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強化農機質量投訴監督管理工作的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深入實施,農業機械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農機產品質量越來越受到各級農業機械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它不僅關系著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效率,也關系著國家農業優惠政策切實有效的實施,有效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本文基于農業機械存在的典型質量問題,尤其是農機質量投訴數量持續增加的現狀,旨在優化維護好農機用戶的合法權益,以農機具的質量投訴監督為抓手,通過幾個方面的全面闡釋,探究切實可行的強化農機質量的監督機制。
  關鍵詞:農機;質量投訴;監督管理工作
  近年來,各級農機化管理部門對農機質量投訴監督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配備人員、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強化監管,確保了農業機械質量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但同時也因投訴監督體系不夠完善、多頭監管、監督人員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等原因,造成農機質量監督工作還存在許多問題,投訴監督工作力度不夠、方法簡單、調節不及時等現象時有發生。
  一、農機質量監督管理的內涵
  農機質量是農機產品使用效果以及農機產品質量的有效融合,它包含農機作業質量、農機產品質量、農機服務質量以及農機維修質量等關鍵內容。農機產品質量是包含了農機產品的安全性、穩定性、實用性以及售后服務等,它是對于農業機械是否符合農業生產技術規定的評價,是農業機械化質量的前提保證;農機作業質量指的就是農藝規范、機具條件、作業規定、操作技藝等因素在生產當中的改進構成,體現的是農業機械化的最后成果。農機維修質量、農機服務質量以及農機產品質量的高低都會通過農機的作業質量來核驗,它是農業機械化水平的良好表現。農機維修質量指的是維修之后的農業機械符合其維修技術規定的程度,它牽涉到設施維修情況、維修技能、維修網絡建設以及配件質量等等,它是農業機械化質量的關鍵保證。農機服務質量指的是管理在提升農機作業質量、農機維修質量以及產品質量方面的整體表現,它貫穿在農業機械進程的方方面面,對于推動農業機械化質量整體效益具備重要的作用。
  我國的農機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可以劃分為三個環節,分別通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農業行政部門以及產品質量監督部門落實。質檢部門掌管農機生產流程的監督管理,工商部門掌管農機流通流程的監督管理,農業部門掌管農機使用流程的監督管理。農機質量監督管理的方法包含產品國家部門監管抽查,國家強制產品認證,農機推廣與檢定,工業產品許可證,重點核查與安全檢定,聯合收割機以及拖拉機行業準入,農機維修行業準入等等。
  二、農機質量監督管理現狀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機械的快速發展提高了生產效率,如何做好農機質量監督工作,做好農戶農機質量投訴工作,對保障農機市場的穩定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依據資料,2016年全國共有農業機械質量監督投訴機構2512個,省級監督投訴機構0個,地級市331個,區縣中農機質量監督投訴站2150個。據統計,2016年全國共接收投訴案件626件,受理農機質量投訴案件580件,辦結565件,挽回經濟損失890余萬元;涉及經銷商248家,農機生產企業251家。2016年涉及拖拉機質量投訴113件,涉及聯合收割機的投訴170件,涉及其它農業機械的343件。
  三、農機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機質量監督管理體系不完善
 ?。?)尺度掌控不一致。首先是不相同的監管部門對于相同類型企業以及產品的產品檢測規定以及質量管理規定存在差距,使得企業適應難度增加。其次是從產品的環保性以及安全性方面來看,對于當前的監管制度沒有辦法整體涵蓋全部的農機產品。
 ?。?)信息公開度不足。首先是信息傳遞不順暢;其次是信息傳遞途徑太少。
  (3)檢驗機構水平較差。農機產品質量的檢測工作重點是通過政府屬下機構來負責,這些機構過分的依靠于政府部門,業務貫徹在非常大程度上都需要憑借行政能力來改善問題,發揮技術潛力與優點、面向市場服務社會的觀念與水平較弱,市場競爭機制很難建立。
  2.農機質量監管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升
  農機質量監督投訴是一項具備非常強專業性的工作,在平時的農機質量監管當中,一定會使用到專業方面的知識。所以,在嶄新的狀況下,農機質量監管人員不但需要熟練質量監督管理方面的相關法規,更需要了解相關的操作技術以及專業知識,但是現如今來說這方面的人員還無法完成工作需求。
  3.農機質量監管工作經費短缺
  政府相關部門對于農機質量監管工作的重要程度認知不夠,投入費用十分短缺。我國為了支持農村經濟的進步,對于農機購買開展資金補助,并且對于農機質量投訴開展無償服務。然而在具體工作當中,隨著農機質量監管部門對于當前農機質量問題慢慢增加,受理的投訴案通常應該先掌握客戶以及生產銷售人員的具體狀況,然后進行實地調研、調解工作等,其程度十分復雜,投入較大。在我國所制定的相關管理辦法當中規定,工作經過需要由當地來解決,然而地方經濟一般來說發展較慢,經濟水平較低,導致工作經費無法得到良好的保證,限制了農機質量監管工作的進行?,F如今,公車改革已經結束,使得進行農機質量監管投訴工作難度有所增加。
  四、農機質量投訴監督工作建議
  1.加強部門間合作監管
  農機質量監督主體責任單位需要不松懈的強化聯合監管,做好與工商、質監、物價、公安等各相關部門的合作,以補貼機具為抓手,強化對農機市場的管理,打擊假冒偽劣和冒用農業機械推廣鑒定證書及專用標志的行為,從嚴處理質量問題,從農機使用者的切身利益出發,抓質量,保穩定,強化安全意識,將購機者的切身權益作為最終落腳點。
  2.加強農機質量投訴監督體系建設
  各級農業機械化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農機質量投訴監管機制建設,創建完備相關的規章制度,改進監督機制,明確好各級農機質量監督部門的具體職責,創建專門的辦公場地,配置專門的工作人員。在信息化的時代,要有充足的農機質量投訴信息管控數字化平臺,該平臺應具有充足的社會透明度,做好信息公開,建立一只高素質的投訴調解和信息化操作隊伍,提高與群眾的溝通和調解水平,及時接受和妥善處理農機質量投訴,切實維護農機用戶的合法權益。   3.抓質量調查,提高產品質量
  質量調查是全面掌握農機具質量狀況和使用情況的重要手段,通過質量調查,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借此維護農機用戶、經營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村和農業經濟的發展。質量調查應從用戶、經銷商、生產企業等多層面著手,內容應涉及被調查人員的基本信息,農機具的規格型號的相關信息,產品的三包、零配件供應,農機具操作培訓情況等。調查方式采用現場筆錄、故障部位拍照取證等。
  4.抓基層建設,服務工作到家
  農機用戶多在鄉村,開展基層農機投訴體系建設是完善農機監督投訴工作的途徑之一。修建、修繕基層監督機構的房屋,設立投訴窗口,購置必須的辦公設備、儀器設備,改善縣級及以下投訴監督機構的辦公條件,加強基層的基礎設施建設,更加便利工作人員到用戶家中開展工作。依法履行農機質量監管職責,扎實推進農機質量宣傳、質量調查、投訴處理等工作,努力夯實農機質量基礎,提高農機質量,保護農戶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給我國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帶來強有力的保證。
  5.強化對于購買補貼機具的監管力度
 ?。?)強化對農機市場的監督管理。生產企業以及銷售企業的管理主要是利用定期的宣傳、檢查、打假和處罰來促使他們規范運作。因此,農機市場將慢慢形成了開放、整體、競爭有序的局面,讓生產企業和經營者更好的意識到自己的職責。銷售企業應創建并實施采購驗收制度,實現完備的售后服務,明確相關的損害賠償責任。各級農業機械化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并實施完善的監督檢查制度,提升工作效率,強化對質量差產品的監督檢查力度,防止假冒農機產品存在于競爭市場當中。只有這樣,才能為農業生產帶來安全、可靠、高效、適用的農業機械產品,農民才能購買到合適的、令人滿意的農業機械,從而促進農業現代化水平的不斷進步。
 ?。?)提升監管人員整體素養。創建一支高素質的隊伍是實施農業機械質量監督的重中之重,強化對農機質量投訴監督人員的相關翻綠和專業技能的教育培訓,提升監督管理人員的政治素養以及業務水平,及時貫徹國家的有關政策以及法律規范,保證農機質量監管工作更好的進行。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農業機械質量監督管理過程中,結合法治和行政手段,加強農機質量投訴體系建設,確保監督和執法的有效性。進一步加強對農機質量的監督和投訴的處理效果,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和農業部《農機質量投訴監督管理辦法》,維護農民消費者合法權益,確保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有效實施,讓使用農業機械后的農民實際收入不斷增加,勞動強度不斷減少,勞動效率不斷提高,從而促進農業現代化的快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春雨.淺析加強農機質量監督和投訴工作[J].農業與技術,2017(4).
  [2]林雄.我國農機化質量監管現狀及發展方向分析研究[J].農機大世界,2011(13).
  [3]常延玲,馮建強.新形勢下創新農機安全監管機制的思考[J].農業與技術,2015(23).
  作者簡介:李長銳(1980-11-24)男, 漢族,廣西梧州人,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農機化管理和推廣服務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83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