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農村經濟管理中的信息化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通過對信息化在農村經濟管理中運用的重要意義的探究,分析信息化運用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推進措施,促進農村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農村經濟管理;信息化;運用
信息技術的應用逐漸深入各個領域,包括企業發展、醫療衛生、科學研究等方面,為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農村的發展一直是我國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重點,其中農村經濟管理對于農村建設十分重要,而加強信息化技術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應用,對于提高農村經濟管理水平,促進農村發展有重要意義。
一、信息化在農村經濟管理中運用的重要意義
傳統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適合現代化的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要求。因為不良因素的影響,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逐漸暴露出很多問題,需要盡快解決,比如管理質量不高,信息不透明現象比比皆是,地方主義較強等,嚴重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而在農村經濟管理運用信息化,不僅可以提升管理工作的質量,還有助于實現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推動農村經濟管理的信息透明化,使相關利益人掌握真正的管理情況,隨時對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和查詢,及時完善存在的不足,進而提升管理質量。而這也是滿足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傳統的粗放式經營方式不再適合新時期的農業發展,需要對產業結構進行轉型升級,實現集約經營和規模經營等新的發展形勢,向市場化和開放化方向發展。
二、 農村經濟管理中信息化運用存在的問題
1.信息傳播渠道有限。我國農村地區大部分年輕人口都外出打工或上學,很少有回農村繼續生存的部分,這使得農村留下的大都是老年人和兒童,進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任就落在老一輩人身上。但這部分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不能真正理解信息化的本質和內容,難以認可信息化手段的實施,也無法掌握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這意味著老一輩居民難以及時獲得國家發布的相關政策,難以利用先進的種植技術或養殖技術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這使得信息技術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應用難以起效,由于不能及時把握信息,導致信息傳輸渠道沒有及時擴寬。
2.專業技術性人才缺乏。信息化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應用對于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但由于信息技術在農村經濟管理方面的應用發展較晚,所以相關技術人員的素質水平普遍不高,對于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了解不足,應用不是很熟練;同樣因為應用發展較晚,所以專業型人才比較缺乏,無法及時獲取重要的農業信息,制約了農村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3.設備成本較高。信息化在農村經濟管理的應用需要設備設施的支持,但因為專業性要求,設備成本較高,這使得信息化難以在農村地區推廣。部分農村居民沒有認識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不樂意接受這部分成本支出;還有部分就是經濟收入有限,難以支撐這部分支出。這些都阻礙了農村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發展。
三、推進信息化技術在農村經濟管理中運用的有效措施
1.加強政府的政策支持。一方面,政府要高度重視應用信息化提高農村經濟管理水平,將信息化建設擺在農村建設發展的重要地位,對于農村經濟管理負責干部要反復強調信息化應用的重要性,提升信息化應用意識,加強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實行建設責任制,以此推動農村經濟管理的信息化應用建設。另一方面,政府需要結合本地區的農村經濟管理實際情況和信息化應用水平,提供不同程度的資金、技術和政策支持,重點加強信息化應用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通過優越的薪資待遇和條件積極引進高水平的專業人才,提高農村經濟管理信息化應用水平。
2.加大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各個地區政府應當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針對農村地區信息傳播渠道的缺乏,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發揮政府只能,增加信息化方面財政撥款和扶持力度,加強農村地區的寬帶建設,促進寬帶的普及;加強資金使用過程的監督,避免貪污、挪用公款等問題的出現;加強新一代無線網絡通信技術的應用和普及,為信息化建設奠定技術基礎。另外,政府還要加強對信息化管理的宣傳力度,增加農村居民對此的了解和掌握,認可信息化手段應用對于農村經濟管理提升的效果,從而能夠積極配合農村地區進行信息化建設。在這里,有能力的農村居民可以自掏腰包進行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或吸引社會資金的投入等,減輕政府的負擔。
3.重視人才培訓工作。要想實現農村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需要大力培養信息化人才,提高人才的專業素質水平。首先,地方政府要注意提升農村居民的信息化意識,為農村居民安排專業的技術老師進行指導,普及簡單的信息化技術知識,充分發揮信息化手段的作用,以此提高農村居民的素質水平。其次要定期組織信息化培訓大會,邀請轄區內感興趣的農村居民前往參與,展示多樣化的先進的信息技術,并進行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提高整體的信息化水平。最后是舉辦各種信息技術活動,評估農村居民的信息技術知識或信息化管理手段,通過這種措施,培養既懂得信息技術游動的農業生產的全面人才,為農村經濟管理的開展提供有利條件。
4.加強數據庫建設。主要是選擇適合用在本地區農村經濟管理的信息技術,結合該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建立合適的信息數據庫;增加數據庫建設的資金投入,發揮政府職能,在數據庫中收錄本地區所有涉及到的農業發展信息還有其他地區的農業信息,同時根據不同居民的需求進行信息推送,為農村經濟管理提供及時有效的信息。加強對數據庫的管理,保證信息收集和錄入的準確性,并實現地區之間和農村之間的信息共享。加強操作簡單的信息技術的普及,以及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應用,保證農業信息及時達到農村居民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結語
農業是我國的基礎產業,與經濟發展、社會建設和人們生活密切相關。因此我們需要重視當前農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農村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應用越來越普遍,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因為信息化普及的難度,當前信息化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確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農村經濟管理質量不良、效果不顯著。因此新時期我們需要重視這些問題,采取有效的推進措施,推進農村經濟管理的信息化應用,從而促進農村和農業發展。
參考文獻:
[1]蘇柏彰.農村經濟管理中的信息化應用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7,(19):187.
[2]顏世澤.農村經濟管理中信息化手段的應用分析[J].中國市場,2018,(02):8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2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