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語文趣味識字教學的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學時期學生首先要學會認字,并理解字詞的含義,從而認識更多的知識,學生求知的第一階段就是掌握文字,通過文字的理解才能夠逐一的化解各個科目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性,可以說識字已經不僅是語文學科必要的基礎教學環節,還是其他科目的奠基要求,低年級開始識字時,學生面對陌生的文字會 產生一種探究的欲望,但固化的學習形式,死板的累積記憶,導致學生的興趣度逐漸降低,對識字產生排斥情緒,識字的熱情驟減,不僅造成學生學習中的壓力倍增,還使得學生出現文字的混淆,對語文的理解較為淺薄,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識字情況、學齡段特點等,構建輕松愉快的識字空間,讓學生逐步的強化自主識字能力,為后續的知識深化探究做好基礎保障。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趣味識字;教學;方法
引言:
素質教育環境下要求小學的教育融合寓教于樂的內容,結合小學生的性格喜好融合輕松的教學情境,使得識字等知識的導入過程變得更加通俗易懂,小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還沒有形成,通過趣味的文字分析形式,能夠引領學生快速的走進知識的求知空間中,從被動的記憶到主動的思考,形成獨立的認知模式,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向,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較為薄弱,對于新鮮的事物充滿了好奇感,教師應明確學生的喜好,讓文字變得靈活生動起來,以多元化的識字技巧,讓學生能夠在識字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認識更多的詞匯、理解句義,進而讀懂文章。
一、“猜字謎”識字
小學生在低段時期對于直截了當插入課堂的一些知識信息興趣度不高,反而是經過自己思考聯想,最終抽絲剝繭形成文字的深刻記憶,可以借助一些傳統的字謎游戲,讓學生對文字進行拆分整合,拼湊出文字的真實面目,夯實學生的印象,而后教師可讓學生結合文字內容展開自主的聯想,將簡單的文字與學生的生活情境、喜好動畫等結合起來,這樣在想到某些情境內容的時候,學生就自然的聯想到相應的文字描寫方式,減少文字的書寫錯誤。如:“美”字,有學生編了“羊字沒尾巴,大字在底下”,還有學生編了“兩朵鮮花插頭上,王家大姐最漂亮”;“金”,學生編成“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裝著兩塊糖”;兩人在土上(坐);一個人累了,靠在樹邊休息(休);竹子長得比天高(笑);天沒它大,人有它大(一)。另外,身體語言也能幫助記憶字形,我常通過動作演示讓小朋友猜。如:“掰”可以演示為手掌心相對合攏,做向兩邊分開的動作;“看”可以演示為把一只手放在眼睛上做看的動作。經過編字謎、編兒歌、做動作,學生容易把字記住,同時也經歷了一個主動識字的過程。
二、利用貼商標的方法識字
把各種實物(或圖片)擺放在講臺上,在黑板上粘貼好打亂的相對應實物(或圖片)的音節或卡片。先引導:“小朋友你們瞧,超市里擺放了這么多的物品??墒沁@些物品的商標名稱還來不及粘貼,請你們暫擔當超市管理員,把黑板上的這些商標貼到對應的物品上去吧?!苯又垖W生上臺,從黑板上取下會讀的音節或詞語卡片,將它粘貼在相對應的物品(或圖片)上。學生舉起粘貼好商標的實物,大聲朗讀,最后全班評議。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文具、水果、蔬菜等實物(或圖片)進行教學,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培養學生自主的識字方法
積極引導學生發現,總結識字規律,事物總是有一定的規律,識字教學也一樣。我們可以教給學生許多有趣的識字方法。如編順口溜“告”一口咬掉牛尾巴,一人云端走,猜謎語是學生最喜歡的記字方法?!盎亍彼乃姆椒絻勺?,小城藏在大城中?!凹右患印?,如“又加見、三口品”,減一減的識字方法?!案琛比サ簟案纭本褪恰扒贰卑炎筮叀办辍迸該Q成“扌手旁”就是掙扎的扎。也可以編口訣記“廠白小是原”。同時也可以畫簡筆畫識字,多媒體白板教學識字等方法識字。在教“日”字識字可以利用課件制作軟件“日”字演變過程,學生通過課件了解“日”字由象形字不斷變化成今天的樣子。在課件演示過程中讓學生整體感知事物與象形文字及現代漢字的聯系,從而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力,同時也突破低年級識字的教學重難點。另外,還可以利用電腦制作字的運筆過程,激發學生的識字愿望,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放手讓學生大膽課外識字
學生生活在我們這個多彩的世界中,識字隨處可見,食品袋上,喝飲料時,買物品時,廣告牌,看電視打出的字幕等,似乎都是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識字環境。我鼓勵他們多看,多問,用識字檔案袋積累起來,從而鞏固課堂上認識的生字。同學之間比一比看誰認的字多,并定期進行展示,教師在適當加以贊揚。可以激發他們課內外,隨時去持之以恒主動識字。
五、引導學生發現漢字規律,激發其探究創新意識
漢字數量多,筆畫繁,結構復雜,難認、難記、難寫,如一個個死學,費時低效,枯燥無趣,但依規律而學,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如認識一組“品”字構字法組成的生字:“品”、“晶”、“森”、“眾”“鑫”“淼”。以“品”為例,教師可以提問:“品是由什么字組成的呀?”答曰:“口。”接著設計體態語,喝茶并喝三口,然后問學生:“剛才老師喝了幾口茶?”并告訴學生:“中國字有個特點,就是一個單字重復幾次組成一個字,每重復一次意思就加強一次。漢語里,‘三’表示多,所以‘品’由三個‘口’組成,就表示喝了很多口茶的意思?!狈灿扇齻€相同的單字疊加而成的字,就是品字形結構的字。品字形結構的同體會意字規律是一字重復三次,每重復一次意思就加強一次。以此類推,學生就不難掌握其他幾個要學的字了。
總結:
總之,語文中的漢字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是不識字的人雖然會說漢語,但是在遇到文字類的東西時就無從下手了。所以,小學的漢字教學對于學生未來的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字詞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要把學生能夠靈活掌握和記憶字詞當作是教學目標和任務,同時改進教學方式,采用更適合小學生特點的教學方式來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在玩耍中學到知識。
參考文獻:
[1]田曉梅.讓學生在趣味中識字[J].語文學刊,2013(24):156-157.
[2]李萍.小學低年級趣味識字教學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8.
[3]張琳琳.字理識字與趣味識字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1.
[4]任海燕.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策略探討[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3(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1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