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時代高校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以立體化教學資源在高校中的實施與應用為出發點,從立體化教學資源的定義入手,通過分析其構成要素,進而探究建立完整立體化教學資源的有效途徑:修正教學手段、豐富考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整合數據結構、注重課程遷移。
  關鍵詞:電子技術;立體化教學資源;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9)04-0142-02
  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電子化技術日新月異,傳統教學模式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發生了嶄新的變化。無論是在教學手段,還是教學模式方面,許多高校都在嘗試教學改革。傳統的紙質教學已經開始向電子化、數字化的方向轉變,為了擺脫單一的教學方式,高校已逐步建立起一套將紙質教學資源和數字化教學資源相結合的新型模式。這種立體化的教學模式,不單單強化了高校的基礎設施,使教學資源最大化,同時也豐富了高校學生們的學習內容。因此,確保立體化教學資源在高校間的有效應用,是體現教育現代化的顯著標志。
  一、立體化教學資源
  1.教學對象的層次化
  分層教學,是立體化教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院校教學、在職培訓、遠程教學、網絡授課等,主要針對本科生、??粕约白钥忌?,授課群體較為廣泛。
  2.教學環境的數字化
  和傳統教學模式類似,立體化教學資源課程環節齊全,比常規的初高中課堂更加完整。除了常規課堂要求的預習環境、講授環境、復習環境,還增添了輔導環境、學生自我測評環境、教師自我反思環境、模擬實驗環境、師生互動交流環境等。而這些環境,均離不開數字電子技術的支持,也更需要現代化技術的依托。
  3.教學信息的系統化
  除了紙質教材以外,電子信息系統是立體化教學資源的關鍵部分,數字化教材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立體化教學資源還要求輔助系統(包括老師和學生雙方面)、網絡教案、電子課件等。系統化的教學信息,會幫助師生在教學過程中事半功倍。
  簡而言之,立體化教學資源是面向高校學子的,并采用多媒體手段教學的,綜合運用各種環境的新型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在不斷地完善過程中,也被越來越多的學者認可。
  二、立體化教學資源的構成要素
  自從立體化教學資源的概念問世以來,教育部聯合高校致力于不斷完善與改革,現階段我國的立體化教學資源逐漸趨于穩定,無論是技術還是教學理念,均已步入世界頂級范圍??v觀立體化教學資源,以現階段發展來看,主要可以劃分為三種構成要素,即教學資源庫、教學包和專業網站。
  1.教學資源庫
  教學資源庫是一種計算機軟件系統,主要作用是管理教學資源。它以學科知識點為單位,并按照一定的規律組織成系統化的知識網絡,以網絡光盤的形式提供教育所需要的學科知識和教育素材。為了更好地實現高校教學的現代化,加快電子教育改革,2003年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正式啟動了建設大學教學資源庫的項目。到目前為止,大部分專業基礎學科已經建立了專屬于自己學科的教學資源庫。教學資源庫的建立主要是在肯定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計算機網絡的輔助作用,使廣大高校教師高水平、高效率、高素質地進行日常教學,已達到優秀課程示范和教學資源共享的目的,從而提高高校間的教學水平。
  2.教學包
  教學包依托于課程,是文字教材和多媒體資源有機結合的產物。教學包強調紙質版的主教材,配套相關輔助出版物,以構成多功能系統化的教學實踐模塊。而從內容的角度分析,教學包主要包括主教材、教師參考書、實驗指導書、電子教案、網絡課件、試卷題庫、案例資料庫等。教學包的主要表現形式有紙質圖書、音像出版物、網絡電子書等。教學包的存在意義是把教學內容、手段系統化地整理在一起,完成一條龍式的課程設計,并積極發揮紙質圖書、音響設備、電子出版物各自的獨特優勢,以應對各式各樣的教學情境,滿足多元化的師生需求。當然,教學包涵蓋的各項內容,既重疊又相互滲透補充,既強調重點又整合知識網絡,這樣的綜合教學包可以為高校師生提供更完整的教學資源。
  3.專業網站
  專業網站,又名學科網站,是相關出版社依據對應的課程學科、不同層次以及專業領域構建的以服務為主的系統網站。內容涵蓋信息資源的服務和共享、教學環節的服務、課后檢測的服務等。網站針對不同群體提供了可以互相交流與討論的技術平臺,使得教師、學生、網絡編輯、專家學者都能參與其中。這樣一來,教師在備課環節可以聽取多方的意見,參考多方的資料,而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教學豐富自己的認知,真正實現預習、學習、自測、復習等環節的一體化。針對畢業后的相關問題,也可以及時與相關人員溝通,達到學科知識和實踐拓展甚至是從業就業方面相結合的目的。這樣一來,在不同群體之間則編織了一條網絡信息鏈,將教學包、教學資源庫等關鍵要素聯結起來,實現信息的快速反饋,以優化教學服務的質量。
  三、建立完整立體化教學資源的途徑
  盡管立體化教學資源有著獨到的優勢,但是想要充分發揮立體化教學資源在高校教學環節中的作用,校方還需更加的努力。
  1.修正教學手段
  針對教學手段方面的改革,校方必須依托網絡教學的先進技術。結合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制作質量較高的數字課件、動態計算系統,并建立較有規模和系統的學習網站。另外,設定輔助系統,以達到網上布置作業、網上批改作業、網上答疑解惑等目的。而眾多系統對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有著切身的實際意義。也正是因為在此過程中,學生們不但強化了書本上的基礎知識,還可以適當拓展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所以在這一時期教師會更好地思考如何將無形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能力。
  2.豐富考核方法
  傳統教學理念往往將學生的學期成績片面寄托在期末考試上,這種近乎單一的考察方式無法充分檢測出學生的真實能力,特別是學生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既然學生們的實際動手能力沒有得到全面的檢測,因此導致的結果往往是惡性循環,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則會越來越差,改變“一卷定學期”的考試制度迫在眉睫。立體化教學資源要求考核方法多元化,可以將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的隨堂作業和實驗操作納入計分系統。這樣一來,期末考試的卷面成績可以占期末總成績的百分之五十,實驗操作等動手環節成績占期末總成績的百分之三十,隨堂作業占期末總成績的百分之二十。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添加程序設計和學術答辯等環節,以培養學生的溝通與表達能力。   3.更新教學內容
  動手能力是新時期高校培養畢業生的重點方向,因此單一的課本教學已經無法滿足日新月異的時代發展。立體化教學資源強調以理解為主的課程內容和以訓練為主的系統設計。多年來,課程小組一直認真落實實踐教學改革,力求將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達到以點帶線,以線織面的目的。基礎實驗可以將難以理解的抽象數據上傳系統并整理為直觀可感的真實數據,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龐大復雜的電子系統。設計實驗則是以基礎實驗為前提,提出針對實際的實踐問題,由學生自主定義、建構、操作以完成解決既定實踐問題。當眾多零碎的知識點拼湊之后,學生可以逐個解決小問題。當設計實驗定義分類了幾組大問題時,學生可根據一系列的函數公式等逐層加深,最終達到自主完成實踐任務的目的。教學內容的更新變化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們獨立思考、獨立操作等方面的問題,并且扎實了已學的理論知識。
  4.整合數據結構
  課程的有效實施,關鍵在于學科知識系統的銜接、融合,而作為新時代的教學寵兒,立體化教學資源更應完善數據結構。系統知識點的編排,主要應考慮到章節之間的關聯性、相似學科之間的關聯性等,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可以幫助學生將知識點串聯成網。單位課程應將本課重點和側重點分門別類,告知學生如何使用已掌握知識點。而計算機相關技術與學科知識,更應滿足立體化教學資源的要求,并且兼顧學科后續學習的發展。
  5.注重課程遷移
  立體化教學資源是面向廣大高校學子的重要媒介,而針對與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數據結構已不單純是上課的課件、下課的作業這樣簡單的要素,更多的可能是考試范圍、考研科目等。因此課程組可以有意無意地將此知識點納入相關專業學生的考試和調研中,使學生在利用立體化教學資源的同時也可以提前復習考研或操作等方面的知識。而倡導學生注意學科之間的聯系、章節之間的聯系、系統模塊之間的聯系,并多參加電子競技比賽,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知識網絡,更可以讓學生們走出閉門造車的窘境,提高自我的認知。
  立體化教學資源體系的構建不但能為高校日常教學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和資源保障,同時也改變著新時代學生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構建完整的立體化教學資源體系,在提升高校教學質量水平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富貴,田貴才.信息環境下高校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8).
  [2]周明,孫樹棟.遺傳算法原理及應用[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2.
  [3]陳宇文.注重源程序在《數據結構》課程中的重要性[J].高教論壇,2004(2):73-75.
  [4]遲包東,靳靈芝.從單一教材建設向教學資源集成的轉變[J].中國大學教學,2006(3).
  [5]宋云嫻.立體化教學資源模型建構[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5(4).
  [6]郭相勇,莫民.高校數字化教學資源與資源整合模型的建構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6(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87624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