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低年級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優化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化改革與實施,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對于低年級小學語文而言,認識文字是學生從運用口語表達過度到書面表達的基本過程,同時也是學生學習以文字符號為載體的開始,對奠定語文基本功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因此,識字教學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識字是學生完成閱讀的前提,只有擁有一定的文字儲備,才能夠順利的開展閱讀,從而提高學習語文的能力。作為教師,要做好引導作用,利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識字。
【關鍵詞】低年級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225-01
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內容就是識字,這也是掌握基礎知識,學好其他學科的前提條件。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過程中,要積極的探索和尋求合理的教學方法,從而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一、當前低年級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現狀
1.教師對識字教學不夠重視。
結合當前的情況來看,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并未對識字教學提高重視,在實際的教學中也并沒有將識字作為一門課程來對待,只是在教學中一帶而過,再加之低年級的學生理解能力有限,注意力不夠集中,極有可能將識字的過程忽略。其次,教師在教學期間并沒有將識字作為語文學習的基礎來訓練,只是單一認為學生只要掌握語文教材中出現的生字詞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對學生認識生字詞的發音沒有過多的要求,書寫中身體姿勢、握筆姿勢是否端正并沒有過多的理會,導致學生基礎差,很難適應日后的學習。
2.教學方式單一。
在開展低年級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應該按照教學目標和教學規劃來完成教學,并結合低年級學生的自身特點和知識結構來合理的選擇教學方法,這樣就能夠促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強化效果質量。但是實際上卻恰恰相反,在教學中教學方式單一,也不能夠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來加以改進,課堂中的教學內容也更多的傾向于講解生字詞的筆畫、字義,使得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逐漸對識字課程產生排斥心理,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低年級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優化策略
1.激發學習興趣。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只有激發學生對識字的熱情,讓他們自覺的參與其中,才能夠讓學生對學習產生積極的情感,感受其中的樂趣,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進去,才能夠提高教學效果。首先,要形象識字。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對事物的認知的階段,在識字教學中要利用直觀形象的方法,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才能夠有意識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通過正確的引導讓他們學會更多的字詞。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得到了大范圍的使用,在識字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將字詞以直觀、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實現意境和漢字和結合。
2.創設教學情境。
教師在正式開展識字教學之前,要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和生理特點有一定的理解,選擇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式,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樹立以人文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為學生創建更多的練習機會,這樣就能夠在識字的基礎上,靈活的掌握培養其閱讀和寫作的能力。
3.豐富教學形式。
低年級小學語文識字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實際學習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單一的教學方式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也無法提升教學成效。所以,教師就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來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學方式來改善枯燥乏味的課堂,可以采用游戲、編故事等方式來豐富生字量,也可以通過編口訣的方式來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記憶,只有多變的教學方式才能夠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在快樂中學習,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也使得整個教學課堂更加的輕松。
4.有效的開展實踐活動。
因為語文課堂時間有限,所以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要通過組織實踐活動的形式來輔助課堂教學,為學生們創造更多的發展空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建立“識字庫”,對生活中常見的漢字進行收集并整理到一個本子上,通過日積月累就能夠讓他們在無形中掌握更多的字詞,提高其創造能力。此外,家庭也是學生識字的場所,如家里擺放的物品都會有標簽或說明、蔬菜和水果等都是他們識字的來源。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讓學生明確學習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強化識字的自主性,為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結束語
總而言之,低年級小學語文識字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的一步步指引來完成。在實際的識字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實際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建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有意識的開展各項實踐活動,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吳旦.游戲情境巧融合識字寫字趣無窮——例談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J].課外語文,2018(16):58.
[2]高偉.優化低年級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探索和嘗試[A].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五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3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