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武器裝備質量監督體系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質量監督體系的形成與完善,給裝備質量帶來了可靠的保證。能在同一標準下從不同層面、不同深度、不同角度進行多層立體的質量管理體系監督,極大地促進了承制方質量管理體系在不斷持續改進基礎上有效運行,使裝備生產質量得到進一步的穩定與提高。該質量監督體系是以四年為一個循環周期,通過監督審核、資格審查、監督驗證、持續改進等四個質量監督形式,進行準確的審核認證、審查認定、驗證認可、改進認為等四種結論意見,不斷促進承制方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
1.裝備質量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1.1體系形成與現狀
上世紀80年代我國根據外國企業的質量管理經驗,各企業單位已逐步開始創建質量管理體系,并經多年的實踐工作磨合完善,已初步形成了裝備質量監督體系。該體系的形成是以產品質量實現為最終目標,是從地方組織機構實施監督審核認證為形成基礎,逐步發展到軍方組織機構實施的資格審查認定和軍代表監督驗證認可及承制方體系的持續改進認為等四個不同層次的質量監督體系。這一體系的形成極大地推動了承制方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有效運行,保證裝備生產質量已發揮巨大的作用。就目前而言,四個不同層次的質量監督界面不清楚,工作性質混淆,重疊現象較嚴重,商業行為過重,沖淡了原有質量管理體系的監督作用。該體系的形成僅是框架型的,還不很規范,缺乏制度化,運作起來基本采取同一方式、同一內容、同一程序。在實際運作過程中,不論承制方持續改進、第二方資格審查,還是軍事代表的監督驗證都是以第三方監督審核形式進行模擬實施的,其內容、程序和方法要求基本是一致的,效果大同小異。這對被監督審核方的質量工作壓力過重,造成應付作假多,用欺騙手段應付監督現象較為嚴重,監督組織顧情面下結論偏多,監督質量不高,實際效果不夠理想。而軍事代表也以第二、三方的監督方式來實施定期或日常監督驗證工作,占用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成天忙于質量管理體系的監督,工作起來只圖表面文章,不講實際效果,使質量工作沒有形成交叉立體的監督管理格局,有待于不斷改進與完善。
1.2今后發展
今后一段時期,各級質量組織機構要在現有質量監督體系框架內,進一步規范該體系的運作內容、形式、程序和方法要求,嚴格劃清工作界面,區分工作性質,明確工作任務。因此,我們應該按照第三方的同一標準(ISO 9000族標準),進行不同運作形式和程序的第二方資格審查或軍代表的監督驗證。另外,要不斷強化第三方機構市場的管理,從國家角度要使第三方機構得到規范的統一歸口管理,統一運作程序、統一商業行為;從軍方角度看第二方資格審查剛剛起步,它的定位和運作形式尚未成熟,模擬操作多,沒有形成獨立的審查模式,就軍代表監督驗證看,更是模擬式的,沒有自己的特點。所以,我們要針對今后質量管理的發展趨勢,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不斷適應現代質量管理規律的發展要求。其具體工作有:a、理順質量監督體系關系,強化法規制度,規范體系運作;b、嚴格職責權限,進行定位鎖定,做到工作到位不越位;c、對四個不同層次的“審核、審查、驗證、改進”所形成的準確“認證、認定、認可、認為”意見進行定性判決,做到一級驗證一級,起監督制約作用;d、使質量監督實現良性循環的互動作用,達到動態管理、信息共享,不斷促進質量監督體系的有效運行。
2.特點與作用
2.1特點
該監督體系在同一標準和同一目的基礎上,按四個層次構成監督體系,采取多層面的監督方式,起到良好的監督效果。它的主要特點:層次清楚、職能清晰,閉環運作,交叉制約。
2.1.1監督模式
目前在質量管理方面所構成的質量監督體系,是在同一標準(2000版ISO 9000族和GJB 9001A)和同一目的(不斷促進承制方質量管理體系持續有效運行)基礎上。通過不同時機、不同手段、不同方式對承制方質量管理體系實施持續有效的監督審核、資格審查和監督驗證等工作模式,大大促進了承制方質量管理體系正常持續有效的運行,始終保證裝備在正常狀態下的均衡生產。
2.1.2監督效果
通過地方(第三方)監督審核認證、軍方(第二方)資格審查認定、軍代表(代表方)日常監督驗證、承制方(第一方)持續改進認為等四層立體的質量監督體系。使承制方的質量管理體系充分得到了持續監督、持續改進、持續完善、持續提高的促進作用,有效保證了裝備生產質量。
2.1.3循環周期
地方組織機構(第三方)在承制方建立體系并首次獲取認證后,需每四年接受一次復審取證的監督審核周期,同時,還要每年1~2次監督檢查,不斷促進承制方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有效運行。軍方組織機構應根據《總裝武器裝備訂購與質量監督》31條標準GJBZ20364—97中6.1.2條款規定的4個審查時機和合同要求,在大循環周期內,可視情況每幾年實施一次資格審查。對于軍代表來說,主要以每年產品質量實現為關注焦點,按“日周月年”采取定期或日常方式進行現場實物抽測、工序監視、監督整改等多種形式實施監督驗證為循環周期。承制方可按照第三方每四年一個循環周期,每年進行1~2次內部審核,達到持續改進目的。這樣就構成了四年一個大循環周期的質量監督體系,科學地規范了質量監督體系的有效運行。
2.2作用
2.2.1立體監督
目前,各組織機構或質量部門在質量監督體系運行中,主要通過“審核、審查、驗證、改進”四個層面的立體監督作用,使監督的覆蓋內容更寬,監督檢查的頻次更高,運行質量更好,持續改進更明顯。并以“認證、認定、認可、認為”等四個級別進行準確的合格與否的判決,不斷督促承制方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有效保證裝備質量的監督層次和制約作用。
2.2.2循環監督
對承制方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的有效監督,僅有層次是不夠的,更重要的起到重疊循環監督作用,防止監督內容漏網。在四年一個循環周期中有十次以上的重疊監督,這樣才能充分體現監督關鍵和重點過程,有利于承制方的高度重視,有利于持續改進和監督驗證,有利于持續有效運行。 2.2.3復合監督
在質量監督體系運行中,充分發揮“點、段、面”的復合監督作用,是第三方以切塊拉網式的“面”審核,有效保證審核內容的覆蓋率和層次審核面;而第二方則以某一過程段的資格審查,主要依據GJB90001A標準,對承制方合同履行為審查內容,重點審查裝備質量的最終實現情況;軍代表主要依據相關標準和規定要求,以裝備生產現場的實物抽測、工序監視、監督整改為點內容的現場監督驗證作用,確保裝備在正常狀態下的均衡生產;承制方具有“點、段、面”的復合監督作用,主要針對以上三個層面的監督情況,加強持續“改進”為主要手段,不斷完善提高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有效運行,保證裝備交付質量。
2.2.4界面責任
該監督體系作用主要以不同的途徑和方式,積極推動承制方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不斷的完善與提高。該體系是由四個不同層面所構成的質量監督體系,它的作用要求也有明顯區別,主要區別在于“認證、認定、認可、認為”八個字上的定性,其共同點是依據同一標準(GJB 9001A—2001)和同一目的,權限和作用不同。承制方是裝備生產質量主體,負主要責任,應依據標準建立并完善質量管理體系,通過不斷的持續改進,自我認為本單位質量管理體系是持續有效運行的,是經得起各組織機構監督檢查,最終交付產品質量是滿意的。而地方組織機構是根據承制方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完善情況所提出的申請要求,按照規定的標準要求實施現場監督審核,公正準確判定是否符合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發給或復審資格證書。軍方組織機構所實施的資格審查,主要依據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和裝備合同約定條款,對承制方質量管理體系運行、裝備生產質量保證能力,是否可以納入裝備生產資格名錄或雙方簽約裝備訂貨合同的一種認定。軍代表主要依據相關規定要求或委托,實施定期或日常監督驗證承制方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督促并驗證承制方實施有效整改,適時認可承制方質量管理體系是否持續有效運行。
3.體系形式和內容
3.1體系運作形式
質量監督體系的運作形式是以四年一個循環周期,采用不同的監督審核認證、資格審查認定、監督驗證認可和持續改進認為等手段,進行三層立體的閉環監督形式,有效推動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
3.2體系運轉方法
質量監督體系是一種自然接軌的循環體系,它主要依靠統一的ISO 9000族標準進行運轉,并按其不同的運轉方法分別組織實施。認證是地方機構(高層——判決層)對承制方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和適宜性,進行文件資料和現場管理的一種監督審核方法;認定是軍方機構(高層的二級機構——判決層)以承制方裝備訂購合同履行資格的一種審查方法;認可是軍事代表(中層——銜接層)以產品質量為關注焦點,根據有關委托或產品生產現場情況實施的一種監督驗證方法;認為是承制方(基層——執行層)應根據以上二個不同層面的監督意見或該體系運行情況進行一種持續改進方法。更好保證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有效運行。
3.3體系項目內容
質量監督體系是在四個不同層面上進行運轉的,其項目內容是有區別的。第三方主要依據ISO 9000族和GJB 9001A標準,可針對承制方質量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進行適當刪剪,重點實施管理職責、資源管理、產品實現、測量/分析改進等四大過程或若干子過程的監督審核認證;第二方在依據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和裝備訂購合同規定條款或該產品質量保證大綱的基礎上,在《承制單位質量體系監督規范》GJBZ20493—98標準中5.2監督6種時機情況下,重點圍繞產品質量實現,實施首批產品質量審核、某關鍵(重要)過程質量、質量體系等必要的資格審查認定;軍代表主要依據相關標準或規定要求,重點對承制方實施必要的實物抽測、工序監視、監督整改等質量驗證認可;承制方主要依據本企業質量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重點針對第三、二方或軍代表提出的整改意見,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實施內部審核,達到持續改進認為的目的;通過以上四個不同層面的“審核、審查、驗證和改進”形式,針對性地實施不同的監督內容,有效形成“認證、認定、認可、認為”等四個不同的監督意見,極大地推動了承制方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
3.4注意事項
3.4.1準確把握監督關系
質量監督體系在正常運轉情況下,始終圍繞承制方質量管理體系進行不斷的督促改進完善與提高,確保裝備生產質量。該體系所構成的四層面監督關系,是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第三、二方認證和認定是高層判決權,軍代表認可是中層銜接權,第一方認為是基層執行權,第三方是依據ISO 9000族或GJB 9001A質量管理體系中的四大過程和若干子過程進行監督審核,它的范圍屬于“面”審核行為;第二方是在依據第三方審核標準外,還要依據裝備訂購合同簽約條款進行資格審查,它的范圍屬于“段”審查行為;軍代表在依據第三、二方標準和規定要求外,重點以產品質量為關注焦點,對裝備生產現場實施實物抽測、工序監視、監督整改等驗證活動,它的范圍屬于“點、段、面”驗證行為。第一方主要依據ISO 9000族或GJB 9001A質量管理體系標準、裝備訂購合同簽約條款和第三、二方審核審查及軍代表監督驗證所提出的整改意見進行持續改進,它的范圍也屬于“點、段、面”改進行為。
3.4.2重視頂層統管
在質量監督體系運行過程中,發現缺少該體系頂層統一管理和必要的協調,在各個監督銜接層次上有脫節現象,高層監督層面與基層執行層面上的真實溝通銜接是不夠的,高層監督與中層監督意見反饋不及時,中層對高層反映意見得不到重視,第三方的商業行為已經超出本級的職能范圍,講情面、過得去、基本能夠運行就行了的思想嚴重,對于這樣的現狀有待頂層統管和協調,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
3.4.3發揮軍代表作用
軍事代表在質量監督體系中應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才能更好地發揮中層監督作用,其作用有:為第三、二方監督審核和資格審查提供有關信息支持;為第一方采取有效整改措施提出建議意見;受第三、二方委托對承制方的整改情況實施監督驗證;以產品質量為關注焦點,對生產現場實施實物抽測、工序監視、監督整改等驗證工作。軍代表在監督中主要扮演了第三、二方對承制方質量管理體系提出整改意見的間接驗證,同時,通過三種途徑對承制方質量管理體系運行實施直接監督驗證的角色,達到預期監督驗證作用。
3.4.4提升監督水平
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質量監督體系的規范建設,不斷規范各層面的監督行為,明確各監督層次的職能作用,重視中層監督員的培訓力度,提高基層內審員素質水平,強化質量信息反饋意識,自覺注意各監督層面的協調銜接工作,重點圍繞“持續改進”開展各項監督活動,這樣才能不斷地提升質量監督水平。
3.4.5化解運轉矛盾
在質量監督體系運行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和矛盾,如多點重疊監督承制方壓力大,就一年中不是三方審核,就是二方審查,還有軍代表的監督驗證,再加上本企業整改內審等質量活動,成天忙于質量管理。這樣一來應付檢查作假多、表面文章形式多、拉龍套走過場不深入等矛盾和問題。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要在體制上改革創新,目前在體制上初步形成框架,運行僅是初步的,還不很成熟,需要在體制上進行一系列的改革與創新,不斷調整上下結構與縱橫協調關系。在形式內容上要重新整合發展,使監督體系運行要形式多樣化、內容規范化、操作標準化。監督員素質水平有待提升,重視審核員隊伍建設,強調知識面和實際工作能力,這樣才能不斷化解質量監督體系運行中的一些矛盾和問題,才能更好發揮該體系的特有作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87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