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探究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自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成為多方關注的熱點和重點問題,逐步提上日程,通過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可以在很大范圍內對我國現行體制下農村存在的產權問題進行積極和穩妥的改善?;诖?,本文對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的目的進行分析,就當前進行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幾點參考性的建議,拋磚引玉,以期尋求更好的方法和建議。
  關鍵詞: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必要性
  我國改革發展范圍的逐漸擴大為我國農村的改革與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作為農村改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集體資產產權制度的改革不僅關系著農民現實經濟利益的維護,而且對于我國農村自治的實施以及城鎮化的發展也具有重要影響。
  一、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概述及改革必要性
  農村集體產權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產權形式,主要建立在農村社區基礎之上,只有農村社區內部成員享有權益,不包括其他外部成員。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農村集體產權主體不完整、不清晰的缺陷逐漸暴露出來,尤其是在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以后,很大一部分農村集體資源失去了其所屬主體—人民公社生產隊。有的農村集體資產歸所屬行政村所有,有的則歸當地村民小組所有,農村集體資產到底歸誰所有,在法律上尚未有準確清晰的規定,從而致使農村集體資產作用價值發揮遭受了嚴重的限制,對資產使用效率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同時由于一直沒有明確的歸屬主體,導致很多經濟糾紛、侵權問題發生,對于農村社會實現和諧穩定發展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二、以農村土地確權促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1.利用農村土地確權,促進農村集體土地主體進一步明確農村土地歸屬農民集體所有,這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關鍵,同時也被寫入了憲法、土地管理法中,得到國家法律的確認。然而在具體的承擔主體上依然尚未明確,尤其是當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法律上尚未有明確的法人。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農村確權,通過利用農村土地確權,落實土地經營承包權頒證登記工作,明確土地經營承包關系,確立土地所屬法人地位,明確農村集體土地承擔主體,使得農村集體土地成為市場經濟主體,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采取“三榜公示確權”方式。首先公示入戶調查摸底基本信息;然后再公示測繪形成后的草圖;在完成最終的草圖修訂整理后,將形成的地籍圖進行公示。上述信息皆由群眾親自確認,并將其作為確權登記的依據,以確保農村土地確權的公平公正性。
  2.利用農村土地確權,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所有權農村土地確權在促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方面,即圍繞農村集體土地,賦予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應有的法律效力,避免出現民事糾紛。例如在土地承包管理方面,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包含以下幾種權利:一是發包權。即屬于村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相應集體(如村委員會、村小組等)進行發包土地,但不改變土地屬于集體所有這一性質。二是調整權。若土地承包合同內沒有允許進行土地調整的約定,一般不得進行土地調整,當遇到一些特殊情況,如自然災害使得承包的土地被嚴重損毀,集體可以與個別農戶相協商,進行土地調整。三是收回權。集體土地依然歸集體所有,若出現以下兩種情況,集體有權利在承包期內收回承包出去的土地,一是承包土地所在單位或個人將土地荒至兩年以上;二是承包方全家搬入市區,并且戶口轉為了城市戶口。
  3.利用土地確權,保護農民土地收益分配權
  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重點即是將原先集體成員共同共有的改為集體成員按份共有,集體土地作為集體資產最為重要的資產之一,通過進行土地確權,可以有效解決一些地區集體土地使用混亂、權責不明、利益分配不均等問題。與此同時,還有效鞏固了農民土地所有權,尤其是在部分地區,村民小組、村集體調整較為頻繁,致使集體土地經營權經常性的變動,而通過落實土地確權后,能夠有效提升農民地權的穩定性。同時明確了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等基本的權利。更為重要的是,在集體土地生產收益上,通過進行土地確權,為農民收益分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與此同時,通過利用土地確權規范土地流轉,在村民完全自主的前提之下,打破了土地界限,有利于實現土地的集約化、規?;洜I,提升土地資源利用率。除此之外,在土地三權分置政策引導下,通過將土地的所有權、經營權與承包權分開,農民可以利用土地經營權進行貸款,有效解決了農民發展缺少啟動資金的問題。
  三、促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措施
  1.加快集體產權制度立法
  加快農村集體產權立法,借助法律力量為農村集體產權改革保駕護航。在具體落實上,應基于“組-村-鎮”三級管理模式之下,進一步明確農村集體產權的組織內涵,并結合當地農村實際,促進集體資產所有權法人地位得到有效的確立,從而為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在開展農村土地確權工作過程中,在將土地所有權落實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同時,明確其在法律中的地位與應有的法律權利,合理劃分責權利,使得土地經營權流轉過程中權利不明問題得到妥善的解決。農村土地確權具體的落實措施必須嚴格遵循農民自己的意愿,通過開會討論由集體成員共同商議決定,鼓勵農村進行集體經營股份制改革,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制合作,從而促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效果得以充分的發揮與展現。
  2.促進集體土地所有權處置進一步完善
  集體土地所有權是集體中每一個農戶應該享有的權利,同時與農戶自身利益息息相關,在所有權處置方面,除了國家征收,其他個人沒有任何權利對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進行剝奪、占有,這是全國農村經營的核心?;诖?,應在土地確權的協助下,進一步完善集體土地所有權處置,在進行農村集體土地征收時必須有所補償。土地補償費應歸屬集體所有,嚴禁經濟組織或個人以任何理由私下分配或挪作他用,使用需要全體農民共同協商。
  四、結語
  目前在我國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研究過程中,依舊存在著較多問題。因此,在未來的研究中應對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希望本文能夠為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研究提供幾點可行性建議,并對我國農村產權制度的實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俞浩明.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芻議定書[J].農村經營管理,2000(9):35-36.
  [2]劉水長.發達地區農村集體資產的管理、營運、監督體系和機制[J].中國農村經濟,2000(8):43-49.
  [3]施曉琳.關于農村集體資產法制化管理的若干建議[J].中國農村經濟,2000(8):50-53.
  [4]梁曉谷.城郊農村集體資產營運體制[J].創造,2000(3):33-3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12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