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公共圖書館文化志愿者服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文化志愿者服務對促進我國文化發展和豐富人們精神生活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公共圖書館的文化志愿者服務實現了較快發展,但總體上,我國公共圖書館的文化志愿者隊伍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在工作中還存在諸多不足。該文闡述了圖書館文化志愿者服務發展的主要特征,并就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對策措施。
  關鍵詞:文化志愿  圖書館  發展現狀  問題解決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2(c)-0183-02
  文化志愿者是指那些不以物質報酬為目的,利用自己的時間和文化技藝等自愿地為社會和他人提供公益性文化藝術服務的人或群體。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圖書館成為人們提升個人文化修養、尋求精神慰藉的場所,需要更多的服務人員來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當前,圖書館志愿者服務已經比較普遍,文化志愿者服務已經趨向專業化、技能化方向發展,建設一支高水平、穩定性好的志愿者隊伍,既是我們做好文化志愿服務的基礎性工作,也是推動公共圖書館事業實現更好發展的需要。
  1  公共圖書館文化志愿者服務的發展特征
  1.1 文化志愿服務網絡化明顯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圖書館都開設了網絡服務平臺。通過網絡服務平臺,人們可以直接在網上查詢圖書館的館藏信息或者活動信息,為完善圖書館的公共服務提供了新的窗口。文化志愿者服務的網絡化讓志愿者服務更加方便快捷,網絡平臺的志愿者不用到圖書館就可以提供服務。同時,網絡化使志愿者的培訓和組織更加靈活,志愿者和圖書館的聯系更加方便快捷。
  1.2 文化志愿者服務的公共文化特征更加明顯
  文化志愿者服務是政府和市場文化服務的有效補充,能夠更加全面和有針對性地提供文化服務,從而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效果。當前,公共圖書館的志愿者服務內容已從一般內部服務拓展到外部服務,如從書刊借閱、圖書整理、圖書排架順架、讀者引導,延伸到為企業社區開展專題知識講座、開展科普知識宣傳、閱讀指導和文化下基層活動等,呈現出越來越明顯的公共文化特征。
  2  公共圖書館文化志愿服務存在的問題
  2.1 志愿者隊伍管理難度大,發展不平衡
  志愿者服務意識層次是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它是一個不斷完善和提升的過程。當前,我國相當一部分志愿者對志愿工作的理解還停留在較低層次上,沒有形成較高的覺悟意識;不少志愿者參與工作的目的不是基于向社會做貢獻,而是為獲得志愿服務證明。志愿者隊伍的流動性較強,服務的時間較短,給志愿者隊伍的培訓管理造成了較多困難。同時,由于志愿者的年齡、工作、專業背景、服務時間不一,統籌安排工作難度較大。此外,盡管我國城市的文化志愿者服務活動較普及,但鄉鎮等偏遠地區還遠沒有普及,這些地方的文化志愿者服務十分缺乏。
  2.2 文化志愿者權益保障水平低
  志愿者服務行為是自愿性和公益性的結合體,這也是志愿者區別于普通勞動者的關鍵所在。但是,志愿者行為作為有組織的社會行為,一定的物質保障是必不可少的。過去,由于志愿者服務處于起步階段,志愿者提供服務的交通費和餐費都由自己支付。隨著志愿者權利意識的不斷提高,現在很多公共圖書館為志愿者提供餐補、車費和保險等保障,但這種保障還處于較低水平,難以適應發展志愿者服務的需要。
  2.3 志愿者服務的法律政策不夠完善
  志愿者服務是社會公益群體性行為,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和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目前,盡管國務院頒布了《志愿服務條例》,但沒有制定相應的實施辦法和細則,尤其是地方政府還沒有出臺相應的保障措施;除了政府舉辦的大型活動外,開展志愿者服務工作多是各單位自行組織和管理,相應的保障措施是零碎的、不充分的。法律政策保障不充分,既不利于保障志愿者的權益,也不利于公共圖書館對志愿者進行管理。
  3  改善文化志愿者服務現狀的具體措施
  3.1 建立健全文化志愿者服務管理體系,打造現代化信息交流平臺
  文化志愿者服務隊伍應根據圖書館的規模和服務范圍來謀劃和推進。為滿足不同群體的服務需求,公共圖書館可以引進專家學者,建立一批由普通型志愿者和專業型志愿者相結合的隊伍,將需要專業知識的服務業務分配給專業型志愿者,使其服務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社會效益。同時,科學合理地制定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志愿者的招募、培訓、考評和激勵體系,提高志愿者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志愿者管理和宣傳工作,為志愿者提供網上報名窗口、信息交流平臺和評價體系,提高志愿者隊伍管理效率。
  3.2 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和措施,保障志愿者權益
  志愿者服務有序進行離不開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和措施。應完善有關法律政策,推動對志愿者隊伍的規范化管理,保障志愿者的權利。采取積極穩妥措施,構建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志愿服務隊伍中來。定期召開座談會,對優秀志愿者進行表彰,增強志愿者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同時,應不斷完善志愿者的清退機制,對于因故退出服務隊伍的人員或者違反管理規定的人員,及時進行清退。
  3.3 拓寬文化服務范圍,惠及更多群眾
  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就要拓寬公共圖書館的文化服務范圍,惠及更多老百姓。圖書館的志愿者服務不能局限在省會等發達城市,而應延伸到縣鄉等廣大農村。在組織方式上,可以采取與縣鄉讀書者協會或者高校聯合,采取舉辦志愿服務下鄉活動等方式,為基層群眾提供更多服務,讓志愿者服務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3.4 改進志愿者培訓管理,打造多元化志愿活動
  鑒于志愿者來自不同單位,對志愿者的培訓可以增加互動性環節,讓志愿者們彼此熟悉,增強志愿者之間聯系;也可以借鑒國外的志愿者管理方式,將志愿者納入到圖書館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中,更好地發揮其在圖書館管理服務中的作用。為滿足不同讀者的服務需求,公共圖書館應轉變工作方式,從原來的“普適型”轉變為“點播型”,開設個性化服務平臺,滿足群眾的多樣化需求,提高圖書館文化志愿服務水平。
  4  結語
  圖書館文化志愿服務是圖書館人力資源的重要補充。針對當前圖書館志愿服務存在的問題,我們應不斷完善管理機制,科學合理安排志愿者工作,建立健全志愿者權利保障體制,吸引更多人加入文化志愿服務事業,讓文化志愿服務成為推動精神文明發展的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 王方園,徐向東.我國公共圖書館文化志愿服務的發展趨勢及應對策略[J].圖書館學刊,2018,40(6):1-5.
  [2] 朱亞萍.公共圖書館開展文化志愿服務的探討[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8,38(8):15-16.
  [3] 吳優優.貴州省公共圖書館特色文化志愿服務調查分析[J].貴圖學苑,2018(2):41-44.
  [4] 葉穎.公共圖書館文化志愿服務常態化思考[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8,38(3):25-2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2853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