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的管理激勵機制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志愿者;管理策略;激勵機制
  摘 要:文章主要對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的管理激勵機制進行了研究,提出公共圖書館應將管理與激勵相融合,建立志愿者服務長效運行機制,以帶動公共圖書館志愿服務工作的持續開展。
  中圖分類號:G25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9)06-0033-02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文化素養和文化水平不斷得到提升,志愿者服務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志愿者服務隊伍不斷壯大。公共圖書館作為主要的公益性文化服務機構,更需要大量志愿者的幫扶與支持。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參與到公共圖書館的志愿服務中,成為圖書館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但志愿者服務帶有自愿性質,其維護與管理相對困難。公共圖書館應積極致力于志愿者服務長效機制的研究,從管理和激勵兩個方面建立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長效運行機制。
  1 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管理與激勵的含義
  志愿者突出自愿性,志愿者在志愿服務中不求物質利益和回報,更多的是基于內心的道義、信仰、良知和責任感參與志愿服務工作,并在志愿服務中實現自身價值,獲得成長的滿足感。志愿者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團體。雖然志愿者的志愿服務不追求經濟回報或物質利益,但這并不意味著志愿者完全忽視物質利益并排斥經濟回報,相反,一定的物質激勵可以使志愿服務更持久?;谥驹刚叻盏奶厥庑裕矆D書館有必要加強志愿服務管理與激勵的探討。基于情感與信念,利用組織管理理念約束行為,鼓勵志愿服務是當前公共圖書館志愿者維護的主要思路。公共圖書館應通過多種管理方式和穩定的激勵機制,激發志愿者志愿服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在公共圖書館服務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也形成固定的志愿服務理念,實現志愿者服務團隊的優化建設,為公共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注入活力,實現公共圖書館公益文化服務價值的最大限度發揮。
  2 公共圖書館志愿者的功能分析
  2.1 解決圖書館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
  我國公共圖書館無一例外都屬于公益性服務機構,日常經費以財政撥款為主,有限的資金還要用于場地建設、設備和圖書采購等,工作人員編制也十分有限。隨著時代的發展,群眾的文化訴求更為多元,特別是進入信息時代后,公共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除了要做好基本的館藏服務工作,還要適應形勢變化,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閱讀推廣活動,針對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開展送書上門服務,更要定期更新公共圖書館的網站、微博、微信公眾平臺,定期推送閱讀消息和館際快訊等,這使工作人員承受了非常大的服務壓力,人力資源短缺成為各大公共圖書館普遍面臨的難題。因此,公共圖書館亟須志愿者參與到這些工作中,緩解圖書館人力資源短缺的壓力,也帶動圖書館員工結構的優化,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和效率,擴大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
  2.2 提高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
  志愿者來自群眾,來自讀者,可以很好地反饋讀者的需求和建議,成為連接公共圖書館與讀者的橋梁,在互動溝通中讓公共圖書館傾聽讀者的心聲,調整優化工作內容,使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更符合讀者的需求,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能力和社會影響力。具體來說,志愿者可以幫助公共圖書館收集讀者建議,作為讀者代表為讀者發聲,引導公共圖書館在服務與管理中契合讀者的內心需求,創新圖書館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無形中帶動公共圖書館服務質量的穩步提升。志愿者也可以充當公共圖書館與讀者溝通的橋梁,實現讀者與圖書館的互動,在雙向互動中帶動服務的深化,也激發讀者參與閱讀的熱情。
  2.3 積極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志愿者在志愿服務中更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和情感的滿足,而志愿精神是利他精神和利己精神的融合。公共圖書館加強志愿者管理與激勵,可以為個體志愿服務提供平臺,積極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一方面,志愿者在志愿服務過程中可以學以致用,拓展知識面,提高人際溝通與表達能力,實現個人綜合素養的豐富與完善;另一方面,志愿精神的本質是無私奉獻和友愛互助,在志愿精神的熏陶與感染下可以形成志愿服務的社會風氣和氛圍,積極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升群眾的文化素養和德育水平。精神文明建設是持續深入的過程,因此,公共圖書館志愿服務的管理和激勵研究必須深入下去。
  3 公共圖書館志愿者管理和激勵的舉措
  3.1 擴展招募渠道,嚴格選拔志愿者
  公共圖書館作為公益性文化服務機構,要求志愿者必須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因此,公共圖書館必須嚴格選拔志愿者,通過面試考核篩選出更優秀的志愿服務人才,建立高素質的志愿者服務團隊,形成志愿服務團隊建設的良性循環,確保志愿服務的質量。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有著特定的崗位要求和責任要求,不是任何個體都可以參與的,嚴格的篩選與審核必不可少。公共圖書館應制定志愿者招募的基本流程和制度,按照流程和制度進行層層篩選,按照時間節點組織志愿者崗前培訓。在明確流程制度和崗位職責的基礎上,志愿者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報名參與志愿者選拔。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口碑得益于服務,因此志愿者的信息資料必須錄入志愿者信息檔案庫,實現圖書館志愿者服務的規范化管理。當前,公共圖書館的志愿者多為高校學生,但高校學生也面臨著學業及就業的雙重壓力,導致公共圖書館的志愿者服務隊伍不夠穩定,人員流動性大。因此,公共圖書館必須拓寬志愿者招募渠道,不局限于當地的高校,可以從當地的企事業單位或社會群體中招募吸納志愿者,或發揮信息技術的傳播優勢,在圖書館的網站、微信公眾號和圖書館宣傳欄發布志愿者招募信息,并通過廣泛的宣傳擴大志愿者的招募范圍,實現圖書館優秀志愿者服務團隊的打造。
  3.2 建立培訓機制,加強特崗的設置
  公共圖書館必須重視志愿者的培訓工作,建立培訓機制,一些特殊崗位更需要重點和持續性的培訓。培訓的內容必須基于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服務實際,契合志愿者的志愿服務要求:一是加強公共圖書館志愿服務工作的介紹,主要包括服務的禮儀、服務的流程制度、圖書館的文化歷史等,讓志愿者盡快融入圖書館,熟悉圖書館的規章制度,也在積極的融入中產生志愿服務的自豪感與責任感。二是必須基于志愿者的專業特長進行崗位的合理分配。公共圖書館只有基于志愿者的文化水平和志愿服務意愿等進行崗位分配,才能創新服務形式,激發志愿者的服務熱情,實現志愿者服務潛力的最大限度發揮。志愿者的培訓應該是持續漸進的,并且涉及方方面面,如知識技能、服務技巧、德育教育等,培訓形式應力求多元,與志愿者志愿服務的時間相匹配,可以是資深館員的授課指導,也可以一對一的幫扶,或是崗位實習、經驗的交流和分享等。無論是哪種培訓形式,只有契合志愿者實際的才是行之有效的。   3.3 完善激勵機制,激發志愿者熱情
  志愿者服務的志愿性、無償性并不意味著激勵可有可無,穩定有效的激勵機制可以更好地激發志愿者的工作積極性。當前,公共圖書館也嘗試進行志愿者激勵,但激勵效果不明顯,究其原因是沒有關注志愿者的個人需求。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必須相輔相成,一方面,公共圖書館可以制定基礎性的激勵措施,如為志愿者提供優先的借閱服務,為志愿者提供交通或誤餐補助,也可以通過贈書等方式激勵志愿者;另一方面,在保持基礎性激勵的基礎上,公共圖書館要根據志愿者的類型進行有針對性的激勵。例如,針對來自當地高校的志愿者,公共圖書館可以為其出具志愿服務證明,作為評獎評優的標準;針對來自企業的志愿者,公共圖書館可以為其提供學術交流的場地支持;對于社會個人,公共圖書館可以為其辦理VIP服務卡,提供生日問候、專屬服務等個性化服務。志愿者服務工作達到一定等級后可以申請額外的獎勵,如:公共圖書館可以提供工作崗位輪換的激勵,為其成長、發展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公共圖書館應建立長久的激勵機制,與相關部門組織開展社會公益服務先進個人評選活動,向優秀志愿者頒發證書、發放獎金,在公共圖書館或政府門戶網站上公布優秀志愿者名單,加強社會宣揚與表彰,使志愿者獲得成就感與滿足感。
  3.4 完善管理機制,致力于服務優化
  公共圖書館應完善志愿者管理機制,避免志愿服務的隨意性,而管理機制也為圖書館志愿服務的持續開展奠定了基礎。以往的志愿服務多基于志愿者的個人意愿,當志愿服務與個人發展發生沖突時,志愿者往往放棄志愿服務,導致公共圖書館志愿服務人員的流動性較大。公共圖書館可以健全志愿者管理機制,通過志愿者檔案服務、志愿者服務崗位設定、志愿者服務協議簽訂、志愿者服務時間規定等,規范并約束志愿者的行為,減少志愿者服務的主觀隨意性。完善志愿者管理機制也能帶動志愿服務工作的規范化開展,使志愿服務工作更能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志愿者的重視,提升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為圖書館志愿者服務隊伍的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參考文獻:
  [1] 張文智,張富國.網絡志愿者參與圖書館資源建設的行為及激勵體系研究[J].情報科學,2018(10):93-98.
  [2] 陳瓊,楊芳懷.淺談“互聯網+”視域下的公共圖書館志愿者管理:以首都圖書館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8(9):13-15.
  [3] 李俊鋒.閱讀推廣活動志愿服務的實踐與啟示:以深圳地區公共圖書館為例[J].河北科技圖苑,2018(5):81-85.
 ?。ň幮#捍?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1346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