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中獸醫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畜禽養殖作為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農業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但畜禽病毒性疾病作為養殖業中的危害,造成大批畜禽死亡并降低了質量,嚴重影響了社會人群的生活質量。同時,很多畜禽病毒性疾病是人畜共患病,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如禽流感、口蹄疫等。
關鍵詞:中獸醫;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
畜禽養殖在我國養殖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養殖畜禽過程中,由于畜禽自身抵抗力較弱及養殖環境變化產生一系列應激因素等原因,經常會爆發一些病毒性疾病,給畜禽與人民健康帶來重大威脅。
一、中獸醫在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方面的優勢的特點
1.中獸醫能夠增強畜禽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效果。辨證論治是中獸醫的基本理念,與西方相比,它在一般情況下把以扶正固本和扶正御邪作為治療時的準則。為使畜禽的免疫力提高,治療免疫力低的畜禽采取扶正的方法;而治療正不虛邪實的畜禽應用的則是祛邪的方法,可以達到陰陽平衡的目的,最終實現扶正氣、和去除邪氣的效果。在一般情況下,中獸醫會用中草藥和針灸的治療方式,這兩種方法既能夠治療好畜禽的疾病,又能對畜禽的體質進行根本性的改善。
2.中獸醫防治疾病不會產生毒副作用。使得畜禽被病毒性疾病所感染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又因為畜禽的自身免疫系統較為復雜和麻煩。因此,西醫治療方法中的免疫促進藥物和抑制藥物無法對被病毒侵害的畜禽產生明顯的治療效果。除了治療效果不強之外,西獸醫的藥劑本身所產生的毒副作用會危害畜禽和食用人群的身體健康,進而也會對畜禽業長久發展起到負面影響。相比之下,中獸醫在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方面所使用免疫促進藥劑和免疫抑制藥劑以及適合畜禽的調節劑,都能對畜禽的機體進行最大限度的調節和治療。并且值得一提的是,中獸醫之前治療畜禽時所使用的藥物大部分都是具有對畜禽機體無毒副作用的天然成分藥物,如甘草和黃芪等等。根據現實情況來看,影響畜牧業發展的重要障礙之一就是獸藥的殘留問題。有關的專家認為,因為中獸藥自身成分帶來的效果不會對人們的食品安全造成威脅,所以它會逐漸取代西醫的部分化學藥物。除了中獸醫的藥物以外,它的針灸療法也能夠對畜禽疾病的治療產生一定程度的效果。
二、中獸醫將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可能性分析
1.中獸醫調整畜禽體的免疫功能。中獸醫領域注重貫徹整體觀念與辯證治病原則,認為正氣乃畜禽機體臟腑、衛氣營血、經絡功能,避免防治病毒細菌入侵的防御系統,從而抵抗外部病毒侵擾,調節陰陽平衡。當代免疫系統認為,防疫系統不僅能夠起到防御、監視、自穩功能,能夠預防產生病菌,這與正氣抵抗外邪概念相似。通過自己穩定之功能,可清除畜禽體內的病源,這與正氣調節陰、陽不平衡相似。因為其正邪氣觀念和免疫系統有相似之處,這也為中獸醫治療病毒性疾病提供了基礎。
2.提升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效果。中獸醫原則在于即要治本又要治標,其觀點為:扶正固本、祛邪。對免疫力不足的畜禽,能夠通過扶正的方式治療,從而改善畜禽的機體免疫功能,實現抗病治療的效果。對于正不虛而邪實者,能夠通過扶正祛邪間的方式給予治療,實現機體平衡。如果是正虛邪實則可通過扶正法治療。主要方法有兩種:針灸、中草藥,在我國,運用范圍極廣,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防治效果。
3.中獸醫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優勢。畜禽免疫系統特別復雜,如果單純用病毒抑制劑、免疫注射劑,效果有限,這也是西藥免疫治療方式不夠理想的原因,甚至有的藥劑還會有副作用、毒性作用。但由中獸醫防治角度來分析,不單單可免疫促進劑、抑制劑,同時也能夠免疫調節劑,一些中藥復方還能夠實現雙向調節作用,提高畜禽的免疫力,如黃連、白花蛇舌草等。
三、中獸醫畜治療畜禽病毒性疾病的途徑
1.在中獸醫的理論當中,畜禽的臟腑和經絡穴位與畜禽本身所患的病毒性疾病有著密切的聯系,根據診斷出的病毒性疾病類型,選擇畜禽機體上特異的穴位進行疫苗穴位注射,能夠有效提高疫苗的免疫作用,減少等待時間,并且延長藥效、減少藥量等作用。不同的穴位針對不同的畜禽病毒性疾病有著不同的效果,找出針對性的穴位進行疫苗穴位注射能夠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此外,中藥在治療畜禽病毒性疾病的過程中也有著積極的作用,由于中藥本身特性溫和,能夠促進畜禽本身機體對疾病的自愈能力。因此,使用中藥輔佐西藥和疫苗能夠提高病毒性疾病疫苗的治療效果,并且促進疫苗發揮其作用。通過中藥在其中進行的輔佐治療,能夠減少普通畜禽病毒性疾病疫苗中的西藥的毒副作用,減少對畜禽自身機體造成的損壞,從畜禽本身的治療能力入手,提高最終治療效果。由此可以得出,中藥輔佐治療、針灸治療和疫苗注射相結合的中獸醫治療方式,能夠達到更好的治療成效,并減少西式獸醫治療過程中對畜禽本身造成的影響,更加溫和,更加適應畜禽機體。在中醫治療理論當中,治療疾病主要是從扶正氣、祛邪氣做起,體現在治療畜禽病毒性疾病中就是提高畜禽本身對病毒性疾病的抵抗能力。一般來說,在畜禽感染了病毒性疾病之后,非特異性免疫力就是最初的自愈能力,因此在中獸醫的治療活動中,通過將抗生素和中藥以及針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治療,以期在治療過程中激發和提高畜禽本身對病毒性疾病的抵抗和自愈能力,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并加快痊愈時間,同時也減少感染的發生幾率,降低畜禽在感染病毒性疾病之后的死亡率,減少養殖戶的經濟損失。
2.中獸醫治療方式與西式獸醫治療方式結合。一般來說,治療畜禽病毒性疾病時主要采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抗生素預防繼發性感染治療等方式。對于發病的畜禽,確認病因是合理用藥的前提,只有確切的診斷才能了解病因,從而篩選對病毒高度敏感的藥物。這種方式符合中醫望聞問切的診治方法。而且中獸醫療法中的扶正祛邪相較西醫具有明顯的優勢,可以通過提升畜禽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力來抵御疾病入侵。一般情況下,非特異性免疫力是畜禽在感染病毒性疾病后最初自愈的能力。由此可見,在治療病毒性疾病的實際過程中,將抗生素類藥物與中獸醫的診療方法如針灸、中藥等結合起來,充分激發、調動畜禽的免疫系統來抵御病毒侵入,能夠提高治療效果,降低病情惡化及再次感染的概率,從而提高畜禽質量,降低死亡率。
總之,我國中醫文化源遠流長,具有扎實、具體的理論基礎,不僅治標,而且治本,無毒副作用,相較于現代免疫學具有顯著優點。將中西醫結合起來,能夠有效增強藥物療效,提高治愈率,并且調動免疫系統來抵御病毒侵襲,提高免疫力。
參考文獻:
[1]謝棋.淺談簡論中獸醫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方法.2018.
[2]王海.中獸醫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可能性及其途徑探討.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44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