍然有很多教師沒有認識到現代教學理念的重要性,被傳統的教學觀念束縛,堅持采用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使學生仍處于被動、機械的學習狀態,忽視了對小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同時,在教學模式上探索創新的力度不夠,識字教學的方式過于單一,導致學生識字興趣不高,難以提高識字教學效果。
2.沿用傳統教學方式
對于小學生而言,有效的教學方式決定著他們識字的效率。當前,“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仍是課堂教學的主導模式,很多教師未能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引導他們從興趣出發開展教學活動。有些教師為了完成識字教學任務,讓學生反復機械地識字和抄寫漢字。這樣日復一日的教學,讓小學生從剛接觸漢字時的興致勃勃,到逐漸對識字提不起興趣,也對我們的識字教學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另外,在識字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過于注重識字能力的培養,而忽略了對學生的學情進行檢查和糾正,這也是導致識字教學難以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原因。
3.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
語文識字教學不僅僅受到教學方式、條件、觀念等方面影響,小學生的興趣喜好、性格特點等對識字教學也有重要的影響。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小,性格活潑好動,剛進入校園時很難適應學校課堂的約束,他們喜歡聽有趣的故事,喜歡歡快娛樂的學習環境。而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重復領讀、反復進行識字練習,單一乏味,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對識字學習不感興趣,尤其是對于字形結構相對復雜的漢字更是不愿意學習。由此可見,教師缺乏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的引領,未能從學習興趣出發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意識,是導致小學生產生厭學心理的誘因。
二、提高低年級識字教學效率的著眼點
當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受到來自教學及小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因此,教師應結合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培養小學生對識字的興趣,逐漸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首先,從學生的自身特點考慮,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小,性格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導致學習注意力難以集中,這就需要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加以引導,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來吸引其注意力,從而提高小學生對漢字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其次,從識字教學模式考慮,現在的識字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授課方式枯燥乏味,導致學生缺少興趣,教學效果不佳。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模式,可引用寓言小故事、順口溜等方式進行形象生動的教學,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力,提高運用漢字的能力。最后,可以在識字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借助聲音教學或影像教學引導學生認識字的發音和結構,以此加深學生對漢字的印象和理解,有效提高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三、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改進措施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喜歡有趣的學習內容,所以,教師應采用一些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讓課堂充滿歡樂,這樣學生才會喜歡學識字,喜歡上語文課。如通過猜字謎、猜字的構成(“三日”晶、“三口”品、“長女的妹妹”姿等),讓學生對字的寫法有較深的印象。也可以給學生編一些兒歌或者順口溜。小學生低年級的學生對兒歌已經有一些認識,在幼兒園階段曾經學過很多兒歌,對兒歌的韻律也有所了解,“有足就是跑、有手就是抱、有衣就是袍、有火就是炮”等兒歌就很吸引他們。通過學習兒歌,學生也會喜歡認字、喜歡語文。還可以帶領學生做游戲,如拼字游戲、成語接龍游戲等,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2.優化識字教學環境,讓課堂教學無限延伸
首先,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學校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場所,良好的校園環境是學生學習、身心健康成長的保障。平時可引導學生多留意學校“宣傳欄”“光榮榜”“表揚欄”里公布的各類信息,讓學生了解哪個班級或學生登上光榮榜或是受到表揚,這既有利于學生識字,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鼓勵。也可以在班級或是年級營造書香教學環境,定期開展各類知識競賽,讓學生在競賽中享受知識帶來的樂趣。還可以在班級或是年級定期開展各類知識評比活動,如“智多星”“識字天才”“識字明星”評比等,并給予學生精神或物質獎勵,以此來激發學生對識字的渴望和興趣。
其次,課堂的教學時間有限,應該利用身邊一切有利環境對識字教學進行延伸。如引導學生觀察街道兩邊的路牌名、商店名、粘貼的廣告,引導學生在家觀看《新聞聯播》、動畫片等電視節目,通過看、聽、問、記等方式進行識字認字。
3.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識字教學
在識字教學中,可以引入多媒體技術手段,給枯燥乏味的學習內容配上有趣的圖畫、生動的聲音,以此來輔助識字教學,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加深學生的記憶力,讓學生更喜歡學習識字,對語文學習更有積極性。
4.培養學生的識字技巧
一方面,教師可以定期指導學生按音序或音節把所學的漢字歸類整理,帶領學生反復區分形近字,多讀多練習,持之以恒,這樣可以減少學生讀錯字發錯音的現象。
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定期指導學生按漢字的偏旁或部件,把容易混淆的字、容易寫錯的字加以歸類整理。堅持漢字歸類練習,學生就不用一個一個字地學,而是一組一組地對比學習和記憶,久而久之,掌握的漢字就會越來越多,識字教學效果也會明顯提高。
此外,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查字典識字。在語文識字教學中,字典對學生而言是一個重要的學習工具。教會學生查字典是一項重要任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獨立識字,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漢字的發音。學習音序查字法與認讀拼音是基本同步的,在學習查字法的同時也鞏固了拼音。在學習過程中使用輔助工具,再利用輔助工具去學習,學習與輔助工具相結合,這樣識字效果會更好。
綜上所述,學習知識不是將知識強制灌輸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鉆研、熟悉、掌握,最后運用知識。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去激發識字興趣,教給他們的正確的識字方法,延伸識字教學領域,多方位、多角度地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參考文獻:
[1]方云.低年級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3,(33).
[2]王開玲.基于新課程理念的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分析[J]. 新教育時代,2015,(1).
(責任編輯 趙永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466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