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物聯網在設施蔬菜大棚種植上的應用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物聯網是對互聯網進行拓展之后得來的,其最大優勢是可以實現信息的實時交互,在農業種植中應用互聯網可有效對農作物進行管理、監控病蟲害以及檢測環境,同時可以實現對農作物種植的遠程控制。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在農業種植上對物聯網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物聯網儼然已經成為了我國農業發展的新方向。本文主要對物聯網在設施蔬菜大鵬種植上的應用進行了分析,旨在進一步推動物聯網在農業種植上的應用,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物聯網;蔬菜大棚;應用
  我國在“十二五”規劃中作出了要通過現代化科技發展農業的要求,明確表示農業經濟要和信息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我國當前正處在經濟轉型的關鍵階段,農業經濟在這樣的環境下同樣面臨著轉型,而農業在新時期轉型的重要方式就是找到和信息技術的結合點,讓二者有機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信息化農業和科技化農業。物聯網為農業和信息技術找到了完美的結合點,將物聯網運用到蔬菜大棚種植中能夠實現大棚的智能控制,更能推動我國科技農業的大力發展,從而促進農業經濟的轉型,因此本次針對物聯網在設施蔬菜大棚種植上應用進行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物聯網和大棚種植概述
  將物品通過紅外線感應裝置、定位裝置、氣體感應裝置等和互聯網連接在一起就形成了物聯網,同時通過終端控制便可以實現和物品的信息交互,從而通過物品進行識別、定位、監控、管理等行為。后經過物聯網在農業種植中的應用逐漸形成了農業物聯網系統,實現了農業發展的智能化和科技化,為農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我國大棚種植最早開始于20世紀的山東壽光,自從這種種植方式一出現就在全國得到了大范圍的推廣,由此開展了一場在冬季進行的綠色蔬菜革命,我們可以將大棚種植看作是對我國農業經濟的一次重大改革,使廣大農民朋友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可以通過溫室大棚技術進行創收。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到蔬菜大棚種植中以后農業經濟經歷了又一次的改革,其智能化和科技化的特性可以讓農民對大棚的控制比以往更加高效和精確,農業經濟也因此有了再一次的飛躍。
  二、物聯網在設施蔬菜大鵬種植上的應用
  1.在種植階段的應用
  不同蔬菜對生長環境和種植規律的要求都不相同,如果單靠人工對這些蔬菜進行管理很可能因為失誤而導致損失,而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在蔬菜不同種植階段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從而合理調節蔬菜的生長環境,比如蔬菜生長需要的水分、光照、溫度等都可以通過物聯網進行調節,這樣就可以幫助農民制定最合理的管理方案,從而滿足不同種類蔬菜的生長需求。要想實現以上物聯網在蔬菜大棚種植中的功能,首先用戶要通過安裝傳感裝置檢測大棚環境,并以檢測結果為基礎確定所要種植蔬菜的品種。其次在蔬菜已經開始種植以后,可以通過傳感器收集的信息了解大棚環境,并通過信息和其他調節裝置對大棚環境進行調整,這樣就可以讓環境時刻保持在最優良狀態下,為蔬菜的健康生長提供有力保障。再次在蔬菜出苗的階段,可以通過調節裝置進行施肥、澆水等操作,保證蔬菜的正常生長。最后收獲階段可以通過物聯網對蔬菜的種類、數量進行統計,并衡量成本和交易之間的差額,為最后的銷售打下良好基礎。
  2.在環境預警和檢測上的應用
  前文已經介紹過在蔬菜大棚中使用物聯網需要安裝傳感裝置,而傳感裝置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采集大棚內和蔬菜生長有關的一切信息,例如光照、水分、養分、溫度等都傳感裝置需要采集的內容。在傳感裝置采集到有用信息以后可以將這些信息及時向用戶反饋,這樣用戶就能夠了解大棚內的環境變化。另外用戶也可以根據不同的蔬菜設定不同的信息值,如果數值產生不利于蔬菜生長的變化傳感器就會自動將報警信息傳給用戶,這樣用戶就可以及時對大棚內環境進行干預,從而讓蔬菜在最優良的環境下生長。
  3.在病蟲害預警上的應用
  種植蔬菜最害怕的就是病蟲害,一旦蔬菜出現了病蟲害將對產量造成很大影響,給農民造成經濟損失。農民無法時刻對大棚進行監控,因此對病蟲害的防治能力有限,但通過物聯網的傳感裝置就可以實現對大棚的實時監測,如果出現了影響蔬菜生養的病蟲害會及時將信息傳回用戶,此時用戶就可以通過物聯網將病蟲害信息傳給相關的診斷部門,進而便可以采取最有效的手段對病蟲害進行控制,從而讓損失減到最小。另外傳感器也可以通過檢測環境變化判斷出現病蟲害的概率,如果概率過高的話用戶可以及時采取干預手段防止病蟲害出現。
  4.在遠程控制上的應用
  用戶可以通過物聯網及時了解大棚內的環境變化,另外也可以對病蟲害信息進行及時的掌握,這樣用戶就可以根據不同蔬菜的種植條件對大棚內環境進行調節或者是采取相應的病蟲害防治手段。其中對環境進行調節可以由相關技術人員用連接了大棚內溫度、水分等控制裝置的計算機來實現,例如滴灌設備、通風機等都可以連接到遠程計算機上,這樣就讓蔬菜大棚控制變得更具智能性和科技性。另外技術人員可以根據計算機判斷不同蔬菜的生長階段,幫助農民在最合適的時機收貨蔬菜,從而實現收成的最大化。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將物聯網應用到蔬菜大棚中有效推動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和轉型,讓農業實現了智能化和科技化。但物聯網在蔬菜大棚中的應用時間畢竟還短,因此在應用的過程中可能會存在很多問題,這就需要國家對此投入更多資金不斷完善大棚的物聯網技術,從而幫助農業經濟再一次飛越。
  參考文獻:
  [1]黃桑.基于物聯網的溫室大棚種植監控系統的研究與設計[D].2016.
  [2]張冰,余艷偉,魯紹坤,etal.基于物聯網的集散控制系統在溫室群環境監測控制中的應用[J].江蘇農業科學,2018,23(13):102-1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4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