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省力化養蠶技術在蠶種生產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圍繞省力化養蠶技術在蠶種生產中的應用議題進行了探討,概述了省力化養蠶技術的優勢,論述了省力化養蠶技術在蠶種生產上的應用措施,提出了省力化養蠶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策略,旨在不斷提升我縣養蠶技術整體水平,更好地為貧困戶脫貧致富以及農業現代化發展目標實現提供更有利的途徑。
  關鍵詞:養蠶技術;省力化;養蠶產業;技術推廣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縣農村的勞動力也在大量流失,這一現狀給農村鄉村振興發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為此,根據農村實際現狀積極探索更加切實有效的發展策略,成為當前脫貧攻堅產業扶貧工程重點內容之一。在農村蠶桑產業中,省力化的養蠶技術是解決當前農村地區勞動力減少這一問題的積極途徑,本文結合自身經驗,就這一技術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給相關人士帶來啟發。
  一、省力化養蠶技術的優勢
  相對于普通的養蠶技術,省力化養蠶技術主要有兩大優勢:
  優勢一,省力化養蠶技術的建設投資費用少,生產過程的成本更低。傳統的養蠶技術采用的是標準蠶房,因此在為蠶房創建條件設施的過程中會投入很多的資金、時間和精力,而省力化養蠶技術在該方面的資金和精力投入較少,因此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益。
  優勢二,省力化養蠶技術的操作更省力更簡便,對于工作人員的體力要求不高,方法簡單易學,工作效率更高。傳統的養蠶工序中,最少需要兩個工人,而且在養蠶過程中需要定期進行除沙,因此會耗費大量的體力和時間。而省力化養蠶技術可以有效縮減除沙時間,同時在蠶匾、給桑等環節也更加科學高效,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量和耗費時間,提高了養蠶的工作效率。
  二、省力化養蠶技術在蠶種生產上的應用技術措施
  對于養蠶產業來說,養蠶的收益來源主要是靠蠶絲的產量和質量,因此蠶孵化的因素就對養蠶的收益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在常規條件下,蠶種的孵化時間一般為兩天或三天,因此蠶絲的產量也是有波動的,工人的勞動量和時間耗費也受到蠶種孵化時間波動性的影響,繼而造成工作低效重復,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不成正比。為了更好地減少工作人員的體力和時間耗費,可以通過科學控制孵化時間來提高每日的蠶孵化率,這樣就可以實現省力化養蠶的目標,在降低投入的基礎上同時實現良好的養蠶收益。在具體生產過程中,省力化養蠶技術也有所差異,目前我縣蠶區內主要有以下幾大類技術類型。
  1.小蠶共育技術。該技術是抓住小蠶生長發育這一環節,通過分析小蠶的生理發育特征,然后據此來調整飼養環境,以更加科學良好的環境來幫助和促進小蠶快速健康成長,為大蠶的形成打下重要的前提基礎。目前,我縣槐樹灣鄉小蠶共育技術已經實現了15天豐收的養殖效果。
  2.立體飼養技術。該技術是區別于平面飼養技術的一種省力化養蠶技術。通過將飼料葉片串成串然后將其懸掛在養殖箱的邊框內,平均每天給桑一次即可,大大降低了桑葉的浪費現象,同時也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量。由于蠶座呈立體形態,因此提高了養殖環境的透氣性,而且蠶的排泄物可以與桑葉實現有效的分離,養殖區域的衛生環境得到改善,減少病菌感染的幾率。尤其是在高溫高濕的養殖區域,該技術具有較好的適用性。
  3.多層蠶臺飼養技術。該技術的突出特征是蠶臺由多層竹木材料制成,既能夠固定同時也能夠活動,有效節省了養蠶的空間,降低了蠶具的投入。多層蠶臺的層數一般為三層或四層,層間間隔為70厘米左右,每層蠶臺上鋪蘆簾,上面給桑,操作簡便,同時擴座方便,提升了養蠶效率。
  4.條桑飼養技術。該技術是利用條桑比桑葉的新鮮度更持久的特性,將條桑代替普通的桑葉,減少每日的給桑次數,同時減少桑葉的浪費。由于條桑的采伐比桑葉采摘更加省時省力,因此實現了省力化養蠶的目標。該技術的適用性更廣,可以與上述三種技術搭配來進行飼養。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條桑飼養技術,在見熟前的一天要改用芽葉或者片葉,以防大蠶在桑條內結繭。
  三、省力化養蠶技術的推廣應用策略
  為了更好地實現省力化養蠶技術的科技優勢,帶動貧困地區貧困戶脫貧致富,省力化養蠶技術推廣工作必須加大力度,相關部門及人員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1.將技術試驗和扶貧基地示范同步化,提高省力化養蠶技術的影響力。在農業部門養蠶技術試驗的基礎上同時和當地的養蠶扶貧示范基地或養蠶農戶建立密切的協作,以扶貧示范基地或示范戶的形式來加快技術落地。一方面針對試驗階段未發現的一些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另一方面通過示范的帶頭作用來讓周邊農戶切實看到省力化養蠶技術的技術優勢和實際效益,實現以點帶面的影響和技術推廣效果。
  2.加大省力化技術理念的宣傳,強化農戶技術技能的培訓。在扶貧示范基地或示范農戶走上正軌的基礎上,農業部門必須加快跟進相關技術理論和技能的宣傳和培訓工作。通過印發宣傳資料、舉辦和開展專業培訓活動、網絡咨詢服務等多種形式來與廣大農戶建立溝通和聯系,使越來越多的農戶接受、認可并參與到省力化養蠶產業中來,帶動農村地區更大范圍的脫貧致富。
  3.加快推動省力化養蠶技術的相關產業發展。省力化養蠶技術的健康蓬勃發展離不開相關配套設施的完善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為此,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還需要結合當地的養蠶產業現狀,圍繞省力化養蠶技術的配套技術及設施,完善相關的產業鏈條,為貧困地區養蠶產業的持續高效發展創建良好的條件。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農業建設和鄉村振興發展過程中,科技正在以越來越快的速度進行更迭,不斷涌現出的新設備新技術給農村地區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省力化養蠶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解決農村勞動力流失的問題,同時也能夠給農戶(貧困戶)帶來客觀的經濟收益,因此值得農村地區借鑒和推廣。
  參考文獻:
  [1]蠶桑生產機械化應用發展概況與思路,貝建設,《現代農業科技》,2017(20).
  [2]我國家蠶人工飼料育研究現狀及應用前景,錢忠兵,《畜牧與飼料科學》,2010(9).
  [3]廣西蠶桑技術培訓團赴日本培訓報告,羅堅,陸瑞好,蔣滿貴,等,《廣西蠶業》,2010(2).
  [4]農村省力化養蠶技術研究及應用淺談,袁開華,《農民致富之友》,2016(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94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