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化驗分析中的質量控制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水資源的質量控制是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為了進行有效的水質化驗分析,需要對水質化驗分析進行全面的質量控制。水質化驗是一項技術要求非常高的工作,需要化驗人員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和能力。論文主要對水質化驗中質量控制的影響因素進行了闡述,并分析了煙煤水質化驗的步驟以及質量控制措施。
【Abstract】The quality control of water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carry out effective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quality control of water quality analysis. Water quality testing is a kind of work with high technical requirements, which requires the laboratory personnel has high high technical level and ability.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quality control in water quality test are described, and the steps an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of bituminous coal water quality test are analyzed.
【關鍵詞】水質化驗分析;質量控制;措施
【Keywords】water quality analysis;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X8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04-0153-02
1 引言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水質和人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為了保證水質能夠達到相關的要求,需要對水質進行化學分析。同時,為了確保水質化驗結構的可靠性,需要加強水質化驗分析中的質量控制,消除影響水質化驗分析的因素。
2 煤中水分測定的意義及水質化驗分析的質量控制
2.1 煤中水分測定的意義
水分是煤中不可燃燒的物質,煤中水分過高,容易造成輸煤系統堵煤,不利于煤的燃燒,而且水分過高,使得蒸發時會消耗大量的熱量,造成爐溫下降。同時,還會使硫化物在煙道內形成硫酸,造成嚴重的腐蝕問題。通常情況下,煤中的水分都是不相同的,盡管是相同品質的煤,水分含量也不相同,煤中的水分含量將會影響煤質,因此,進行煤中水分的測定是非常重要的。
2.2 水質化驗分析的質量控制
水質化驗分析指的是技術人員利用先進的化驗設備和技術,根據水質化驗的流程對水質進行檢測,以此來保證最終得到的化驗和分析結論真實有效。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行業都涉及水質化驗分析,因此,進行水質化驗分析的質量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實際化驗過程中,檢測人員需要結合具體的情況,采用相關的質量控制因素來消除影響化驗結果的不良因素,對整個化驗分析流程進行有效監督,進一步提升水質化驗的質量[1]。
3 影響煤水質化驗質量的誤差
3.1 系統誤差
煤中水分測定的系統誤差主要包括儀器誤差、環境誤差、操作誤差、試劑誤差和方法誤差等。其中,儀器誤差是由于儀器設備不夠精密,導致化驗結果的準確性受到影響;環境誤差是由于在水質化驗的過程中,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而對化驗結果的精確性產生不良影響;操作誤差是化驗中由于化驗人員的視覺感官誤差所引起的;試劑誤差是化驗者所選用的試劑帶有一定的雜質,從而影響了結果的準確性;方法誤差是由于化驗者掌握的煤水質化驗的方法不夠熟練,導致化驗結果不準確。
3.2 偶然誤差
偶然誤差都是由于一些隨機的、不固定的因素引起的誤差,這樣誤差不受人為因素控制,可大可小,時有時無。在進行煤水質化驗中經常因為一些不可控制的微小因素,影響最終結果的準確性。這種誤差一般在化驗過程中可能發生,也可能不會發生[2]。
3.3 干燥誤差
干燥誤差通常發生在煤樣的干燥過程中,如果初始煤樣的水分和分量都比較多,需要將煤樣進行自然風干,直到可以制樣。在制樣之后還需要對部分煤樣進一步制樣,同時再進行風干,在這一過程中容易受風干時間和次數的影響產生一定的誤差。
4 煤中全水分的測定步驟及控制措施
4.1 煤中全水分的測定步驟
用已知質量的干燥、清潔的搪瓷盤稱取粒度小于3mm的煤樣500g(稱準至0.5g),攤平,放入預先鼓風并加熱到105~110℃的干燥箱中,在不斷鼓風的條件下干燥2~2.5h,取出瓷盤,趁熱稱重,然后進行檢查性試驗,每次試驗相隔30min,直至煤量的減量不超過1g或質量有所增加為止,在后一種情況下,應采用增重前的質量作為計算依據。(注:將稱好煤樣的盤子放入干燥箱之前3~5min開始鼓風)。 4.2 水質質量控制措施
4.2.1 嚴格按照標準執行煤樣的采取和制備
樣品是檢驗的基礎,如果樣品存在問題則所有的檢驗活動都是無效的。因此,在進行煤樣的采集時要必須確保樣品的質量。由于煤炭是一種不均勻的物質,其采樣必須要嚴格按照相應的程序,這樣才能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一般情況下,煤樣的采取主要掌握采樣點的位置和該采樣點應采取的煤量。在制樣過程中要嚴格掌握篩分、粉碎、混合、干燥等幾個基本的流程,并確保煤樣系統中粒度和質量的關系。實驗表明,同一全水分的煤樣,如果煤樣的粒度較大,則測量結果會偏低。幾組粒度不同的水分測定結果見表1。制樣中要保證全水分煤樣粒度達到規定要求,否則將會影響測定的結果。
4.2.2 化驗過程中盡量減少因儀器和檢驗方法造成的誤差
實驗室一般采用物理、化學方法來進行產品測定,其中各種儀器、設備和化學試劑最為主要。同時,在對各種不同產品進行質量檢驗時,需要根據不同產品的具體要求選擇合適的檢驗方法,嚴格按照國家規定要求進行。在進行煤樣全水分測定之前,首先需要檢查煤樣容器是否密封良好,之后將其表面擦拭干凈,并確保煤樣在保存過程中不存在損失。其次,要嚴格控制好干燥時間。煤樣的干燥時間是達到干燥狀態的最短時間,如果已經達到干燥狀態,再對其進行鼓風干燥,將會降低測量結果。在干燥過程中要嚴格保證按照國家規定的干燥時間。將全部煤樣攤在制樣室的鋼板上自然風干。天氣好時可開門窗以加快煤樣干燥速度,否則只能使用抽風機,并每隔一定時間翻動一次,以縮短干燥時間。如有大型干燥箱,可分裝在各盤內進行干燥。煤樣制備到一定粒度,影響進一步制樣時,應根據煤樣的數量、時間要求和設備情況等決定自然風干還是干燥箱干燥。通過實驗表明,同一煤樣如果干燥時間不同,則測定出的全水值也不相同,詳見表2。
另外,還需要控制干燥之后在空氣中的冷卻時間,將稱量瓶從干燥箱內取出來時候,要立即蓋上蓋,并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之后再放置到干燥器中待達到冷卻狀態之后再進行稱量。
試驗證明,在空氣中冷卻3min后放入干燥器中,與從干燥箱中取出加蓋直接放入干燥器冷卻相比,結果偏低。因為稱量瓶從干燥箱中取出來時,熱的干燥煤樣吸濕性極強。當溫度急劇下降時,因稱量瓶內產生微負壓而吸入潮濕空氣,使干燥過的煤樣增重,水分測定結果偏低。因此,規定稱量瓶從干燥箱中取出應立即加蓋,置入干燥器中冷卻到室溫后稱量(約20min)。
實驗發現,同一煤樣冷卻時間不同,所得出的測量結果也不相同,在空氣中冷卻的時間越長,測定出的結果就會偏低,詳見表3,這是由于煤樣的吸濕性較強所導致的,因此要盡量縮短在空氣中的冷卻時間。最后,需要對所有的儀器設備進行校驗,盡量減少實驗中的誤差。
5 結語
檢驗結果是整個檢驗過程結束之后對產品質量的總體性評價,它主要是為使用者提供相關的數據依據。因此,對于檢驗的過程要高度重視,盡量較少差錯的出現。煤的全水分測量是一項規范性較強的工作,在測定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步驟進行,盡量減少誤差,化驗人員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操作手法和技術,盡量采用較為先進的儀器設備和檢驗技術,確保測定結果的準確性。隨著檢驗技術的不斷創新,檢驗設備越來越先進,先進的技術設備能夠使檢驗更加簡單、便捷,將會逐步消除人為誤差,使得實驗數據更加準確。在測定過程中任何的細節問題都有可能造成最終結果的偏差,化驗人員需要加強每一個環節和步驟的監督檢查,不忽視任何一個細節過程,嚴格按照規定要求,最大限度地提升測定結果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汪沂.水質檢測常規方法及影響因素研究[J]. 內蒙古煤炭經濟,
2017(14):17-18.
【2】許鈺青.提高煤中全水分測定準確性的措施分析[J]. 化工管理,
2017(5):2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8572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