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母豬繁殖障礙的四種病毒性疾病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和談論了導致母豬繁殖性障礙的四種病毒性疾病,即豬偽狂犬病、非洲豬瘟、腦心肌炎、豬圓環病毒病,以上四種病毒性疾病的共同特征是可導致母豬發生流產。現簡要介紹以上四種病毒性疾病的臨床癥狀、診斷要點,并提出了可供借鑒的防控措施。
關鍵詞:母豬;繁殖障礙;病毒;診斷;防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9)03-0136-02
1 豬偽狂犬病
豬偽狂犬病是由豬偽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重要疾病,該病毒已經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得到凈化,因此在這些凈化地區不再會有豬偽狂犬病毒的危害。
1.1 臨床癥狀
如果該病毒進入某個未感染的陰性繁殖群,通常會引起流產和呼吸道癥狀。處于妊娠期前1/3期的母豬會發生胎兒吸收,導致后期返情;處于妊娠后2/3期或者末期的母豬感染后,分娩時會產死胎、木乃伊胎或者弱仔率升高。一旦過了該病的急性感染期,一部分母豬會潛伏帶毒并間斷性排毒,此時很難觀察到臨床癥狀。
1.2 防控措施
目前沒有針對豬偽狂犬病的有效治療方法,抗生素能預防二次感染。對于繁殖豬群進行疫苗免疫預防,預防效果較好。一旦豬確診為偽狂犬病時,全部豬群應該使用基因缺失疫苗免疫,以減輕疾病的影響和減少病毒傳播。若豬場位于豬偽狂犬病毒地方性流行地區,要對豬群進行常規免疫。
2 非洲豬瘟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是家養豬和某些品種野豬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該病毒屬于非洲豬瘟病毒科、非洲豬瘟病毒屬。
2.1 臨床癥狀
非洲豬瘟的臨床癥狀按照病程可分為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該病毒入侵自然家養豬群,可導致急性非洲豬瘟的集中暴發,在該病毒已感染的豬群中出現亞急性型和慢性型。
2.1.1 急性型
急性型非洲豬瘟致死率較高,常常能達到100%,其會在未出現臨床癥狀前死亡。該病以高熱和白細胞減少為特征,常伴有紅斑、虛弱、呼吸心跳加速、嘔吐、血便、鼻腔和結膜分泌物增多。
2.1.2 亞急性型
亞急性型病豬缺乏明顯的臨床癥狀,感染豬常伴有高熱,常見妊娠母豬發生流產。
2.1.3 慢性型
慢性型的病豬表現為生長停滯(發育遲緩、消瘦),關節腫脹,跛行,皮膚潰爛和肺炎。
2.2 診斷
2.2.1 鑒別診斷
由于豬瘟和非洲豬瘟所產生的臨床癥狀以及對易感豬的損傷很相似,包括發熱、高致死率和內臟器官出血等,需對這兩種病加以鑒別。
2.2.2 實驗室診斷
檢測組織應包括脾、肝、淋巴結和血液。病毒分離也可用于鑒定非洲豬瘟病毒,然后通過是否有血球吸附現象進行確診。用非洲豬瘟病毒特異性抗血清對感染豬的組織切片進行免疫熒光實驗或免疫酶染色實驗,是比較快速的診斷方法。PCR技術也可以用來快速鑒定非洲豬瘟病毒的存在。
2.3 防控措施
對于非洲豬瘟尚無有效的疫苗和治療方法。消滅該病不僅要對病豬進行無害化處理,還要用殺蟲劑和對苯基苯酚消毒劑對環境進行消毒,消毒后的豬舍必須空置1個月以上。在重新飼養前,應先將易感的警示動物置于該環境中,以確認已消除該病毒。3 腦心肌炎
豬的腦心肌炎是由腦心肌炎病毒引起,該病毒屬于小RNA病毒科,主要的儲存宿主是大鼠,不過小鼠也會傳播該病毒。病毒可感染多種脊椎動物并導致發病,但豬似乎是最易感的家畜。
該病毒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存在,但其致病性和毒力因地區不同而存在差異,A型病毒能導致繁殖障礙,B型病毒能導致心力衰竭,其他毒株似乎比較溫和或沒有致病性。A型和B型均可見于歐洲(如比利時),但在大部分國家,尤其在歐盟,毒力比較溫或沒有致病性,且很少從豬身上檢測到腦心肌炎病毒。在澳大利亞該病毒的毒株似乎比新西蘭毒株毒力更強。佛羅里達毒株、加勒比海毒株和中美洲的強毒力毒株,可對心臟造成損害而致死,而美國中西部地區檢測到的毒株則主要引起繁殖障礙。
當大鼠的數量泛濫成災時,豬才開始表現出臨床癥狀。豬可能通過接觸大鼠或采食被大鼠污染的飼料或飲水而感染該病毒,豬與豬之間的傳播似乎非常緩和。
3.1 臨床癥狀
后備豬或經產母豬感染該病毒后在妊娠末期經常發生流產,緊接著大約3個月內,產出木乃伊胎、死胎的數量會上升,斷奶前的死亡率會上升、分娩率下降。感染的母豬會有一段時間出現發熱和厭食,感染豬群中的斷奶仔豬和生長豬通常不會表現出臨床癥狀。
3.2 診斷
該病的確診需要進行病毒分離和鑒定,或者間隔2周采集雙份血樣,并測定抗體是否升高。
3.3 類癥鑒別
腦心肌炎病毒易與豬偽狂犬病毒、豬細小病毒、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引起的疾病混淆,應注意區別。
3.4 防控措施
該病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該病重在預防。對引入的種豬群要檢測是否有致病毒株,禁止引入攜帶該病毒的種豬。已經有文獻報道接種滅活疫苗可有效預防該病。
4 豬圓環病毒病(2型)
豬圓環病毒?。?型)是由豬圓環病毒2型引起的,該病毒是一種極小的DNA病毒,對外界環境抵抗力強,在世界范圍內的豬群中廣泛存在。
4.1 臨床癥狀
該病可引起經產母豬和后備母豬流產和繁殖障礙,影響胎兒發育,導致胎兒心肌損傷。在發生心肌炎的豬心肌組織中含有大量病毒。豬圓環病毒2型可侵害胎兒,如果多數胎兒受到感染,會導致豬繁殖障礙綜合征,引起產死胎、產木乃伊胎、胚胎死亡和不育。此外,還會引起母豬返情率上升、產活仔豬數減少。如果大量的胚胎死亡會引起母豬流產,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4.2 診斷
證實豬圓環病毒2型的致病作用并不容易,因為豬圓環病毒2型很常見,對心臟組織進行免疫組化檢查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
4.3 防控措施
如果豬場的豬圓環病毒2型危害嚴重時,在后備豬配種前進行免疫可以減輕臨床癥狀。如果發現后備豬群也存在豬圓環病毒2型感染,應檢查后備豬引入程序。一般來說,后備豬經過良好的馴化程序可以避免該病毒導致的嚴重問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96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