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質,教師要樹立素質教育的大教學觀,在識字教學中,注重學生語文能力的訓練與培養,利用教材優勢給學生創造更廣闊的語言交際環境,以識字和發展語言同步為目的,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訓練。同時識字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又是一個新的任務,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低年級;識字;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段要求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根據課程標準對識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點,結合兒童的身心發展和認知規律,我在識字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類型,不同特征的生字,探索運用了多種識字方法,對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拓展識字途徑。然而識字過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孩子們的識字質量呢?激發孩子識字興趣,教給孩子識字方法,培養孩子識字能力。怎樣才能做到使孩子對枯燥的漢字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增強自我識字的能力呢?我認為可采用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融合多種文本中已有的識字方法
在文本教材中識記生字的方法很多,有“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分解法”、“動作演示法”、“游戲法”及“字謎法” 等等, 所以在學生有了一定的能力學習生字時,我就注意把這些識記字形的方法逐漸教給學生。在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以后,我就注意在課堂上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己運用這些方法靈活地記憶字形。因此在學生學習生字的字形時,我常常會問這樣兩個問題:記這個字還有不一樣的方法嗎?還有更特別的方法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靈活學習漢字,使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而求異的狀態,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創新實踐,學生就能獲得創新的成功喜悅,就更樂于求異,敢于創新,生字的學習將趣味無窮,所以幾乎每一個生字,孩子們總能說出幾種識記字形的方法。如教學“驚”字時,學生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1.加一加:“忄 ”+“京”=“京”。
2.換一換:把“涼”字的兩點水換成心字旁;
3.動作演示法:做一個吃驚的動作。
4.字謎法:低年級兒童喜愛猜謎,如果能讓兒童把某些識字內容編成謎語,通過猜謎來鞏固所學知識,既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通過對謎語的綜合分析,培養邏輯思維能力。而根據字形的特點用謎語識字,更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如教“奇”可編成大哥壓著可弟弟。
5.游戲法:游戲是兒童的天堂,可以滿足他們好動好玩心理,使注意力不但持久、穩定,而且注意的緊張程度也較高。游戲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游戲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負擔,而是一種享受;有了興趣,學生才能主動、愉快的學習,才能在課堂上發揮主體作用。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征的各種游戲,以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使之樂意學。我在識字教學中,經常采用“猜認生字”、“送字回家”、“讀文找字”、“孿生聚會”、“找朋友”、“郵差送信”、“摘蘋果”等游戲方法進行教學。在課堂中,教師要找準游戲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開展游戲,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新。
二、是拓寬識字環境,教學課堂無限延伸
1、識字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堂短短幾十分鐘有限的空間,而應該利用一有利的空間。例如社會環境識字。在學生的生活環境中,其實是一個學習漢字更為廣闊的大環境,為孩子學習漢字方面提供了更為寬廣的課堂。例如街道上的“路牌名”、“商店招牌”、“商場”以及各種宣傳標語,電 視屏幕中經常出現的字,“新聞聯播”、“中央電視臺”等等,學生都會在無形中通過聽、看、問、記。牢記這些字詞。
2、是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學校,是學生學習成長成才最重要的場所。在校園里,經常讓學生熟悉的“表揚欄”、“宣傳欄”、“光榮榜”等等。營造書香環境,享受知識環境的無限樂趣,同時在班級里開展各種知識競賽。每周、月、期等開展各種“識字明星”、“識字天才”、“字擁大王”等評比活動,并給予精神或者特質獎勵,來激起學生識字的渴望和濃厚興趣。使學生養成自主,自覺識字的習慣。
學習知識,不是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應該引導學生去發現、研究、熟悉、掌握,最后運用它們。在識字教學中,引導孩子的方法五花八門,不是千篇一律,只要結合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及特點,能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教給他們正確的識字方法,擴寬識字令域,多方位多角度地培養他們的識字能力。為以后的語言文字知識、能力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鄭國民,《小學識字與寫字教學改革的基本理念》,北師大版, 2000年第1版
[2]《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實驗稿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
[3]佟樂泉 李楓,《小學識字教學研究》,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2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8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