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藍田縣鄉鎮基層農產品農殘速測現狀及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闡述了鄉鎮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的重要性和藍田縣鄉鎮農產品農殘檢測工作的現狀,分析了藍田縣基層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存在辦公條件差經費無保障、檢測人員少流動性大、人員業務素質低、生產者質量安全觀念淡漠等問題提出了加大投資完善檢測體系、強化宣傳提高安全生產意識、開展培訓提高技術人員素質、推廣新技術推進標準化生產、加強檢測落實監管責任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鄉鎮;農產品;農殘速測;現狀;建議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技術支撐和基礎,對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基層地區尤其是山區等地的縣級及以下質檢機構的財力、物力、人力仍難以保障先進大型分析儀器設備高效運行速度快、成本低、對操作人員素質要求低的農殘快速定性檢測方法仍然是當前乃至今后一定時期內該地區農產品檢測機構農殘檢測的主要方式。農殘快速檢測技術的運用全面提升了基層質檢機構的檢測能力有效提高了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一、鄉鎮農殘檢測的重要作用
  農業部調查指出,我國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現象普遍存在,因此研究經濟、快捷、可靠的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提高檢測水平,對監測與控制蔬菜標準化生產中農藥殘留量具有實際意義。鄉鎮農殘檢測工作離老百姓最近,直接面對的是生產者,是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的最基層陣地.負責本地區的農產品農殘檢測并指導生產基地自檢工作,能夠有效控制農殘超標的農產品進入市場。作為農產品從生產基地進入流通市場最重要的質量安全關口,鄉鎮農殘檢測直接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通過快速檢測來判斷農產品是否合格,掌握本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為監管部門提供依據。如果農產品生產源頭沒有快速檢測設備、沒有嚴格的檢測制度,不加強日常檢測,就有可能導致不合格的農產品流入市場。因此必須健全鄉鎮檢測體系,加強檢測工作,同時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強化“三品一標”農產品質量管理,才能生產更多合格的、優質的農產品,實現從源頭到餐桌的全程監管,不斷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二、鄉鎮基層農殘檢測工作現狀
  2011年,農業部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加快推進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建設,按照“政府負總責,三級有機構,監管到村組,檢測全覆蓋”的總體思路和要求,根據藍政辦發160號文件《藍田縣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縣農業局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檢測站及鎮監管站建設實施意見的通知》在全縣22個鄉鎮設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賦予了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職能;為全縣519個行政村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519名;在全縣設立了在城關、東川、西川、普化、橫嶺、鹿塬、焦湯、葛玉8個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檢測站。實現了“縣級檢驗監測中心+鎮級監管站(區域檢測站)+生產基地檢測室、市場檢測室和村監管員”的“兩級三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為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鄉鎮農殘檢測工作存在問題
  1.重視不夠、經費無保障。藍田縣經濟基礎薄弱,再加之政府領導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重視程度不夠,各鎮監管站雖然成立,但無相對固定的辦公場所,部分站點儀器設備還未開箱。農產品檢測工作是一項公益事業沒有經費投入,工作將無法開展,多數站點有設備無經費,日常工作舉步維艱。
  2.檢測人員少,流動性大。鄉鎮工作本身繁雜,檢測人員受鎮政府領導,主要從事鎮上工作,兼檢測工作。沒有拱頂的檢測人員或檢測人員更換頻繁,嚴重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的正常開展。
  3.檢測人員素質偏低,業務水平較低。各鎮從事農業工作的人員普遍年齡偏大,學習能力不強。大多數從未接觸過檢測工作,檢測技術水平比較低。
  四、對策建議
  1.加大投資,完善檢測體系。政府加大投資,強化保障措施,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地方財政要積極安排落實專項檢測經費,為農產品檢測工作正產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2.開展培訓,提高業務技術人員素質。組織業務人員參加培訓學習,對檢測員進行農藥殘留檢測只是、操作技能等技術培訓,開展大比武活動,多為大家提供學習交流平臺,不斷提高技術,提升自身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438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