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柑桔標準化建園技術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農業生產也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在現代柑桔的種植和栽培過程中,也有了很大程度的突破,現代柑桔標準化建園技術得到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在現代柑桔標準化建園之前,要有針對性的結合具體情況,著重做好建園選址、建園規劃、基礎設施、土壤改良、苗木品種選擇以及合理規劃種植等一系列相關工作,確保建園進度得到科學合理的控制,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推進現代柑桔標準化建園技術得到更有效的落實,使現代柑桔生產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诖耍疚闹胤治龊脱芯楷F代柑桔標準化建園技術等相關內容。
關鍵詞:柑桔;標準化建園;現代技術
一、果園選址
在選擇建園地址的過程中,要按照適地適載的基本原則,選擇地下水位1米以下、坡度在20度以內、海拔控制在500-700m范圍內的地點,如果區域的條件比較適宜,可以進一步放寬到500m以下,在土壤、空氣以及灌溉水源等相關的產地環境條件要符合相對應的無公害食品柑橘產地環境條件的具體要求,確保周邊沒有柑桔檢疫性有害生物。同時要保證土壤層厚度達0.8m以上,并且質地比較疏松,有良好的通透性,有機質的含量比較高,排水性能十分良好,pH值在5.5-7.5之間為最適宜。在水源、光照等相關方面也要足夠充足,在向陽的坡地,或南向、東南向的緩坡,同時要保證交通便利,或者有新農村規劃的通車道路。在果園規模方面也要達到一定標準。
二、建園設計
在l:10000地形圖上設計相對應的總平面布置圖,建園工程建設項目所涉及的技術指標和主要的設計參數主要有:
1.改土方式與相關要求。針對坡地進行土壤改良,可以有效采取定植穴法和壕溝法,如果土壤比較深,在這樣的情況下要選用定植穴法,其定植穴規格為1.0~1.5m。如果土質比較淺,應該選取壕溝改土法,其壕溝規格通常為深0.8m,下寬0.8m, 上寬1.2m。針對水稻土改土而言,要結合具體情況選用開溝壟畦改土法,每10m 修建相對應的排水溝、箱溝各一條,并開挖壕溝,與此同時進行表土拌合有機物回填。
2.有機物。在針對土壤改良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有機物回填,例如,用秸稈,雜草、谷殼以及畜禽糞便等相關的有機物,從根本上有效規避有害重金屬的城鎮垃圾等相關物質的填充。
3.定植密度。在柑橘植株進行定植的過程中要確保其在坡度平緩的地區,用枳橙作為砧木,其果園株行距采用4mx5m,每667m.植34株。如果該地區的坡度比較大,要結合具體情況盡可能使株行距采用3m×5m,每667m植45株的方式進行密度調節。
4.灌溉設施。針對灌溉設施的具體設計要求主要表現為:對于田間灌溉可有效采取滴灌、把管道固定進行澆灌以及移動機組澆灌,如果在果園中配備有養殖場,可以采取沼液灌溉一體化設計,模式,灌溉水池與沼液周轉池可以融合起來進行一起修建,并用圓池設計,在底部修建相對應的沉淀坑和排污管。在具體應用過程中,可以把固定、移動式澆灌管網和沼液聯合起來運用。
5.排水系統。在排水系統中,排水溝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運營過程中可以采取明溝的方式,使田間的道路有效結合,并貫徹落實就近排泄的原則布置相對應的排水溝線路。坡地果園要有針對性的結合具體的集雨面積和排水溝坡度來有效計算排水溝的大小,以此為基準進行設計。
6.作業道。作業道距離果園要保持在長75m寬 1.2m內,路面采用0.08m厚的混凝土等相關物質對其硬化。
三、果園建設
1.測量放線。有針對性的結合果園初步設計方案和相應的圖紙,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有效應用經緯儀或水準儀等相關工具,用木樁、滑石粉或石灰等物料進行切實有效的測量放線,并且把定植穴、定植壕溝以及排水溝渠等相關的工程施工位置進行有效明確和標注。
2.水稻土改良。每10m間隔開挖排水溝、箱溝各1條,在機械施工的過程中要首先挖定植壕溝,并把相關有機物進行回填,同時再另外開挖一條定植壕或箱溝,把表土回填到定植的區域。
3.坡地定植穴改良。土壤的深度沒有達到相對應的標準,就要對其進行有效的放炮改土,用表土使其回填。
4.坡瘠地壕溝改土。如果土質的深度與標準不相符合,就要對其實施放炮改土,把巖石選取出來,用表土進行回填。
5.灌溉水池。建水池的過程中盡可能用混凝土或者漿砌條石來建設,同時要配備相對應的引水管、水渠動力等相關方面的工程設施。
6.排水工程。攔山溝通常情況下要用片石、條石或磚混合漿砌結構,相關的規格要有針對性的結合上方匯水面大小而進一步有效明確。
四、苗木定植
1.桔園在經過開溝撩壕和整梯后,在栽樹之前一定要有效進行雜草、樹蔸等雜物的清除工作,并且結合具體的規劃來劃分小區,使土地得到平整,如果使低處桔樹主干埋土過深,而高處桔樹根群易裸露,對于生長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同時還可能導致水土流失,耕作管理和灌水、施肥都不方便。然后,進一步確定植株行向,著重考慮采光和透風。
2.平地桔園:坡度在6°以下的緩坡地,栽植行向為以南北向為好。行間日照時間長,互相遮陰的時間少,冬季冷空氣容易通過,不易滯留產生凍害。采用長方形栽植,每小區行、株都必須對齊,拉成直線。
3.山地栽樹:坡度在10°~25°的丘陵山地,隨水平梯田走向,按株、行距,每梯栽一行或幾行。按等高栽植,株行間可隨梯田走向而彎曲。植株行向確定后,針對株行距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采取寬行密株的種植方式,樹冠定型后,確保行間尚有1米以上的空間為適宜,確保柑橘樹充分采光和桔園通風透光、減少病蟲滋生。因為潰瘍病和黃龍病等相關病害特別容易發生,所以針對這樣的情況要安排一定量的臨時株。
4.栽植密度:按畝栽植的永久株數量計,不同品種的栽植密度如下:甜橙株行距3.5~4m×4.5~5.5m(30~42株/畝);寬皮柑桔株行距3~3.5m×3.5~4.5m(40~60株/畝);柚類株行距4~5m×5~6m(22~33株/畝)。同時進一步有效明確好株距,在種植點做記號,橫看、豎看、側看都成行。
5.施肥時間。要趁著天晴把肥料撒下去,根據每畝用量計算好每包肥料撒施的距離,畫好放肥線,用機器把有機肥和磷鎂肥拉進來,用人工把肥料呈帶狀撒施。回土蓋肥及平整壟面后,肥料呈帶狀均勻分布在寬1米深0.2-0.4米的范圍。
6.種植時間。選擇的苗木不一樣,種植時間也有很大的差異,主要的區別在于:裸根苗一年當中以春秋栽植為宜;春種,全年最佳種植時期是2-3月;秋種,10月小陽春,有利于長根,第二年春梢整齊。而容器苗全年可以種植。
7.定植相關的問題。挖種植坑:深30cm,底部直徑約20cm,挖走大的土塊,挖散成堆的肥料。裸根苗需要進行槳根和浸葉消菌殺毒,以確保存活率。定植:將漿過根的苗放入挖好的定植坑;填入約5cm高的細土;把根系往四周散開;再次填入約10cm高的細土,用手輕壓;坑內外圍撒施生物菌;回填細土用手輕壓。淋足定根水:自然流水淋半滿樹盤;用手輕壓樹兜周圍,確保細土充分接觸根系,再給樹盤灌滿水。蓋土:待定根水全部滲下去后,蓋一層細土。避免樹苗主干附近的土面開裂,減緩水分蒸發,平整壟面以便蓋地膜。蓋地膜:地膜的選擇:厚0.005mm,寬1.2m臨時地膜。目的是減緩水分蒸發和草害,加快土溫回升。
五、結語
通過上面的分析和介紹,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現代柑桔標準化建園技術涉及的內容有很多方面,除了所述的這些,另外還包括道路、打藥系統等等。在建園前要做好規劃,謀定而后動,在真正著手前要將所有環節再深入細致的分析和探究,從根本上有效規避疏忽,進一步有效推進現代柑桔標準化建園技術實現更好的效益。
參考文獻:
[1]周再平,山地柑桔建園初探[J]現代園藝,2017.3(5):96-97.
[2]王芳林,重慶市柑桔產業化工程建園技術規程[J]農業生產2016.5(5):95-9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0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