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落羽杉的栽培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介紹了落羽杉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認識落羽杉的形態特征、生態習性、用途,播種繁殖中掌握播種地選擇與整地、適時播種、苗期管理、扦插繁殖,定植技術等。
  關鍵詞:落羽杉;栽培;技術
  一、性 狀
  1.形態特征。落羽杉樹高可達50m,胸徑2m,樹干尖削度大,干基膨大,地面通常有屈膝狀的呼吸根。樹皮棕色,常裂為長條片脫落。樹枝水平展開,幼樹樹冠呈圓錐形,老樹樹冠為寬圓錐狀。葉線形扁平,基部扭曲。小枝上排成兩側,凋落前變成紅褐色。球果呈圓形或卵圓形,有短梗、下垂,成熟后為淡黃褐色,有白粉,種子為不規則三角形,有短棱、褐色?;ㄆ?月下旬,球果成熟期10月。
  2.生態習性。落羽杉為強陽性、深根性樹種,極耐水濕,能生長在淺沼澤中,且有一定的耐寒力,抗風性強。落羽杉原產于美國東南部,現世界各地均有廣泛引種,我國東南地區也進行了栽培,目前在江浙閩粵等省的河灘地、沼澤地均有廣泛種植。
  二、用 途
  落羽杉樹形整齊美觀,近羽毛狀的葉叢極為秀麗,入秋葉色變為古銅色,為良好的秋色葉樹種,常用此樹作城市綠化。實踐證明,落羽杉最適宜在水畔栽植(如低洼地、淺沼澤中),具有防風護岸等功效。
  三、主要繁殖栽培技術
  1.播種繁殖。落羽杉種子繁育的苗木適應性強,種苗質量高,但是由于落羽杉種子量少,價格又非常高,制約了落羽杉的育苗規模。所以扦插育苗在落羽杉育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播種苗或扦插苗形成的芽苗進行容器育苗,則可加大落羽杉育苗的進程。落羽杉育苗應以播種育苗和扦插育苗相結合繁育芽苗,利用容器進行小苗培育,移入大田培育造林用苗,這是落羽杉育苗的最優選擇。
 ?。?)播種地選擇與整地。一般選擇地勢平坦、灌排設施齊全、沙質壤土的田塊作育苗基地,育苗地要求每667m2施腐熟廄肥2000~3000kg,隨整地翻耕入土,經一個冬季的冰凍風化,翌年春天(3月上旬)對播種地進行春耙平整,筑成地上畦田(寬1.2m、高20~30cm,長度依地塊大小而定),拾凈畦田上的殘根石塊,最后用0.3%硫酸亞鐵溶液進行床面消毒。
 ?。?)適時播種。落羽杉種子發芽較慢,有時需80d以上才能發芽出苗,如春播后要到夏季才會出苗,因此,一般都是秋、冬季采集種子,經去雜處理后,于12月進行濕沙層積催芽,90d后播種。具體方法為:在整平整細的畦田上,橫開淺溝,溝距80~100cm,淺溝寬5~6cm、深2~3cm,然后將催好芽的種子播入溝內,每667m2播種8~10kg,然后澆1次透水,稍稍晾干表土,覆蓋1~2cm厚度的細土,最后用稻草或麥秸覆蓋,以保溫、保濕促出苗。
 ?。?)苗期管理。落羽杉出苗后逐漸除去覆草,讓小苗茁壯生長。當幼苗長到2~3葉時應先澆1次透水,然后進行分次間苗。第1次間苗,首先將幼苗稠密處抽稀,并補植到缺苗的地方,以后每隔5~7 d間苗1次,間苗要求做到留壯去劣、疏密適宜。隨著幼苗的長大,幼苗行株距逐漸放大,以幼苗樹冠恰好相互銜接遮住苗床為宜,以達到苗圃田健壯全苗的要求。當幼苗逐漸長大、田內發現雜草時,應結合間苗做好松土除草及抗旱澆水工作。為促進幼苗健壯生長,對幼苗田可進行分次追肥,開始時應少量追施,4片葉時可進行1次葉面噴肥,一般選用0.3%尿素溶液或三元復合肥溶液噴施葉面1~3次;當幼苗長到30~50cm時,每667m2苗圃追稀糞水800~1000kg;當幼苗長到80~100cm時,每667m2苗圃可追肥尿素10~15kg或三元復合肥20~25kg。追肥可結合抗旱進行,以補充水分不足。當夏季高溫時,宜在傍晚時進行追肥澆水,追肥切忌太濃、太多、太勤,避免燒傷幼苗根系。苗期如發現病蟲危害應及時用藥防治。
  2.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是落羽杉常用的繁殖方法。實踐中,為確保扦插成活率需要做好以下四個環節。
 ?。?)床土準備關。床土是扦苗生存的基質,因此宜選擇沙壤土作插床,并在扦插前一星期翻耕除雜物,一般采用高畦作床,畦寬1.2米,畦溝深大于20厘米,畦面要求土細、上實下虛和平整。扦插前于畦面覆蓋一層3厘米厚的無污染細黃土和2厘米厚的細河沙,亦可單一選用。
 ?。?)插穗修剪關。插穗采集可結合苗木修剪進行,插條從母株上采下后立即灑水保濕以防失水萎蔫。插穗長度一般為4厘米至10厘米,但必須保證插穗的節位不少于2個,插穗兩端的剪口亦平整,不能破裂傷皮等。插穗上的葉片宜疏除一半以上,疏葉時不能撕裂皮層。插穗入土深度應是穗長的1/2以上,扦插密度以葉片互不重疊為宜。
 ?。?)插床澆水消毒關。扦插前用1%至2%殺菌劑(如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噴灑床面多次,保證濕透土層達3厘米以上,殺菌水可邊扦插邊噴灑。
  (4)病床保濕、遮陽關。扦插完成后進行消毒并搭建小拱棚(棚高大于40厘米),用透光薄膜覆蓋壓嚴(保證不漏水汽)。再于小拱棚上搭建蔭棚(蔭棚高度大于60厘米),選用漏光率為50%的遮陽網將插床四周遮蓋,以防陽光直射到薄膜上。在以后的一個月內每天檢查1次至2次,發現柵膜破裂可膠紙及時修補,隨時調整好遮陽網的高度,防止遮陽網下垂到棚膜上。
  扦插繁殖可采用嫩枝或硬枝扦插。嫩枝扦插,于夏秋季采集發育充實的半木質枝條,用50mg/L荼乙酸液處理插穗6h,扦插于充分沖洗并消毒的細河沙中,然后用薄膜封閉并對苗床進行遮陽,同時加強扦插床的水分管理;硬枝扦插,一般可在春季選安全、木質化的枝條,剪成長10~12cm的插穗,用100~150mg/L萘乙酸液處理24 h后,扦插于壤土苗床中,行株距為50cm×30cm。每畝扦插3.5—5萬株,加強管理,當年秋季苗高達50—60厘米即可出圃栽植。
  園林綠化用苗應分床培育大苗,一般于3月中旬左右移植,且大苗帶泥球,以確保成活率。
  3.定植。當落羽杉幼苗長至一定高度、苗木充分木質化、樹苗高度在2~2.5m時,即可出圃定植于河道兩岸或水畔。定植前,將挖起的幼苗進行適當修剪、整枝,保持一定的樹形,且定植苗必須帶好土球。定植處應先挖掘好深坑(深80cm),長×寬為1m×1m,挖出的生土、熟土各放一旁,每定植坑先施腐熟廄肥1kg于坑底,淺蓋覆土后,再移栽定植樹苗。樹苗栽植后先蓋熟土,再蓋生土。蓋土結束后,立即澆1次透水,并在定植樹四周開1條淺水溝,以利干旱時澆水抗旱,以后每隔3~5d澆1次水,直到定植樹成活。如遇雨天應及時抓好排水工作,以確保定植樹成活和正常的生長發育。
  參考文獻:
  [1]汪貴斌,曹福亮,鹽脅迫對落羽杉生理及生長的影響[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03:11-14.
  [2]汪貴斌,曹福亮,土壤鹽分及水分含量對落羽杉光合特性的影響[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0314-18.
  [3]鄭松發,陳玉軍,陳文沛,廖寶文,宋湘豫,李玫。深水裸灘紅樹植物與落羽杉生長適應性研究[J]林業科學研究2004,05:654-65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18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